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八章? 香料之王!【第四更!求全订!求月票!】81/116 (第2/2页)
视红薯,大柱是知道的。 为此柳铭淇都不惜屈尊降贵,去和一个海外蛮夷小国王子相交,花了绝大的精神,克服了种种困难,才最后得到了两百多斤红薯。 为了把红薯给种植好,柳铭淇调用了裕王府的大量人力物力,要求积极的满足红薯种植的需求,不能有半点的拖沓敷衍。 之前没有去四川时,柳铭淇每隔一两天就要往那边跑一趟,时时刻刻关心红薯的生长情况,每次自然是有大柱陪着。 有些时候大柱都觉得,自家殿下是不是中了什么邪,对于区区一个可以吃的农作物,这么关心到了走火入魔的程度? 结果现在居然又看到了柳铭淇的失态,大柱还以为这个植物是什么天下奇珍,比如说吃了能延年益寿的灵药。 柳铭淇闻言笑了笑,“倒不是,它远没有红薯重要……只不过忽然看到它,我又是惊讶又是惊喜罢了。” “此话怎讲?”大柱问道。 他是柳铭淇的贴身侍卫,救柳铭淇的命都不下一次了,说话自然没有那么多讲究。 柳铭淇道:“本来它早应该出现在这个世界的,可不知道为什么,我之前居然没有找到它,还以为发生了什么意外……现在见到了它,总算是心里踏实了!” 大柱:“!?” 是我太笨,还是殿下说得太深奥,我怎么听不懂呢? 柳铭淇看着他呆呆的样子,也没有多解释。 这个东西,等到两三年之后种出来了,大柱就知道是什么了。 现在单纯给他说,这个植物叫做胡椒藤,可以长出香料之王——胡椒来,他也不懂。 是的。 刚才柳铭淇看到的就是胡椒藤。 让柳铭淇激动的就是胡椒!! 虽然它和现代的还有一些差别,但是许多基本特征都一样,特别是味道,更有五分相似。 只不过胡椒藤初次成长,需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第一次结果成熟,所以普通人现在看着胡椒藤,也认不出它来。 柳铭淇本来不该认识的。 但在前世的时候,他读研究生的时候,曾经有一次导师们组织了化学系和农学系两个有点关联的学科同学们聚会。 结果那次他在聚会上就看到了一个很漂亮温婉的农学系小meimei,正好是大二的年龄,如花骨朵一样的绽放着。 柳铭淇也是有点男性的冲动了,所以他好几次的特意去打听这个小meimei的消息。 从别人的口中柳铭淇了解到了她的许多知识,包括了她要研究的科目类别,恰好就是胡椒。 于是柳铭淇花费了两三个月的时间,详细的了解了胡椒的一切知识,还去查看了正在生长状态中的胡椒藤。 现代人获取知识的便捷性,远胜于古代的一万倍。 柳铭淇不但看过胡椒藤,通过视频和照片,还观摩了一棵胡椒藤一生一世的过程。 所以他能认清刚刚长出来的胡椒藤。 然后去尝了一下胡椒叶子的味道——之前他也这么做过,工科狗就是这么的任性粗旷。 综合了一切知识点的判断,柳铭淇便确定了自己发现了胡椒藤! 其实如果是在柳铭淇的那个年代,胡椒早在东汉末年就来到了中华土地上。 以现在大康这个类似于宋明朝代的封建国家集大成时代,应该早就有胡椒的。 但事实就是,柳铭淇来到大康后,还从来没有见过胡椒。 只有类似于胡椒的食茱萸。 但食茱萸是永远代替不了胡椒的,否则香料之王的美誉,也不会放在胡椒头上。 我国的历朝历代,只要是出现了胡椒的,那都是胡椒压在食茱萸头上。 对了,现在柳铭淇生活的帝京府,未来也是酷爱用胡椒的地方。 柳铭淇曾经问过许多人,发现他们是真的不用胡椒,甚至见都没有见过,包括了人间天堂——江南。 少年想不通为什么胡椒会消失,按理说现在的大康商人,足迹也早就踏遍了整个东南亚,甚至可能连印度洋也去了,而这两处地方,都是胡椒的主要产地。 但是现在一切都不重要了。 胡椒已经在柳铭淇的面前,这就代表着从此以后,大康民众又能享受胡椒带来的巨大好处了! 再多几年,大康出口的拳头产品中,说不定就能包括胡椒了呢! 胡椒有多么重要,这一点根本都不用俊秀才讲,各位老爷们就能知道。 哪怕是到了现代,胡椒仍旧是最重要的香料,连之一都可以省掉。 不信? 白胡椒之外,不是还有黑胡椒嘛! 西方人做饭,哪一顿少得了黑胡椒? 习惯了西方饮食的日本和韩国,还有十二亿人口的三哥们……单是三哥就足以抵消中华了,更别说我中华也很喜欢用胡椒。 古代的那些海贸商人们、西域商人们,不知道靠胡椒赚了民众多少钱。 从三国时期开始,直到明朝的中期、胡椒被大规模的种植为止,胡椒的价格基本上都可以比价黄金。 唐朝的一位元丞相,不就是因为私藏了几十吨的胡椒,所以被大怒的皇帝直接杀了么? 我都没有这么多胡椒,你比我还多,真是不可忍受! 西方人就更别提。 他们疯狂的开启前往东方的航海之路,原因就是想要寻找香料。 他们把从西方到东方的航线,直接就命名为香料之路,你就可想而知香料对他们的吸引力。 其实这个香料,有七成就是指的胡椒,其余的才是什么小茴香、rou桂、罗勒、香茅草等等。 以西方人的饮食风格,就是把rou拿来烤了、煎了或者煮了吃,又不知道放血,又不知道排酸等等,所以都腥臭得很,没有香料简直是难以下咽。 有了胡椒之后,他们的贵族才知道吃饭是一种享受。 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直都没能离开胡椒。 只要柳铭淇确认了印度、东南亚等地,没有大规模的出售胡椒,那么经过大规模培植的胡椒,必然就会和瓷器、茶叶一样,风靡整个世界! 别怀疑。 既然到现在为止,大康都没有传入胡椒,那就证明很有可能在这个时代出现了偏差,胡椒这种植物还没有进入人们的眼帘,或者说没有大规模使用,更别说是去出口了。 这真是老天让我大康发家致富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