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四十二章 火热预定 (第1/1页)
次日。 清晨。 工业区忙成一片,二期工程紧锣密鼓地开始,经过一个多月的适应,对于厂区给的建设图纸已然熟悉。 起初。 对于尺寸,经常搞错。 不过。 都是匠人,对于工程图纸的学习很快,特别是下发的卷尺,让他们感觉到精确的力量,出错越来越少。 到现在。 已然很少叫指挥部的技术员。 标准化。 精确化。 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全新体验,美好的体验! 。。。 核心厂房。 嗡嗡一片。 隔着老远,就能听到里面传出的嘈杂声音,昨天还挺害怕,但经过一天的适应,大家也就习以为常了。 吵了点。 却还行。 没有到无法忍受的地步。 三班倒。 每一班的人员一小时间隔替换,倒也没什么感觉。 出料口。 “起!” 两个壮汉抬起一根精钢轴杆,然后小心翼翼地放在马车上,以往的马车十几根就放不下了,因为太重。 然而。 今早。 运输装备更新。 四轮马车出现。 别说十几根,几十上百根都轻轻松松,起初还担心马拉不动,但两匹马惬意前进,甚至他们还试了试。 发现只要土地平整,一个人都能拉得动。 神奇! 看这眼前巨大建筑,心头好奇里面到底是什么样。 进去的粗铁,出来的却是精钢以及各种金属构件。 如戏法般! 。。。 装满一车。 马儿出发。 不久。 来到组装工厂,先是组装车轮,然后连接车轴,垫片、弹簧、车梁。。。最后承板,马车就做出来了。 远远看去,像是一个平板车。 下方是两个备胎,侧部有箱子承架,用于放一些杂物。 比如运输人员的吃喝用度、个人物品,十分的人性化。 由于人多。 流水线组装,因此,生产速度极快。 组装好后。 车被拉到巨大的停车场,进行一些简单测试,然后直接交付给各方的运输队,他们专门派人在门口等。 出一个,拉走一个,各方势力轮流来,谁也不吃亏。 待拉到驻地。 “快!” “安侧箱,铺木板。” “。。。” 工业区只负责马车主要构件,有的车需要加顶棚,以及车子侧部的箱子,还有座椅等等,各方自己来。 “太好看了!” “神乎其技!” “。。。” 摸着轮胎。 看着钢轴。 匠人们集体眼睛放光,轴承精良,轴杆笔直,他们实在是难以想想,这样笔直的轴杆如何加工出来的? 这是精钢。 不是木头。 凭借敲敲打打,想要弄出眼前这种轴杆,几乎不可能。 而那个生产厂房,竟然可以批量,而且品质几乎如一。 一边惊叹。 一边加饰。 改装好一辆,坐上感受了一下,瞬间他们就喜欢上了,相比二轮的马车,眼前这个,载重提高了十倍。 一点不带夸张。 不过,这是‘厂家’给的理论数据。 平坦的地方可以,若是起伏较大的路面,建议半载,免得爬不了坡。 。。。 就这样。 短短三天的时间,大批重载运输马车投入使用,巨大的轮胎,长长的车身,吸引了不少其他商队眼球。 看着上面完全‘超重’的货物。 “兄弟,马儿不累吗?” 有人上前疑问道,这么大的物件,即使拉得动,也会很费马力。 闻言。 驾车的马夫大笑一声。 “还行。” “不算太累,这是我们东家新购的马车,载重增加了十倍,但是马匹却只增加了一匹,便可以拉得动。” “十倍?” “是的。” “这怎么可能?”表示不信。 “没什么不可能的,你看。” 说着。 马夫拉开蒙布一角,只见里面全是煤,这下子,对方才相信没说大话,这一车的煤,重量很容易估算。 以往。 至少十车才能拉完,而现在,一车就能装这么多。 “哪买的?” 如此厉害的马车,如何让人不动心。 车夫摇头。 “暂时买不到,你应该听说过元城工业区,他们那产的,这些马车首先向对其供应原材料的势力开放。” “首批一万辆,正在生产当中。” “之后。” “才会向外出售。” 一听,其他商队的人羡慕不已。 十倍载重。 马却只需要增加一匹,这代表着什么,他们很清楚。 利润! 省下的,都是利润! 咋办? 也想要,不行,得去打听打听。 。。。 重载马车的出现,吸引了无数目光,在大家翘首以盼时,工业区开放预订,引得纷纷跑去代理商那儿。 元城四区。 各设一个。 按照约定。 工业区今后不会直接销售商品,全部代理商出售,在各方势力本土,销售区域固定,元城则是一起整。 大家都不吃亏。 “别挤,来的都能预定。” “一百正元金币一辆,不二价。” “零件齐全,一年保修。” “先到先得,订金五成。” “。。。” 对于这个价格,大家倒是有所准备,不便宜。 然而,相对于其用途,却又是觉得挺值得的。 十倍载重,减震抗压。 别说运货,就算当做出行的马车来用,这些功能,对一些有钱人来说,也值这个价,而且可塑性很强。 甚至还可以自行加宽加长。 如此载重,发挥空间巨大。 “我要一辆。” “我要两辆。” “。。。” “我要十辆。” “。。。” 预订十分火热,光是各方买来改装出行马车的量,就是一个巨大数字,很多商号和镖局,更是很需要。 同时。 正元币又火了一把。 因为工业区明确说:各代理商交来的货币,必须是正元币。 对此。 各方势力没什么怨言,正元币经过这几十天的发酵,已然成了势,超低的损耗,让很多势力找上门去。 兑换了一大批回来。 而且。 由于铸造工艺好,品质统一,分量十足。 正元币在元城甚至有要成为第一货币的势头,要是以往,肯定要打压一下,可现在大家都是一条船上。 人家又没有坑你的火耗钱,只是为了方便交易,才弄出正元币。 怎么看,这对大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正元币就算挤掉元城其他货币又如何?反正都是真金白银。 有了各种商品的利润,各方对于那点火耗,已然不太在意。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顶点小说手机版阅读网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