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章 皇帝打板子 (第2/2页)
来区别,是不是太费力了一点?”景和帝道,“不是应该简洁明了,才能让那些没读过书的平头老百姓们更加容易上手吗?” “哦,这里是有写数字的。”八姑指了指图案左上方和右下角,“这就是5。” “五?” 景和帝看得皱眉,“柳铭淇发明的数字?” “对!”八姑把13张方块找了出来,“这是A,也是1,这是2……” 景和帝顺着她的指点瞧过去,琢磨了一阵,干脆拿来一张纸,把9个数字和JQKA写了下来,却是越发的不懂了。 他干脆不去想,问八姑道:“你们觉得这些奇怪的数字容易懂吗?” “一开始还是不习惯,但是看得多了,觉得它们比起我们平日的数字来,要简单得多。”八姑也是胆子大的人,眼见着皇帝不生气了,就也拿过另一支毛笔,在纸上飞快的写下了一串数字,“您看,如果是同时写数字,我写完了这种新数字,他们写的寻常数字,恐怕还只能写一半吧?” 景和帝笑着点了点头,指向了纸上的前面两个数字,“这是什么?” “0和1。”八姑道,“我问了柳铭淇,他跟我说的。” “好。” 景和帝挥了挥手,“下去继续跪着。” 八姑的大眼睛充满着不敢置信:“陛下,我这不是将功补过了吗?” “谁说的?”景和帝板起了脸,“你们聚众赌博,败坏宗室的名誉,我得处罚你们!” 顿了顿,他道:“女孩子就算了,打十下手心就好……剩下的人,全部和柳铭璟一样,打十大板!” “啊?” 八姑苦起了脸,却又不敢反驳。 底下的一群宗室子弟当然同样不敢反驳,可脸上的凄惨之意却是显于言表。 只有柳铭璟脸上露出了一丝笑意。 但是马上景和帝就发现了,他随口就道:“柳铭璟也一起!” “啊!?” 柳铭璟这下子不服气了,“陛下?臣不是刚才受罚了吗?” 他胆子素来很大,连皇帝都敢顶嘴。 景和帝没有和他计较,只挥手示意宦官们叫侍卫进来,将这群熊孩子拖出去行刑。 片刻之后,外面哀嚎声一片,哭喊声不绝。 景和帝也是有恶趣味的人,听着声音在御书房哈哈笑了起来,“活该!” 旁边的随身大太监赵寿微微一笑,“陛下,一群小孩子喜欢玩闹,也是很正常的事情,不值得您多在意。” 景和帝微微颌首,低头看了看桌上的一堆东西,忽然递出了自己的玉佩道:“赵寿,去宣柳铭淇即刻进宫!” “遵旨!” 赵寿也不问为什么,马上双手捧着玉佩走到门口,对一个宦官传了命令。 宦官接下玉佩之后,立刻带着几个千牛卫侍卫去了。 大康朝宫廷严令,在夜晚皇宫大门落闸之后,直到第二天凌晨,除非有皇帝的明确指令或者信物,否则任何人不能进出。 违令者 斩! 转过头来,赵寿望向坐在御书桌前的景和帝,发现他有些出神的拿着一张纸看。 看来,这一次裕王世子捣鼓出来的东西,很有点意思啊! 赵寿一边琢磨一边回想起了裕王世子柳铭淇。 在他的印象中,柳铭淇并不是一个聪明的宗室子弟。 论聪明文雅多才,他比不上礼王世子铭观。 论武力强壮,他也比不上现在正在外面挨打的怡王世子铭璟。 柳铭淇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喜欢胡闹的少年,不大惹事,但听说因为顽皮很是被裕王妃揍了几次,前几个月还因为去河里捞鱼而差点溺亡。 想来也只有他这样喜欢折腾的人,才能发明这种新的赌博方式吧! 可是很显然,这些东西里面蕴藏着的道理没有那么简单。 依照赵寿伺候了景和帝三十来年的经验来看,显然这位聪明的皇帝从中看出了点别人不知道的秘密。 到底是什么呢? 赵寿也忍不住好奇起来。 …… 注:皇帝在公开场合中,也不每次都说“朕”、“寡人”,比如《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为始皇帝求长生药的卢生等人逃跑后,始皇帝对众臣说:“卢生等吾尊赐之甚厚,今乃诽谤我,以重吾不德也。” 宋朝则更为奔放,如过继来的孝宗找高宗谈论收复中原的事情,高宗回答:“大哥,我百年之后再议此事可否?”他不但自称“我”,对于儿子也可以称呼“大哥”,今人听到非要懵比不可。 但说起来还是唐朝最牛,《旧唐书》记载,“玄宗泣曰:‘四哥仁孝’……”唐玄宗说的四哥,可不是他哥哥,而是他父亲、高宗和则天皇帝的第四个儿子睿宗李旦。 因此可以看出来,古人在称呼上,真没有那么多规矩和讲究。严苛的称呼规矩,一般都是朱重八开始的,清代更是巅峰。 另外,太监在唐代初期是代表着官职,是正常人,在此以后也是代表着等级高的宦官,而宦官则是我们熟知的小太监、跑腿的杂役。故本书称呼其有权势的为太监,普通的为宦官,望诸君知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