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八章? 冷血魔头葛松道【第二更!求订阅!】 (第2/2页)
一直到了现在。 别看葛松道当了西南总督,可他对剿灭桀骜不驯的土人部落仍旧有着狂热的情怀,就这么五年的时间,他都又杀了三省的十几万土人。 哦,对了,四川本来也有不少土人的。 但听说了葛松道当驻地就在成都的西南总督后,这些土人立刻爆发了强大的融合热情,乖巧热情得差点让人认不出来。 就这样,不少土人部落还是直接被扫荡了,吓得他们每天都心惊胆颤。 现在在整个西南三省,葛松道就是一个魔头,就是一个阎王爷。 不仅仅是土人怕他,就连汉人们都怕他。 葛松道对于土司部落和外界的开放非常看重,要让他们多和汉人交流做买卖,但绝对不允许汉人商人对他们坑蒙拐骗、以次充好。 遇到这样的商人,一旦查实了,直接抄家,全部发配到海南去喂蚊子。 在西南地区的二十一年的时间里,葛松道手里流放抄家的商人就有四千四百四十五户,直接处斩的还有七百多户。 你说这么酷烈的手段,哪个商人在他手下做生意敢坑蒙拐骗? 那是活得不耐烦了! 当然,就如同当年葛松道在贵州做的那样,如果他仅仅是一味镇压杀戮,那么他顶多就是个酷吏,几年之后就会下台。 正因为他同时融合了民众,给贵州修建水利和道路,带来了切切实实的好处,大家才对他称赞有加。 他在西康和四川同样这么做的。 并且别看他对商人很严厉,但他同时更严厉的对待外来的商人、特别是大商人大商号,几乎就是对他们处处设限制,不要他们在四川做起生意来。 这样有着地方保护,凭借着本身南诏、吐蕃、土司山区等地的珍稀商品,西南三省的商人小日子过得还挺不错,怨言并不是多。 也因为葛松道恩威并济的管理,带来的结果也是很好。 西南三省的物品流通很顺畅,农业发展也比较顺利,这些年以来,哪怕是经常有受灾,西南三省大致上都不用朝廷来分神。 不用朝廷花大量的钱财在这么一个穷困封闭的三省,那就是一个巨大的功劳! 好事的京城小官儿在排谁能进入京城,担当六部尚书或者是阁老丞相的名单之中,葛松道就位于第二位,仅次于刘仁怀。 只不过葛松道不被许多人喜欢,所以他入阁的时间肯定要晚几年,不像是刘仁怀那么的快。 …… 经过十六年的时间,阁老和大臣们已经彻底认识了葛松道,知道他是一个能臣干将。 但唯独有一点,大家都很担心他的杀心太大。 都说苗炎是杀神,他比起葛松道来说,就是个弟弟! 对了,葛松道本来是儒家学子,经历大变之后,他转投了法家,现在成了法家在朝廷外面的一杆旗帜,亮丽得很! 如果这一次的赈灾购买粮食、和商人打交道,全部都交给葛松道的话,连一向严厉著称的冯玉强都怀疑,几个月过后,四川的粮食商人还没有能活下来的。 别怀疑。 越是遇到大事,葛松道就越是冷酷无情,一切以最终目的为准,其余的什么都不重要。 在四川你这些商人想要像在帝京府一样,卖四十文一升的粮食? 呵呵 恭喜你,最好的结局就是去海南晒太阳喂蚊子。 一个搞不好就是斩首示众的下场。 可这样一来,四川是不是就会变得很乱,从而无法应付这么大的雪灾呢? 不能乱! 千万不能乱啊!! 一是担心吃不了饭的民众们会被有心人煽动,动乱之后,带来一系列的恶劣反应。 另一个是担心葛松道杀心大起,直接来个血腥的镇压屠杀,杀得四川和西康尸横遍野。 你说暴乱杀戮抢劫的人该不该杀? 当然该杀! 可这样一口气全部杀光,也未免太惨烈了! 虽然这样的可能性很小,葛松道也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的人,但作为一个国家的掌权阶层,大臣们却不得不考虑,不得不多想。 所以大家都觉得,另外派一个人去统筹规划赈灾事宜,让葛松道在旁边协助和做具体事项,这才比较妥当。 万万不能让葛松道这个疯子一个人干!绝对不行!! …… 景和帝觉得他们大惊小怪。 鸿廉又不是杀人魔王,他只是对那些十恶不赦的人举起刀子,这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苗炎都能和那些粮食商人妥协,葛鸿廉不会? 他把自家民众杀得尸横遍野就开心了? 不可能嘛! 这些年西南三省大治,人口增加了不少,还减轻了朝廷的负担,节省了不知道多少的军费开支,这就证明了人家的能力。 就这样的人,你们还要制约他? 但是群臣们反应太激烈,也让景和帝不可能硬生生的顶回去。 他沉吟着道:“你们觉得谁去比较合适?是丞相们吗?还是太子?” 葛松道是西南总督领兵部尚书衔,妥妥的从二品,和尚书们是一个级别。 这样的边疆大吏,你要找个人去总揽全局,去让葛松道做副手,那么级别只能比他高。 所以只有正二品的副相们和从一品的丞相才有资格。 丞相曹仪不可能离开朝廷,那么就只有正二品的副相。 副相之中南宫忌马上就六十一岁了,肯定不能去,因此剩下的人选就是马浩秋和钟昶。 另外太子身份超然,而且还有两湖地区的治理经验,也是可以去的。 听到这话,钟昶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陛下,太子忙碌了几个月,十一月才回京,此去西南恐怕又要花上三四个月,就暂且让他休息休息,让微臣去吧!” 景和帝问众臣,“你们觉得呢?” “钟相可以。” “很好。” “微臣赞成。” 一群人纷纷表示了同意。 钟昶的身份能力自然不用说,他经常在外面跑,熟悉地方上,处事又不稳重,去西南正好。 身为副相的他,在各种事务上面也不会遇到朝廷的推诿,得到的帮助也会更多。 亲自派出副相赈灾,也会让西南三省的民众知道朝廷对他们的重视,心里更会安稳一些。 灾情之下,景和帝也没有多迟疑,“那好吧,事不宜迟,青古你好好协调一番后,就尽快带人出发吧!” “遵旨!” 钟昶认真的拜了下去,“微臣一定鞠躬尽瘁,不负陛下所望。” “言重了,言重了。”皇帝微微一笑,“你们大家都要好好的,这个天下才会好。去的时候注意身体,不要太劳累了,朝廷可缺不了你。” “微臣遵旨,叩谢隆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