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26章 平夏之战 (第2/2页)
怎么轻取平夏城的,你要仔细说清楚!” 吴璘哆嗦了一下,连忙伏身道:“回官家的话,臣不敢隐瞒。曲都统把萧合达给抓了。” “那个西夏使者?”赵桓叱问道。 吴璘咧嘴,“就是他,然后让我兄长吴阶率领三百人假意护送萧合达回归西夏,随后还弄了上百的马车,说里面装着大宋给西夏的岁币,就这样骗过了平夏城的守军,拿回了城池!” “荒唐!” 没等赵桓开口,吕颐浩勃然大怒,这个曲端简直在作死。 他眼中还有没有王法了? 大宋不是没有往西夏派遣使者啊,秦桧还在那边等着呢! 你抓了萧合达,人家会不会拿秦桧出气? 更何况两国交战,堂堂正正之师,挟持使者,偷袭城池,万一惹恼了西夏,逼得西夏倾尽全力,跟大宋决战,那可就坏事了。 吕颐浩已经隐隐猜到了赵桓的心思,仗是要打,但必须干净利落,还要控制规模,这次打仗可不是为了灭西夏,而是为了争取西夏,能够参与到抗金大业之中。 结果让曲端这么一掺和,整个大局都有破坏的危险,这如何能忍! “官家,既然杨老太尉当年修筑平夏城,他经验丰富,让他立刻带兵过去,擒了曲端,明正典刑,以儆效尤!” 李若水也站出来,“臣附议。” 张所也跟着道:“此人狗胆包天,竟敢假传圣旨,岂止无法无天,断然不能留了。” 顷刻之间,全都喊打喊杀,曲端的脑袋眼瞧着保不住了。 赵桓眉头紧皱,突然道:“西夏有多少兵马?” 这下子把人问愣住了,片刻之后,杨惟忠道:“当年小梁后举倾国之兵,攻击平夏城,不过三十万出头。以老臣估算,他们常备兵力也就在二十万不到,而且前几年因为援辽,损失了数万精锐铁骑,大伤元气,至今还没有恢复。” 赵桓思忖了一会儿,又道:“那,那现在西夏的兵力部署如何?” 杨惟忠道:“西夏向来很有忧患意识,别看他们名义上和金人联手,实则必定驻重兵防备金国。“ 吕颐浩也道:“官家,老臣听闻耶律大石带着二百人,逃到大漠之后,聚集各部蛮王,得到了一万多精锐,契丹残部死灰复燃,便是西夏也不能不顾后方安全。” 赵桓的眼睛越来越亮,他总结道:“金国方面,至少要分五万以上的兵马,草原方向,也要一两万人,还有河西走廊,如此算下来,西夏能投入大宋的兵力,不会超过五万了?” 杨惟忠用力点头,“官家,现在的情况的确如此,可若是再给西夏十天半个月,他们就可能抽调出十万兵马来!” 赵桓无奈颔首,貌似任何一个国家,暴兵的效率都比大宋高多了,能跟一堆怪物博弈这么长时间,也算是大宋的本事…… 赵桓甩了甩头,突然又问吴璘,“这次攻击平夏城的主将如何?” 吴璘忙道:“回官家的话,是李良辅。”唯恐赵桓不知道此人,便又补了一句,“就是他领兵援辽,结果被娄室大败,三万精骑,损失殆尽。” 听到这话,赵桓简直喜出望外,一个大胆的计划终于成型。 “杨卿,假如趁着曲端击溃李良辅之际,投入兵马,突袭西夏,能否得手?” 杨惟忠吃了一惊,这种荒唐的想法几乎第一时间就否定了。 可再仔细想想,西夏的兵力的确不多,似乎真的有可能。 “官家,老臣唯恐把西夏打狠了,他们会彻底倒向金人啊?” 这时候吕颐浩摇头了,“杨老将军,西夏不傻,金国的威胁远胜大宋,他们还真没有彻底撕破脸皮的本事!” 赵桓欣然点头,“既然如此,那还等什么!平夏平夏,就是要平了西夏!” 赵桓随即扭头,看向了刘晏和李世辅。 “朕让你们合兵,归曲端指挥,替朕痛击西夏,夺回横山!” 两个人立刻点头,“臣等领旨!” 这时候吴璘一愣,眼神之中,甚至露出了惶恐之色。 怎么会? 官家没有处罚曲端,反而委以重任,这样岂不是得罪了曲端,自己和大哥处境堪忧啊? 想到这里,吴璘猛然道:“官家,曲端狂妄跋扈,之前虽有战功,却也侵夺了李庠的兵马,以此人为帅,只怕会坏了大局啊!” 赵桓微微一笑,“朕知道了,李孝忠,你把铁象迁来,让吴璘带回去交给曲端。就告诉他,朕不是三岁孩子,拿一匹马就想博个荣华富贵,甚至还打算割据西北,当个土皇帝,他把朕当成了什么?把大宋朝的诸公当成了什么?” “还有。”赵桓伸手,从李孝忠手里讨了一把刀,一起给了吴璘。 “横山,或者曲端的脑袋,让他自己选吧!” 吴璘双手发抖,接过了刀,拜别赵桓之后,毅然翻身,骑上了铁象,飞驰而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