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零六章、八仙过海 (第1/2页)
听到陈钦的话,徐跃不禁眉头一皱。 现在找他进行积善积德人太多了,已经让他焦头烂额。 娘子谢灵蛾的老家是威州之人,其叔叔谢方少也找上门来。 这是谢家之人,幕僚徐谋说徐家也要来参与积善积德。 这是自己本家,当然不能拒绝。 苏氏是灵泉县第一大户望族,苏寒青又是转运使,能够拒绝吗? 虽然自己有祖翁与娘子伯父作为后台,但是毕竟山高皇帝远。 苏家作为灵泉县最多的大户,捐款最多,参与积善积德当然不能拒绝,可以适当考虑。 但是相关苏氏仗着苏寒青是转运使,开口就是二十里路,让自己心里极不舒服。 如果没有徐家及谢家,你苏氏能够在转运使这个位置坐着吗? 本来正是你们苏家应该正是报答徐家及谢家时候,没有料到你们反而来提条件。 这还没有完,他的一群手下也不甘寂寞。 万万没有料到的是,手下这些典吏也要参与积善积德行为。 一群不入流的小吏竟然也想参与积善积德,徐跃想一脚给他们踢去。 可是幕僚劝说,这一群典史小吏才是真正的地主。 他们可能成事不足,但是败事绝对有余。 小吏的话可以不听,但是幕僚的话却不能不听。 关键的是,这一群典吏还给自己一个金鼠。 最后还是想了想,整个驰道八十里路,让他们参与倒也没有什么。 打发了小吏,同窗钱多多也找上门来。 钱多多不但与自己是同窗,与自己关系极好。 自己以前背着娘子偷偷上青楼,钱全部都是钱多多给的。 钱多多从来没有提过什么要求,现在只提一回要求,这个人情必须还。 打发了钱多多,眼前这个陈主簿也想参与积善积德。 他对自己可是忠心耿耿,自己当然不能寒心。 看到徐跃没有答应,陈钦脸色苍白。 他可是对着族长拍着胸口,说一定会有机会参与的。 自己已经对徐跃足够中心,还为他筹集大量的积善积德款。 徐跃虽然在思考,也不时打量陈钦的脸色。 想到这里,徐跃点点头:“可以,有五里驰道,不过必须修好。” “谢谢大人,下官一定要把驰道修好。”陈钦不禁大喜,自己终于可以回去向家族交待。 陈钦走后,徐跃不禁痛苦揉了揉额头。 他以为办一件事情难,没有料到如此之难。 万事开头难,但是最难的是还是钱。 还好他灵机一动,以积善积德款为大义,带着老百姓捐款。 但是老百姓毕竟大多不富裕,三万百姓勉强捐款五万会子。 无可奈何之下,他豁了出去,要求大户捐款。 但是灵泉县的大户也不多,加上胡人洗劫,连同苏家在内,勉强加起来一万贯会子。 可以说,徐跃这次,几乎把灵泉县的民众大户的钱搜刮得一干二净。 但是这还没有够,灵泉县最富裕的作坊还没有计算进去。 对于其它人,徐跃可以以积善积德款为大义。 但是这一套对于赵家庄根本就没有作用,因为赵家庄早已做了许多积善积德之事。 这是本来是官府做的,如灵泉县到桃源镇的仙水泥大道,还有桃源镇的桃源湖。 这些都是耗资巨大的项目,远远超过官府一年收入。 但是赵家庄硬是没有要官府的钱,而是不声不响做了。 现在桃源镇及桃源湖已经几乎成为陶渊明诗的世外桃源,甚至吸引成都四川等游客来游玩。 什么是积善积德,这个才是积善积德。 什么是上善若水,这个就是上善若水。 什么是厚德载物,这个就是厚德载物。 本来赵家庄可以不用理他,因为官府现在要做的,赵家庄早已做了。 如果赵家庄不理他,徐跃也没有法子。 “赵家庄果然是厚德载物,捐助的铜钱及物资的价值,几乎与整个灵泉县相当。”看了看赵家庄捐助清单,即使对于赵平有偏见,徐跃也不得不承认。 徐谋看到徐跃兴高采烈的样子,忍不住叹息一声:“大人,其实此事有些难办。” “叔翁,为何此事难办?”徐跃犹如被浇了一盆冷水,有些恼怒望着徐谋。 两人在公开场合以职务称呼,但是私下两人按照辈份相称。 难道,他没有看到本知县做得不对吗?本县为了这个驰道,可以说九牛二虎之力已经使了出来。 想到这里,他有些恼羞成怒坐下。 如果一个小吏,他早已发作了。 但是此人却是自己的族叔,他不敢发怒,只得闷闷不乐坐下。 他端起茶杯,仿佛没有听到徐谋说话,一心一意喝茶起来。 徐谋知道说话有些重,但是此话必须说出。 他来到徐跃身边,也泡茶一杯,一边喝茶一边耐心说道:“大人,如果以前驰道没有修好,还可以指责赵家庄为驰道不尽力,但是还能说这个理由吗?” 徐跃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