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529 凯旋回朝(一更) (第2/2页)
小净空认真地想了想,觉得这也不是没可能,和他比,他师父确实是年纪蛮大了。 所以他师父可能真的被大雪耽搁了。 “很想你师父吗?”顾娇问。 “嗯……一点点啦。”小净空是个诚实的孩子。 顾娇顿了顿,问道:“要不,你再给你师父写一封信?” 小净空嫌弃地撇了撇小嘴儿:“不要了,我上次给写他的信他都没有回我。” 嘴上越是使小性子,就说明他心里越是在乎这个师父,他本就是十分重情的小孩子,他师父将他捡回来,把他抚养到三岁,在他心里,师父是如同父亲一般的存在吧? 顾娇对他小净空道:“那这样,我给凝香回信的时候,托她去庙里帮你打听打听,看你师父是否安好,出没出门?” “……也行。”小净空没有拒绝。 顾娇弯了弯唇角:“你师父叫什么?” 小净空道:“了尘。” 顾娇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听法号就是一位得道高僧呢。” 小净空回忆了一下,摊手道:“得不得道不知道,不过师父他老人家确实挺高的。” 顾娇又在脑海里将对方的形象调整了一番,从白胡子小老头儿变成了白胡子大老头儿。 顾娇下午就把信写好了,昭国的驿站是全年无休的,只不过,过年期间信函发得慢,顾娇隔几日再送去驿站也不迟。 大年初七这日总算是盼来了顾家军回京的消息。 天公作美,前面一连下了三日大雪,到初七便放了晴,万丈金光普照大地,皇城一片祥瑞之兆。 百姓们听说了大军归来的事,早早地在各大街道与城门口夹道等候,一时间人潮汹涌,群情鼎沸。 禁卫军们不得不用身体挡住这些激昂的百姓,百姓们冲不出去,只得个个伸长了脖子。 整齐划一的马蹄声与盔甲声由远及近地传来,在朗朗乾坤下振聋发聩,仿佛令人一瞬间便看见了战场之上金戈铁马。 “是顾家军!顾家军回来了!” 一个高个子壮汉大声呼喊。 人群sao动了起来,本就不满被拦在路边的百姓相互拥挤着朝前涌动,禁卫军用了极大的力气牙关都咬紧才没让百姓们冲出去。 战火虽未蔓延到京城,可百姓们还是通过朝廷的官报得到了不少边塞的消息,当听说老侯爷与朝廷的公主都落入敌军之手时,他们几乎以为十年前昭国败给陈国结果送了安郡王为质的悲剧要再次上演了。 可顾家军打赢了! 不仅赢了前朝余孽与陈国大军,也守护了昭国的公主。 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夺回失守的城池,又以最小的代价歼灭了进犯的敌军。 他们是昭国的将士,是昭国的英雄! 唐岳山的腿伤基本恢复了,他一马当先地走在最前列,离京前他肚子上还有点油水,打仗后就没了,整个人瘦了一圈,但精气神很好。 他穿着深色盔甲,虎背熊腰,气势威猛。 在他身后是同样骑着骏马的顾长卿,顾长卿一袭冷光闪动的银甲,银甲后的白色披风猎猎展动,他戴着头盔,头盔上的铁面罩放了下来。 百姓们只能看见他那双冰冷如刀的眼睛,以及他英姿飒爽的身形。 京城谁人不知定安侯世子俊美倜傥、如玉风华,只是他在军中做都尉时太不近人情,故而得了一个冷面阎罗的名声。 然而就是这样的冷面阎罗,守住了他们昭国的山河。 人群里爆发出了一阵激烈的呼声。 “听说顾世子还没成亲。” “怎么,你想把你闺女嫁过去?” “倒也不是不行。” “你闺女才三岁!” “……” “咦?那个人是谁?” 一个小伙子指着顾长卿身后的另一个身着银甲的年轻男子问。 “顾家军几时又出了这么年轻的将领了?” 能走在顾长卿身后的按理说在顾家军的地位不会太低,可顾家军出城时他们也来看了,左右两位指挥使以及几名参将的年龄都比顾长卿要大上许多。 这个年轻人显然比顾长卿小,眉宇间还有几分未及冠的青涩。 百姓们猜了半晌也没猜出他是谁。 最后,还是拦在百姓身前的一名禁卫军忍不住了,开口道:“是定安侯府的二公子。” “定安侯府的二公子?” 众人惊讶了。 定安侯府不是只有一个会武功的儿子吗?其余几个公子据说都未从武,甚至那个最小的四公子是个小病秧子。 “哎呀!那个人好像顾承风啊!” 这时,一名清和书院的学生认出了自己的同窗。 好巧不巧,顾承林就站在他身旁。 得知祖父与哥哥们要回来,在家中等不及的他提前来城门口迎接了,他知道二哥也去了边塞,可他并不认为二哥会去打仗。 他以为二哥是担心祖父才跑去的,根本就帮不上什么忙。 “天啦……承林,那个、那个人……不会真是你二哥吧?”那位清和书院的学生拉了拉顾承林的袖子,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对方身上的杀气与英气都太令人震惊了,与印象中的顾承风委实判若两人。 不不不,不会是顾承风,一定是自己眼花了,顾承风才没这么厉害。 同窗认不出,顾承林却不会认错。 那个有资格与他大哥走在一起接受百姓赞誉的年轻将士分明就是他的二哥! 顾承林的内心受到了一万点暴击。 原来大哥二哥都这么厉害,只有他是个废柴—— ------题外话------ 顾承林:不对,还有个顾琰! 顾琰【厌世脸】:勿cue你琰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