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六十一章? 粗野!直接!【第一更!求订阅!求月票!】 (第1/2页)
任凭谁都没想到,成都的这个暴雨,远远下的不止三天。 虽然第四天已经放缓了许多,但第五天忽然又开始下起了暴雨。 就这么一直下,总共下了十来天的时间,直到把除了官道之外的所有道路全部泡软了,才算罢休。 但老天爷都没有放出晴天笑脸来,天空中还是飘着小雨。 得了吧。 小雨都是恩赐了。 至少人们敢出门了。 古代的这种连续下暴雨,对于基本上所有行当都是毁灭性的打击。 就拿裕王府的各种作坊来说吧。 是。 你是可以光起门来在大棚和屋子里生产。 但生产的原料你就能一直备着,五六天、十几天都不用补充吗? 当然不可能! 可这种时候哪里又能大批量的给你运送原料过来? 这又没有地下通道,完全不现实! 就连最基本的食物保障,在这个时候都显得很困难。 所有的蔬菜在这段时间几乎都被雨水浸泡在其中,根本没办法生存。 只有提前就收割好的,才能及时的卖出去。 但那又是一个天价。 只有有钱人才能吃得起。 柳铭淇现在有点担心自己的红薯。 希望看管红薯那群人,是按照自己做的预案,及时的用棚子遮挡住雨水,保下了红薯吧。 哦,还有烟草种子。 烟草种子那边柳铭淇第一天就用飞鸽传书去通知了何飞,让何飞去让那群士绅地主们立刻竖起棚子,不要让雨水浸泡土地。 根据何飞传回来的消息,他们都照做了,于是刚刚播种下去的烟草种子总算是保住了。 成都府里面,一出门便是泥潭。 小孩子一脚踩下去,直接半条腿都得陷下去,拔不出来。 可大人们总是可以行动的,各种马车也能通过官道进行初步的运输。 但饶是如此,柳铭淇还是闻到了屎尿的臭味。 没办法。 这里是古代。 十几天不出门的人们,该怎么倒夜香? 没有在街上看到恶心的一幕,都得感谢这里是葛松道坐镇了。 耳边传来了音乐丝竹的声音,还夹杂着欢笑。 要说会玩,还是这群公子哥们会玩。 这段时间下暴雨,花楼的姑娘们没有了上门生意,于是就有了送货上门服务。 无论多大的暴雨,只要能挣钱,那么送货上门服务就是非常积极热情的。 每天柳铭璟他们都能欢歌笑语的玩个不停。 白天就听歌看跳舞,下午大家就玩游戏,晚上也是玩更好玩的游戏。 也多亏有了这些才艺俱佳的姑娘们,柳铭淇和八姑她们几个,才不会那么无聊。 当然了,他也不会无聊。 毕竟这些公子哥大小姐们,随身还携带了麻将。 麻将这个东西肯定现阶段不适合出现在赌坊,但是在家庭娱乐来说,在聚会娱乐来说,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好东西。 包括在花楼也是如此。 在进房间贡献万千子孙之前,客人们最喜欢的就是听完歌看完跳舞后,几个人坐一起,让姑娘们陪着一起打麻将。 还经常出现打麻将打得太晚,干脆直接让姑娘们先去睡了,哥几个直接战通宵的情况。 这种情况可不仅仅发生在中年人身上,许多年轻人也是如此。 京城第一牌友柳昱函,就曾经创下过除开上茅房,三天三夜不下麻将桌的记录。 只不过这一次来到了成都,他有着别样风情的小jiejie们的陪伴,打麻将的时候少了许多。 柳铭淇被八姑等人拉着来砌长城,他本来以为自己是比较菜的了,结果八姑她们更是人菜瘾还大,第一天开场就被柳铭淇赢了三百多两银子。 第二天柳铭淇又赢了她们五百多两。 第三天…… 第三天柳铭淇便被驱逐出场了。 于是,柳铭淇这几天唯一能做的就是看了姑娘们的歌舞秀之后,早早的睡觉。 要不是现在雨停了,他估计还得闷出病来。 …… 此时虽然全成都都成了一个泥塘子,可大家伙儿还是兴高采烈的出门,然后积极的清淤除水。 中华大地上的民众就是这么勤劳,就是这么的善于给自己找事情做。 要是换了欧美大地上的那群老爷们和黑懒鬼,想都不要想自己动手解决。 全部都叫政府做。 不做我就投诉你,就是你不好!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被封闭了一二十天,就一个个的哭着喊着不行了,没钱了活不下去的原因。 你自己都不“丰粮备荒年”,难道真的等着上帝来拯救你? 话题说回来。 在大家的努力下,仅仅过了两天时间,成都城里便又重新的热闹起来。 雨这一次是彻底的停下了。 成都也开始恢复了和外界的大量联系。 人一时半刻派不出去,也回来不了,但是信鸽却能在这个时候发挥极大的作用。 从早到晚人们都能看到城里各处都有信鸽起飞、降落。 柳铭淇实在是没有事情做,干脆就又到了总督府。 葛松道不愧是干臣。 他此时根本就没有在总督府,而是早在雨停了的第一时间,就赶赴了宜宾和重庆两个地方。 虽然现在普通的道路泥泞难行,不过至少官道还可以通行。 区区的十来天暴雨,还不足以让千锤百炼的官道也被泡坏。 也多亏了官道还能通行,不然紧随着葛松道而去的麸糠运送车辆,还是只有停在仓库里呆着。 葛松道这么十来天的时间并没有闲着。 他召集了在成都的粮商、粮商掌柜等人,跟他们吩咐了自己要用大米调换麸的事情。 上一次暴风雨的时候,葛松道便直接按照一比五的比例,兑换了六百万石的麸糠,用以赈灾。 四川是天府之国,之前又连年丰收,这点麸糠根本不算什么,所以这个比例还算合适。 而这一次,葛松道想要兑换一千万石粮食,也就是五千万石的麸糠,却让粮食商人们为了难。 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他们手里根本没有这么多麸糠。 如果想要凑齐,必须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