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神避难所_第一百六十八章 国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六十八章 国师 (第1/2页)

    诸神避难所第一百六十八章国师再看那人间的王朝,年轻的国师十年之间容颜不变。

    朝会之上,一众大臣站立在年轻国师身后,皇帝坐在龙椅上,满意的看着群臣。

    皇帝喊道“诸位爱卿,有何要事禀报,如无要事,一切照旧,全权交给国师处理。”

    一名老臣紧紧握住拳头,仿佛下定了决心,刚要走出队伍就被同僚拉住。

    皇帝在太监的搀扶下走回皇宫,最近房事有点多,走路都容易飘。

    要说这十年是皇帝最轻松的日子了,没事打打猎,选个皇后,待在后宫当繁衍后代就可以了。

    至于朝廷全部交给国师打理,你要说担心国师反叛吗?

    也是有这个担心的,毕竟赵家就是武官反叛出生的。

    但长期以来,国师几乎不将手伸向军队,反倒是利用军队打击武林人士、剿灭土匪。

    最近几年连各族养的打手都开始限制,这样一来国内就再无任何隐藏的武力威胁。

    不仅如此,国师还私下建议皇帝组建一只情报机构,负责监视天下异动。

    朝堂之上皇帝不是没有看到几个老臣的动作,这些年因为各种原因死掉的门阀大臣简直不要太多。

    就连皇帝亲家的几个大族都死了不少人,这还是明面上被抓把柄,以国法诛杀的人就已经有一百多位了。

    至于那些地方上,或者没有把柄可以抓,仅仅是站错了队伍的人死的就更多了。

    早在三年前皇帝就下令不要再做相关的统计,他可不在乎这些老臣的死活。

    一个个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家国大事侃侃而谈,国师出现之前,整个中原江山岌岌可危。

    外有强国环视,内有匪患豪族。

    反倒是国师这几年快刀斩乱麻,从朝堂杀到江湖,死的人虽然多了点,但效果很明显啊。

    对内,百姓安居乐业,物阜民丰。

    对外,几个外族强国都被打的割地求和了,要不是那几块土地实在不适合耕种,这大宋的江山可以再变大一倍。

    私底下皇帝也问过国师为何不将一些土地肥沃的地区给占了。

    国师问皇帝可否知道那些异族的土地上还有多少汉人,国内又还有多少可以用来迁徙的人。

    皇帝一时语塞,这些数据上的东西他没事可不会去记。

    国师指着中原大地上几处重镇,这些地方被国师聚集了大量的劳工日夜不停的生产各种物资。

    也正是这几处重镇提供了军队日益精良的武器装备和便携带的军粮。

    如果是以前,打仗打赢了,派人迁徙过去占据肥沃的土地耕种就好,但是现在国内有更需要劳动力的地方。

    占据一处荒废的农田重新开垦,然后让人在那里繁衍,想要真正站稳脚跟至少需要十年。

    可是让那片土地上的原住民俯首称臣却只需要两三年,只要能够遏制他们的发展,对于国家来说就相当于多了一个吸血的对象。

    知道利害之后,皇帝再也没有提出扩充疆土的计划。

    只要军队一日被自己掌握,皇帝就一日不会去管国师干什么。

    相貌十年不变的国师转过身来,冷冷的说道“王翰林这是有事要给陛下禀报的吗?”

    已经年过古稀的王司徒却只能低着头,不敢言语。

    朝会散去之后,王翰林看着背后的皇宫不胜唏嘘“这天下到底姓什么呢?”

    同僚叹息道“老王,这十年,外戚没有了,门阀没有了,就连武林都快要没了,其实百姓安居乐业挺好的,我们又何必当拦路石呢。”

    都说君子可以欺之以方,可这国师才学不假,却不是君子。

    杀伐果断,毫不留情。

    那军队他说是不染指,依旧由皇族掌控,但谁能保证哪天这百万御林军认的是兵符而不是他呢?

    回到家中的年轻国师,换上一身装束,挥退所有下人。

    两名一模一样的女人穿着和这个时代格格不入的衣服从屏风后出现。

    又有一黑发少女一身白色劲装站立在门口,房中陆陆续续出现了几人。

    黑发少女却是闭目凝神,不参与到议事当中。

    “李逍遥和赵灵儿按照原定剧情已经到了林家堡。”

    国师点头,问道“有发现其他队伍的踪迹吗?”

    一名丰满身材的可爱女人将一叠情报端了上来。

    “最近渝州城似乎有点动静,有人收购了一家钱庄,打算开展银行业务,而他们使用的黄金纯度太高,绝对不是官家作坊出产。”

    “目前已经找不到那一男一女。”

    年轻国师停下手中的翻阅,看向端坐在对面闷闷不乐的女人。

    他想要去哄她,可是女人却是撅着嘴一脸的不情愿。

    “魔界的物资有出现问题吗?”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