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四十九章?? 漏网之鱼【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 (第1/2页)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正文卷第三百四十九章漏网之鱼【第二更!求订阅!求月票!】无论遇到什么艰难困苦和惨剧,活下来的人,生活总是要继续的。 一方面柳铭淇带来的士绅和地主们,很爽快的运来了牲畜和粮食,用来补偿他们的家人损失带来的劳动力缺失。 另一方面何飞也筹集了一批款项,让周围村庄的人来帮助村民们重新搭建房屋。 幸好这是夏天,不然晚上也不知道到哪儿歇息。 毛石竹也带了三千驻军过来,他亲自带队深入大凉山里面,针对里面有可能出现的别的土人部落进行严查。 一旦有发现外来的土人,那他一定会以雷霆之势擒获这些土人,该杀就杀,绝不手软。 这也是毛石竹的自救。 如果再来这么一次的话,葛松道绝对饶不了他。 这里发生的事情,何飞、毛石竹各写了一道文书,寄给了四川巡抚衙门和西南总督府。 柳铭淇也附上了自己的所见所闻,算是给他们佐证一番。 不是吹的。 那一天毛石竹恐怕流了他一辈子最多的汗水。 都是吓的。 之后种植烟草种子的事情,根本用不着柳铭淇多费心。 一来因为柳铭淇自己都没有经验。 二来,他对于烟草种植很有信心,毕竟这是大规模种植的植物,不可能多难种。 况且宜宾本来就是种植烟草的上好土地之一。 三来,那些士绅们和地主们给足了柳铭淇面子,专门派了最好最有经验的佃户们来种植。 有这些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的用心,少年这种外行就用不着去指挥他们干什么了。 南宫丘成的行动力非常强。 在跟柳铭淇说了的那天下午,他便积极的去联系了宜宾城外的那些大地主们。 何飞为柳铭淇找的地主士绅都算不上大的,大地主和士绅对于这些事情不感兴趣,也暂时不会参与进来。 他们根本不怕得罪人,早在宜宾扎根上百年的他们,有着充足的人脉和能力,是纯粹的地头蛇。 南宫丘成就是找的这样的地主和士绅们,来谈谈土地买卖。 这下子大家算是见识到了南宫少爷怎么谈生意的了。 人家没有别的诀窍,就是用钱砸。 一千亩地,一万二千两银子卖不卖? 不卖? 那一万五千两呢?两万两怎么样?两万五千两呢?答应就立刻给广德钱庄的银票。 在这样高出市场价格一倍多的情况下,很少有地主能抵挡得住的。 王志如一开始有点迟疑不决。 后来看到南宫丘成如此的疯狂,一口气买了五六千亩还不停手,他也坐不住了,跟着南宫丘成买了一千亩。 王家资产也不少,但像是这样跟着裕王世子发财的买卖,还是完全可以做的。 毕竟迄今为止柳铭淇做的生意都做成功了,都发了大财。 跟在他后面喝汤,也喝的是rou汤! 最后南宫丘成买了两万七千亩土地,加上王志如的一千亩,一共在宜宾城外面的村庄扫了两万八千亩的土地。 其实如果到了宜宾的乡下,土地价格还会便宜不少。 但南宫丘成不愿意去那么远的地方,认为远离府城会带来许多不可控的因素。 府城周围哪怕贵一点,那也是法令制度能很好执行的地方。 凭借着他爷爷南宫忌副相的身份,难道还有官员敢对他们敷衍了事的? 两个人的大肆采购,让一群宗室子弟们眼红不已。 这群跟着柳铭淇的宗室子弟都还算比较有钱。 比如诚郡王的大儿子和小女儿都来了。 他们两人各买一两千亩的土地都不成问题。 而且他们也知道柳铭淇为了得到烟草做香烟,一定会推动烟草的大规模种植,你买地来种植烟草一定是大赚的。 可问题在于,宗室子弟不能购买任何与农业相关的土地啊! 就连柳铭淇养牛的农场,都是借的皇帝的皇庄,都没资格买。 这就杜绝了宗室子弟侵占土地,并且不断的吸纳土地,造成农民耕地越来越少的情况发生。 前朝的宗室便是这样,仅仅不到百分之一的人口,却侵占了不下百分之三十五的土地,你说这个天下会不会乱? 所以一开始太祖就要杜绝这种隐患。 你们做生意没关系,抬高各种用品的价格也没关系,反正农民只要自己种地有吃的就不会造反。 至于那些城里人,那些富豪商人、勋贵等等,因为吃喝玩乐买东西而破产了,那也叫活该。 柳铭淇自己虽然有点不满意,觉得没有自己的土地,做事儿都不方便。 但从大的环境来讲,柳铭淇对于太祖的决定是佩服得五体投地。 有了他老人家的这种深谋远虑,我大康活个三五百年一点问题都没有。 况且太祖还不仅仅只有这么一招。 他还把“拓展荒地”和“安置流民”作为地方官员业绩的一个考核指标。 比如说之前在南阳新野县的县令司马北,不就开拓了数十万亩的土地,用来招纳流民吗? 还有更厉害的西南总督葛松道,他在贵州是一边杀凶残的土人,一边积极修路和做水利建设,安置那些穷苦人家。 二十年前,贵州本来只有两百多万人的,现在足足有四百多万,翻了一倍! 究其原因就是因为可耕种的土地多了,人们能吃饱肚子,就愿意多生孩子,孩子也能因为吃得饱而被养大…… 所以才有了这么多人。 别看西康只有两百来万人,可在葛松道去西康之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