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八十八章 并州刺史 (第2/3页)
之见,我军此番出征,所为取玉壁焉,抑或致敌以决胜焉?” 贺拔仁想了想答道, “何妨兼而有之。” 高欢闻言不禁晒然,他对众将道, “我料诸公恐多有此意,然…” 高欢面上转肃道, “玉壁关隘险要,难以猝下,若要取玉壁,则当多用步卒,广制器械,修葺战具,深壕长堑,围而拔之。若欲与西贼决战,则须多备甲骑,利箭长槊,往复冲突,陷阵克敌。此二者各据所需,何以兼得?” 高欢扫了一眼座下众将道, “西贼凭借山川之险,割据关陇,僭制朝纲,以抗王命,此诚心腹之敌也。前次虽大败之于河阴,然元凶未翦,鱼有漏网,兽有孑遗。今又负隅顽抗,搜检境内,穷兵黩武,竟有坐大之势。如今趁其羽翼未丰,甲兵未整,诱之远离巢xue,以大军合击,即行翦灭,方为上策!若西贼主力覆灭目前,则玉壁不战可下!” 说到这里,高欢略一停顿,整个大殿里此刻寂然无声,座下诸大将个个屏息聚神,端坐细听,唯恐漏过一字。高欢见众人皆神色凛然,凝神候命,方肃容缓缓道, “致西贼于河东决战之方略,几经秘商,料诸公已颇有所心得。今日吾意已决,此番出征便是以玉壁为饵,围而不攻,诱西贼举国来援。俟敌主力渡河之后,我军再全师而出,于玉壁以南,择机与敌合战,一举破之!” 说着,高欢取过身边宝刀,向前平指,重重地点在面前舆图上玉壁、蒲津之间的空白之处。 殿内诸将齐齐揖手,轰然应诺,一时声震屋宇。 高欢收回宝刀,对贺拔仁道, “出兵之时,汝可率轻骑先行,以讯雷之势兵发玉壁,四下合围,阻绝交通,震慑玉壁守敌,使其不敢轻动。” 贺拔仁立即行礼高声应诺。高欢右手抚髯继续道, “我自亲总大军随后而进,于玉壁以西结营待敌。此番定要毕功于一役,誓聚歼西贼于河东!既而平定关陇,澄清四海,一统宇内!” 贺拔仁面带兴奋地行礼道, “敢问何时大王出兵?” 高欢沉吟片刻道, “如今暑期已至,非利于战,不若且待秋高气爽,草长马肥之时。况彼时夏粮收割已毕,军资充足,吾无后顾之忧矣。” 高欢决然对众将下令道, “今岁九月朔望,各军齐集平阳,誓师西征!” 座下众将再度轰然应诺。 之后,高欢又下令开始向平阳汇集粮秣军资,为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准备。并命令从即日起严控边境,断绝与关西的所有民间往来,严防西征的消息走漏。 议事完毕,众将行礼告退。高欢和颜悦色,对每位将领好言抚慰,一一话别。 等到最后一位将领离开,殿内便只余高欢,高洋父子二人。 此刻日头已经升上天空的顶端,绚丽的阳光也变得炙热而耀眼,将整个世界照得亮堂堂的,刺得让人有些睁不开眼睛。随着温度的升高,地面开始暑气蒸腾,向四周反射出热浪。远远望去,殿外威武挺立的甲士们的身影似乎也在热浪中变得扭曲模糊。 宣德殿高广深阔,高高的穹顶似乎将逼人的暑气全都当在了外头,殿外虽然酷热难耐,殿内却依然温度宜人。只是高洋坐在末席,离殿门不远,明显地感受到了热浪的侵袭。他浑身出了一身热汗,背上的衣襟都有些湿了。但高洋在整个议事的过程中始终端坐俨然,沉默不语。 “侯尼于…” 高洋正秉手正襟危坐,忽然听到父亲高欢在上边呼唤自己的小字。相传高洋的母亲娄氏怀他的时候,每夜有赤光照室,娄氏暗觉奇怪。高洋出生以后,就叫他侯尼于,这是鲜卑语,有相子的意思。 高洋立即躬身行礼道, “儿子在。” 却听高欢用鲜卑语道, “坐到我身边来。” 高洋立即领命起身,缓步来到高欢座前。他先向高欢深施一礼,方在高欢左手第一的座位上就座。高洋正身端坐,微微颔首,作出一副认真聆听教诲的样子。 高欢见他如此,语态温和地用鲜卑语道, “这里就我父子二人,你可不必如此拘礼。” 高洋略一犹豫,用鲜卑语回道, “是,兄兄。” 鲜卑语将父亲唤作兄兄,将嫡母唤作家家,将乳母唤作姊姊,将妇唤作meimei。高洋换用鲜卑语父亲称呼高欢,表示听从了他的话语,只是语气中毫无亲近之意。 高欢望着这个外表其貌不扬,甚至有些木衲的儿子,心中却是别有感触,只是面上却是不动声色,只是慢慢开言道, “适才军议,你缘何一言不发?” 高洋行礼道, “儿子见识不明,军国重事,岂敢妄言。” 高欢似乎对他的这个回答已在预料之中,依旧只是平静地问道, “以你之见,这次西征的方略如何?” 高洋垂首道, “兄兄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方略既出,罔不克捷,我料此战必可大破西贼,以竟全功!” 高欢听他如是说,却是没有再说什么,只是伸手轻捻长髯,垂目不语。高洋见了,内心不觉有些忐忑,他在下面也不敢出声,只是姿态更加低伏恭敬。殿中陷入了一片沉寂。 过了片刻,却听高欢突然道, “我料你心中其实对这个方略颇不以为然,对否?” 高洋听得心头一震,立即伏拜于地, “儿子不敢!” 高欢望着高洋淡淡道, “这也没什么。所谓水无常形,兵无常势。运筹固然紧要,然战局千变万化,唯临阵机变方可致胜。此事虽谋划良久,布局严密,但那宇文黑獭岂是轻与之辈,更兼其手下贺拔胜、独孤如愿等皆一时人杰,欲引其入觳,绝非易事!” 高欢停一停又道, “然如我自固守关东,不思进取,任其坐大,恐终为心腹之患!” 高洋听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