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前行_第五十章 徐家子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十章 徐家子 (第2/2页)

背着两柄剑,就这么进了江湖,一时间只觉久在樊笼里,终于任我翱翔。他就这么从蜀中走出,沿着长江,过荆湘,到金陵,一路上的景色简直让他迷了眼,怪不得总有人想要出来,徐家的生活虽然舒服,但哪有外界这么精彩?这一路上,小徐少爷涨了不少见识,他也顺手行了不少侠义之举,每每被人感恩戴德,徐宜春心中便无比得意,心想在这江湖中做个大侠也不错,强过回家每天看人打铁。

    今天在金陵城外,徐宜春又遇到一件不平事。他走在金陵城外的郊区小镇,看到一个老妪正在门口哭泣,便去询问。一问才知,原来老婆婆与孙女相依为命,去年埋葬老伴儿花了一笔钱,却是借的镇上财主的,一直还不上。今天财主家里来人催债,老婆婆自然没钱,只能恳求再宽限一段日子,谁知财主不依,竟强行将她孙女抢去抵债。

    徐宜春闻得此事,当然心中愤愤不平,这种为富不仁之人,他恨不得一剑杀死。但他也是讲道理的,问清楚欠了多少钱,便到财主家里,把钱丢了过去。没曾想,财主不要钱,也把人送出来,原来他已经把人送到城里去,是城里一位公子前两天路过,看到那位叫做红儿的姑娘长得水灵,上去搭讪却碰了一鼻子灰,公子哥当场不好发作,就跟这位土财主说好,让他想办法把那姑娘送到自己府上。财主拍着胸脯信誓旦旦,说这丫头如果能去服侍公子,算是她家坟上冒青烟,攀了高枝,于是才有了早上那一幕。徐宜春最见不得这种仗势欺人之辈,问清楚是哪家公子,丢下老婆婆家欠财主的钱,便向城里赶去。

    少年一路走来,也见过不少繁华城市,但是跟金陵比起来,都要失色许多。金陵的魅力不仅在于眼睛能看到的繁华,也在于它的文化底蕴,当年衣冠南渡,许多世代传承下来的文化,都在此处扎了根。徐宜春在蜀中长大,到这里体验到一种别样的滋味。

    不过,这也只是他的一种感觉罢了,今天重要的不是欣赏美景,也不是体验繁荣的文化,而是要找到那个作恶的公子哥,把那个红儿姑娘救出虎口。

    徐宜春已经打听过,那个公子姓韦,本也不是金陵人士,这次来是到朋友家做客,那个与他同行的姓常的朋友,倒是金陵城里出了名的纨绔少爷,家里的势力在金陵一地,不说数一数二,也差不太多。因此那天镇上的土财主听说是要把红儿送到常府,又哪里敢不答应,顺便还能抱一下这个金陵城中的粗大腿。而那个韦公子本就是个欺压良善的恶少,以前在家也做过不少强抢民女之事,这次在金陵,却收敛了些,其实是跟着常家公子学,附庸风雅,姑娘送到府上后,他也不急色,反而是等晚上将姑娘带到了秦淮河,也想做点吟诗作对的雅致之事,让姑娘心甘情愿跟自己。

    徐宜春也不是小孩子,这种事他见过,徐家也出过不肖子孙,但是徐家家风甚严,这种人往往兴盛不了多久,一经发现,必定被重罚,甚至赶出家门。徐家的处世之道容不得他们自认为高人一等,家族里也许会有权力纷争,有些狗屁倒灶的事,但是对外,徐家从来都是以铁匠、生意人的身份自居,不敢任意妄为。因此耳濡目染下,徐宜春从来看不上那些纨绔公子,如果仅仅是败家,他才不会管这闲事,但仗着自家势力欺压良善,这怎能忍?徐宜春心中暗想,一定要教训他们一顿。

    他顺着河岸去寻找,眼见着河里的船各式各样,有的小舟上只有一个人默默地喝酒;有的是画舫,两三人到七八人不等,在那里谈天说地;还有能容纳几十人的大型花船,达官显贵们简装至此,在里边寻欢作乐。这么多船,要找到自己寻找的那艘,真是不容易。

    徐宜春只得租了个小舟,在河里慢慢寻找。他倒是不骄不躁,想做大侠,就要有觉悟,做好事哪那么容易?他并不知道那几人的模样,但他打听到了常公子平日乘坐的画舫的样式,只要认真去找,总能找得到。

    他拿着桨,在河里奋力划着,专找那种一看就是大户人家的画舫去近处观察,果不其然,有些东西在河岸上看不太清楚,但到了河中央,不过两盏茶的功夫,他便看到了常家的画舫。

    但是徐宜春不能就这么靠过去,常家毕竟是大户,公子出行都有护卫跟随,他要这么直接过去,必定被人阻拦。为了避免多惹是非,徐宜春想了想,趁着没人注意,悄悄进了水中。

    他的水性不差,蜀中也不缺水,徐宜春从小就喜欢在水中嬉戏,因此这时虽然身负两柄宝剑,但也没有影响他潜水过去。他刚才停舟的地方离常家画舫不过几丈距离,按理说一口气就能游过去,但保险起见,徐宜春还在中途换了一口气,不过也没费多少功夫就到了画舫旁,没有任何人发现。

    徐宜春心中自得,这种孤身救人的感觉,让他心中既紧张,又畅快无比,也许这件事作罢,念头通达,自己便能早日晋升一流境界,到时候天下之大,何处去不得?总比待在家中的小山城里强。

    眼前之事,就是上去救下被掳来的红儿姑娘,再教训一下那两个纨绔子弟,让他们知道这朗朗乾坤,有公道存在。徐宜春最佩服的,就是那位曾经独闯龙潭的狂侠何有极,自己现在做的事,虽然比不上当年的何大侠,但是也有异曲同工之处吧。

    想及此,少年再次心潮澎湃,恨不得马上将船上的姑娘救出来,然后一路向北,行侠仗义,到冀州拜会一下那位大侠,自己如此行径,想必能够得到何大侠的认可。徐宜春猛然用力,从水中射出,跳到了船上。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