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成大叔_第三十二章 比赛开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二章 比赛开始 (第2/2页)


    这一下别说台下的观众,就是罗军和刘蔚都忍不住大笑起来。

    “你没走错地方,只能说杨老师的魅力太大!”罗军笑道。

    “这可不是我说的,”刘蔚立马说道,“我只是喜欢孩子!”

    “解释就是掩饰,”罗军摇头,“所以你还是别开口了。”

    “我……”刘蔚顿时一脸委屈,说不出话来。

    台下观众又是一阵大笑和起哄。

    就这现场气氛,和之前所有老师登台完全不同。

    导播室里的姚总导演乐的找不到北,让镜头对准杨光和刘蔚。

    一阵打趣之后,终于回归正题。

    介于刘蔚满脸羞红,状态低迷,罗军很自然的主持起来。

    他首先询问了杨光,关于笔名瑶光的事情。

    重点在杨光的作品,以及风格变化上面。

    其实这些问题,都是有台本的,杨光只要照着回答就好。

    终究是书法比赛,所以罗军问了几个问题就作罢。

    等杨光回到自己的位置上的时候,感受到了不少凌厉的目光。

    没办法,其他老师们登场,一般都是四十多秒到一分钟。

    杨光这一次登场,直接用时超五分钟,都快接近十分钟了。

    这种差别,是个老师都难以接受,心里能平衡才怪呢!

    杨光并不在意其他人的目光,他站好之后,迅速的调整了心态。

    他是来比赛的,可不是相亲的。

    显然节目组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直接中场休息了。

    因为录制节目的时间会很长,所以中间会休息好几次。

    一是给时间观众们和老师们去排队上厕所。

    二是机位要调整,登场和之后的拍摄角度是不一样的。

    三是平复现场气氛,让大家打起精神来。

    四就是做好接下来录制的准备了。

    只休息了十五分钟的时间,姚总导演一直在三位评委身边。

    老师们站在舞台上不能随意走动,需要工作人员带着离场。

    一切都有条不紊。

    很快,第二场录制继续。

    这一次的气氛就不一样,因为进入正式比赛环节了。

    刘蔚和罗军开始以桃李杯的举办目标和宗旨为引,阐述此次桃李杯电视放送的必要,并且宣读了此次初赛和决赛的规则。

    像这种大型的室内节目的正式阶段,时间卡的非常严。

    罗军和刘蔚,你一句我一句,相互之间把话题抛出来。

    需要在特定的时间节点,掌握整场的节奏。

    好在罗军经验丰富,刘蔚也很有天赋,两人配合的非常好。

    进入抽签环节,三位评委相互谦让。

    最终,巩季梵大师抽了题材,抽出的是七言绝句。

    而宋淑贞教授抽的是书体,在众多的书体之中,抽出了楷体。

    潘跃川教授则抽了众人所需用的毛笔尺寸大小。

    在这里,罗军特意说了一段关于毛笔的介绍。

    “毛笔有不同的分类。”

    “按照尺寸大小来分:最大的叫楂笔,笔杆比碗口还粗,重几十斤;其次是提斗、条幅;再次是大楷、中楷也叫寸楷、小楷。”

    “最小的则是圭笔。”

    “还可以按照笔锋的长短来分:有长锋、中锋、短锋。”

    “按照笔毛的种类可分:软毫、硬毫、兼毫等。”

    “按照来源可分:胎毛笔、狼毛笔、紫毫笔等。”

    “可以说各有特点,各有优劣,适合各种书写绘画。”

    “而我们的潘教授抽到的则是狼毫笔。”

    “大家听名字,可别以为这笔用的是狼的毛所作。”

    “其实笔头用的是黄鼠狼尾巴上的毛制成。”

    “毕竟黄鼠狼也叫狼!”

    一番还算专业的讲解,让几位评委老师微微点头。

    这主持人没请错,至少还了解毛笔,起码做了功课。

    台下的观众们也很给面子的鼓掌。

    老实说,普通人哪里知道毛笔的差别。

    狼毫笔是听说过,听说还很贵,谁想用的是黄鼠狼的尾毛呢!

    在罗军讲解完毕之后,五十位身穿旗袍的女人送上了文房四宝。

    纸是上好的宣纸,墨也已经调制好,安静的躺在砚台里。

    笔架上有三种不同型号的狼毫笔,笔锋也不一样。

    第一场比试即将开始。

    五十位老师需要用选好的笔,书写楷体字。

    内容则是任何一首七言绝句。

    不是所有老师都写一首,大家可以自由选择。

    这可比写一首要好的多,看来节目组也没那么死板。

    “刘蔚,说说七言绝句!”罗军在第一场开始之后笑道。

    “七言绝句,简单说就是七字四句。”刘蔚说道,“属于传统诗歌的体裁,听起来很简单,但在押韵、粘对等方面有严格的格律要求。诗体起源于南朝乐府歌行或北朝乐府民歌,甚至可以追溯到西晋的民谣,它定型、成熟于唐代,代表作有李白的……”

    整个演播大厅非常的安静,舒缓古典的音乐响起,蔡诗妍坐在位子上,听着刘蔚的讲述,暗自撇了撇嘴。

    虽说不可能没有老师写不出七言绝句,但刘蔚举出的例子,绝对有报答案的嫌疑,只不过大家都不会往这边想就是了。

    蔡诗妍却不然,在她看来,这节目处处透着一股不正经。

    要娱乐没娱乐,要严肃没严肃,还当着大家的面说出了答案,这和开卷考试有什么区别?就差没把七言绝句念出来了!

    再说了,谁还不知道七言绝句啊?小学生都知道!

    有必要故作博学的说出这么一番废话吗?

    蔡诗妍抱着手,双目厌恶的看着刘蔚,而后转移目光,对刘蔚的话充耳不闻,就看着杨光发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