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三十三章 你踏实当个吉祥物就好! (第2/2页)
道都是老同学带给他的。 希望学校建立在黄沙村,如今的黄沙村几乎变成了小城镇。 早就不是原来那些破窑洞,一年也吃不了一次rou的小村子了。 挂着整个县最好的小学和初中,硬件设施方圆几百里都没有这么好的。 学校的老师都是京大和水木毕业的,就连他都看着眼馋。 如果再回到学生时代,他一定愿意到这样的学校来上学。 反正又不收学杂费,贫困家庭的话学校还有补贴。 傻子才不过来呢! 所以现在说起黄沙村,当地都习惯性的称之为希望村。 因为有了这所学校才带给了望城县希望。 听说县里很多人都建议将县城迁过来。 好方便以后获得更大的发展。 这些都是短短三年内完成的。 黄沙村的老样子,只能在照片里看看了。 “其实我有时候真挺佩服你的!他们给你立的那叫长生牌位,大家伙知道没什么好报答你的,只希望你能平平安安、长命百岁,说实话我都羡慕的不得了,你有啥可瘆得慌的!” 刘波感慨的说道,眼神中满是唏嘘。 能有这么多人感激着,这辈子其实都没什么可遗憾了。 这也是他三年来扎根西北的精神动力,他虽然比不上杨正东,但也真心想做出一番事业。 起码做个对国家、对这些朴实的村民有些贡献的人。 “别瞎扯了!哪有什么长命百岁的,我做的事就是对得起自己的良心罢了,当不起他们这种感谢,确实是受之有愧,咱又不是没挣钱!” 杨正东有些不好意思的说。 “挣钱,你也花钱了啊!那希望学校和光华医院,一年砸进去的钱看得我都头皮发麻,你是真能挣,倒也是真能花!可着钱往学校里面砸,把这些学校每天花的钱是算一下,说不定你就是首富。” “长生牌位拿东西就是大家最朴实的心意,你要心里有愧,当不知道就好了!大家心里需要有个感恩,也需要你给他们未来的生活一个好的盼头,你说白了就是个吉祥物的作用!” 刘波拍着座椅笑了起来。 “什么话从你嘴里说出来,都变了味了!” 杨正东也忍不住笑了出来,刘波说这话倒听让他舒服的。 能够给这边的老百姓当个吉祥物,貌似也挺不错的! 大家心里有盼头,才能看到希望,有希望才能发展的更好! 如果需要个吉祥物,那就让他来当吧! 不就被挂起来了嘛,认了就是了! “变化真挺大啊!” 华西林木距离黄沙村并不远。 不过开车需要翻过几个山梁,路程显得比较远了。 现在这片地方三年前来的时候,还都是黄土高坡,现在已经是满眼绿色了。 如果有航拍器,他还真想拍一拍留个纪念,肯定会比较壮观的。 “那是!也不看是谁做的工作,我刚培育出果树苗的时候,每天都要到附近的村里去讲,平均四五天一双鞋就没了。现在这里开车就能到了,你就偷着幸福去吧!” “说的我跟没来过似的,上次来的时候,大巴车就是停在这里的,后面的路我也是腿着过去的!当时我就担心啊,这些老师们看到这环境,都走了怎么办啊?我的学校去哪找老师去?” 杨正东指着前面那个土坡感慨的说。 当时大巴车根本进不去村子。 哪像现在这条柏油路,虽然是两车道,但是比那时候强出太多了。 “你当时为啥不把学校建在县城呢?” 刘波看着远处疑惑地问道。 “县城还有啥作用啊,孩子们已经够苦了,你让他们走路到县城上学,无疑是增添了一份新的负担,到时候辍学的会更多!建在这里也很好啊,附近村子的孩子都能过来上课。大家知道这所学校好之后,更多的人过来,这里不也变成新县城了吗?” 杨正东笑着解释说。 “听不太懂,再造个县城多累啊!” 刘波摇摇头说道。 “三皮,有个词叫做城镇化,也叫城市化。现在还不是很明显,但是等到几年以后,村子年轻人到城里打工、买房、生活,然后将孩子带到城里上学去了,农村就只剩下老人和部分的孩子了。这种过程其实一直都在发生着,以后也会更快!这种过程就是城市化进程,大量的社会资源向城市进行倾斜,这是咱们阻挡不了、也拦不住的。但是村子就没有价值了吗?” 杨正东将玻璃摇下来,感受了一下西北的风接着说:“不是的,村子不能没有!这是咱们华夏的基本构成元素,也是大家伙的根。随着剩下的人越来年龄越大,看病也难、出门也难、上学也难,反正农村比起城市来就是各种的难,最后好多都抛荒掉了。我把学校建过来那就不一样了啊.....” “有啥不一样的?”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笔趣阁手机版网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