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二章 立储 (第2/2页)
人向陛下报告,陛下居然也不管。” “咱们还是做好咱们的事儿,少管这些闲事儿,管住自己的嘴,省的哪天死了都不知道是怎么死的,你在陛下身边,还是多加小心为妙。” 刘内侍叮嘱道“你我二人是同乡,不然我也懒得与你说这些,小心些吧,你快回去交差吧,我也要把差事办了,改日有空,来找我喝两杯!” 说罢就带着人往定国公府去了。 王内侍等刘内侍走远了,才长出了一口气,抹了抹额头上的汗,也带着人回去复命了。 刘内侍到定国公府上,传了皇后的话,得了赏赐,也回去复命了。 消息传得很快,一会儿的功夫,京城大部分权贵高官都知道了胡硕家儿子,得了皇帝和皇后的赏赐,规格还不低。 各方势力都在分析皇家对胡硕儿子如此看重的原因,分析来分析去,也分析不出个所以然。 多数人只是认为皇帝可怜胡硕老来得子,还是个特别乖巧的,仅此而已。 但是第二天的朝会,所有人都觉得自己的脸,被狠狠的掌掴了一番。 五月二十九日朝会,本来是小朝会,只需内阁和军部大员以及各部门主要领导官员参与,但是皇帝提前三天下了命令,改为大朝会。 在京城的所有六品以上官员都需要参加。 于是一大早,官员们就在宫门外等候,三个一群五个一伙的议论最近最热门的话题。 早上七点一刻,宫门被打开,所有官员按照级别鱼贯而入,快步走向议政殿参加朝会。 七点四十分,所有官员就都已经在议政殿站好,等候皇帝的到来。 七点三刻,随着内侍尖利的声音,皇帝从后面步入议政殿,坐在中央的龙椅上,宣布大朝会开始。 皇帝看了看身边的内侍,内侍便向前几步,打开手中的诏书,用特有的声音大声读到: “大夏帝国皇帝陛下诏书:自古帝王继天立极、抚御寰区,必建立元储、懋隆国本,以绵宗社无疆之休。” “自朕奉先皇遗诏登基以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夙兴夜寐,未至倦勤,不敢自逸。” “皇子元建,乃嫡长子,天意所属,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大夏帝国历二零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恭立在御座之下的所有官员听完,全部被皇帝的这波cao作给震惊了,只知道皇后生了个皇子,没听说皇帝有将这个皇子立为储君的意思啊。 今天这么突然的宣布立储,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意思,难道说陛下这个向来不按照套路出牌的毛病又犯了。 那些曾经劝皇帝早日立储的人,现在心里百味杂陈。 多年来,他们的利益已经与两位皇子捆绑在一起,如今皇帝诏书明确的立储三皇子,这不是断绝了他们在新皇登基后的路么?这可怎么办才好? 皇帝看着御座下所有官员,沉声道“诸位臣工,可是对朕立储的决定,有何不满?” 谁敢不满?听了皇帝的话,有聪明的已经明白了皇帝的意思,这是提醒大臣们赶紧祝贺皇帝立储,祝贺大夏国国本已固啊! 便有人带头跪下行礼,口中大喊“恭贺陛下,臣等为陛下贺!为太子殿下贺!为大夏贺!” 所有大臣齐刷刷的跪伏在地上,齐声道“恭贺陛下,臣等为陛下贺!为太子殿下贺!为大夏贺!”。 皇帝点了点头,看来立储这事儿,定下来了,他本以为还会有什么不同的声音出现,现在看来,自己的威势压住了那些蠢蠢欲动的人。 皇帝有看了一眼宣旨的内侍,那内侍又打开一份诏书,朗声读到。 “大夏帝国皇帝陛下诏书:国本已固,教导为重。今有定国公胡硕,为国征战多年,忠心耿耿,劳苦功高,且熟知兵法,博学多才,着定国公胡硕为太子少师。” “另有定国公长子胡思远,与殿下同日降生,着胡思远为太子伴读。” “大夏帝国历二零三年五月二十九日。” 所有的大臣都张着嘴巴看着胡硕,这又是闹得哪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