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二十四章 黄沙村的高老师 (第2/2页)
“林叔,村里现在吃水还困难吗?”杨正东放下水碗问道。 “不困难,不困难!都是马秘书长帮了我们大忙啊,她过来考察的时候,看到村里吃不上水,就修学校的同时给我们打了两眼深水井,还出钱给大家伙修了条灌溉渠,不过那条流沙河水也不多,大家商量好隔一段时间放一次水,现在吃的都是深井水。” 村长露着一嘴的大黄牙,高兴的合不拢嘴。 叫林叔,不是因为村长姓林,是他的名字叫毛成林,杨正东也随着大家喊他林叔。 “那就好!我听说咱村一直养羊,咋来了村里没见到呢?” 杨正东找着话题跟村长林叔闲聊,马丽苒介绍过这个村子,主要就是靠养羊为生。 跟岳峰老家那边差不多,毕竟距离也不是很远,都属于大西北。 只不过岳峰是晋西北,这是陕州的西北。 “唉,养不成了啊!周边几百里都被啃成沙地了,不敢养嘞!再养下去,子孙后代都没住处嘞!” 村长叹了口气说。 “那咱村靠什么为生呢?” “打工!村里年轻力壮的,从十几岁就出去打工,现在村里不是我们这些过六十干不了的,就是剩下那些妇女和娃子了!没办法,总得要生活不是?” “那就不能种点什么?” “地都成沙子了,啥也种不出来,马秘书长帮我们找了专家过来,说俺们这片只能种耐旱固沙的品种,马秘书长还给俺们捐了款,几个村子买了不少树苗,正在治理沙化呢!” “只要大家下狠心,早晚会将这里治理好的,到时候日子就好过了!”杨正东只能鼓励。 这里前世也有蓝本,就是著名的毛乌素沙漠地区,经过几代人的沙漠治理,同样将沙漠治理成绿树成荫的塞外江南。 只不过这一世动手比较晚,国家的政策支持力度也不够。 如今这个地区还没有看到成效,但是相信坚持下去治沙,早晚有一天会将这里变得跟前世一样。 “村长,你看我弄了只羊!” 一个老汉牵着一只半大山羊过来了,冲着林叔大喊道。 “老四,有本事!哪弄的?” 老林比划了个大拇指说。 “黄滩村弄的,听说学校的老师过来了,就给牵了个羊来!说吃完饭他们再给老师送些东西过来!” 被称为老四的那位大叔,高兴的连说带比划。 “林叔,这……” 杨正东立马听明白了,赶紧想让林叔将羊给退回去。 如果说鸡、猪是命根子,这羊就是农民的心尖子。 咋能给人吃了呢? “没事,这也是他们黄滩村的一点心意,等到学校能上学了,他们那边的娃子也会过来,给老师们吃头羊又算的了什么,他们心里乐意着嘞!” 老林笑着说道,然后指了指羊,“弄个烤全羊吧,老四你去安排!” “好嘞!” 那些老师们自然也是听到了,大家都被这里的热情给感动了。 虽然有些对他们来说不算什么稀罕东西,但这份情谊却是无价的。 “晚上就在这场里吃,大家伙千万不要客气,村里的娃子以后就拜托给各位老师了!” 林叔笑着说道。 果然,不一会儿一群老人和妇女就过来了,有的背着锅,有的扛着猪rou,有的拎着杀好的鸡。 现场盘灶生火,几个妇女当大厨,热热闹闹的做起饭来。 这功夫,钱楚一坐到杨正东身边,脸色有点低沉。 “我刚才问了,这附近几个村,年收入都不到两千,咱这样吃……合适吗?” “走得时候我会想办法给他们钱,先吃吧,别浪费了村里乡亲的一番好意。” 杨正东目不斜视的小声说。 “我刚才打听了一下,村里的原来有位高老师你听过吗?” “没有!丽苒姐没跟我说过,这位高老师有什么特别的?” “唉,没什么特别的,就是位普通的农村妇女,只不过在黄沙村却做出的事情一点都不普通。刚才小毛还有村里的这些阿姨给我们讲了高老师的事情,我从来都想不到,这世界上还有这么伟大的人……” 随着钱楚一的讲解,杨正东也逐渐了解了这位高老师。 和他一样,同样是一位代课老师,或者说民办老师,一个来自城市的姑娘将一生托付在了这里。 说起来,高老师的故事还得从77年开始讲起,她的家长在陕州生的咸城市,大秦帝国的王都,与省城长安紧临。 77年的时候,这里的生活更苦,满天黄沙能将村子淹没。 就在这时候,高老师来了……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