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二十五章造反 (第2/2页)
存亡之际,唯有巴王可力挽狂澜!” “废立陛下,迎巴王为帝,才是正道!” “我们大家都是因为巴王的赏识,才有机会得到提升,巴王对我们有再造之恩,巴王才是蜀国的希望!” …… 众人义愤填膺,声讨皇帝刘鼎的种种恶行,支持刘焌以大义,夺取皇位,主政蜀国。 刘焌故作推辞,不同意大家的建议,其实心里已经暗暗赞同。 众人心知肚明,自古以来,从没有谋权篡位是光明正大的,全都是故作姿态。 刘焌也不会例外。 黎煌、李飞等人再三劝说,才逼得刘焌点头答应。 次日,升帐点将。 刘焌神色凝重的坐在主位,监军黄溙坐在副位,黄溙这个监军现在是形同虚设。 黄溙很憋屈,很难受,他想翻盘,但是能力不足,搞不过刘焌,只能忍着。 可是前几天,皇帝刘鼎给他下了密令。 让他必须分取刘焌兵权,起到监军该有的责任。 否则,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条。 黄溙吓坏了。 一直以来,他都想方设法,要从刘焌手中夺权,但都以失败告终。 如今,皇帝下了密令。 他没有了退路,只有尽力一搏。 当监军的这段时间,他也不是毫无建树,在军中,他也笼络了一批对刘焌不满的将领。 大多都是遭到刘焌训斥和贬职的人,这些人虽然权力大不如从前,但还是拥有不小的影响力。 黄溙打算用他们,发起夺权之战。 只是,他棋差一招。 在准备动手的前一刻,让刘焌先下手为强了。 刘焌拔剑,在大帐内,当场劈了黄溙,随即宣布黄溙的十大罪行,命人逮捕黄溙笼络的心腹将领。 反抗者,杀无赦! 紧接着,刘焌召集大四十万大军,痛斥刘鼎的暴政恶行,在黎煌、李飞的推举下,刘焌勉为其难的接受了称帝的建议。 四十万大军和数十万民夫,高呼万岁! 刘焌改年号新兴,废除刘鼎帝位,并派黎煌,率十万大军,返回天府,接管朝廷,拿下昏君刘鼎。 黄淏走到一半,听闻刘焌已经称帝,吓得魂不附体,赶紧折返回京。 却被黎煌撵上,当场宣布黄淏的二十大罪行,随后将其斩杀。 已从夔门回到天府的刘鼎,得知刘焌称帝,并将他废除的消息,气的暴跳如雷,大骂刘焌畜牲! “陛下,黎煌率十万大军,快要到天府了,我们该怎么办?” 大臣们急得乱窜,有些人甚至开始谋划后路,给黎煌写去投降信。 刘鼎大势已去,成为废帝已是不争的事实。 但刘鼎不甘心,他当了十几年皇帝,竟然会被自己的弟弟废除帝位,自己千辛万苦营造的局面,顷刻间崩塌。 换作是谁,谁都不能接受。 刘鼎命令禁军讨伐黎煌、刘焌。 却遭遇大败。 天府失去屏障和防守的力量。 刘焌只有两条路可走。 第一,坐以待毙。 第二,逃。 逃去哪里? 逃的了一时,逃不了一世,以后,他又该如何? 亡命天涯,成为天下的笑柄? 刘鼎在宦官的建议下,向南川逃亡,可黎煌不会放过他,他仍继续追击。 刘鼎眼见无路可逃,只能向距离南川最近的大汉广惠后军大都督蔡鲶求助。 希望能逃去汉境,得到庇护。 蔡鲶收到求援信,不敢擅自做主,连忙向朝廷汇报此事。 关于蜀国发生的事情,王秦通过天狼卫细作的刺探,有所了解。 只是不曾想,刘鼎竟然被逼到了这般田地,堂堂一国之君,狼狈至此。 刘焌执掌蜀国,已成定局。 这样的局面,是王秦不愿看到的。 一个英明的友邦之君,和一个昏庸的临国皇帝,谁对自己很有利? 答案,不言而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