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6、密议 (第1/1页)
小卒退出之后,黄盖立马起身,站了在地上看着远去的身影,嘴角微微上扬,完全不像先前一般,像是受了重罚,根本难以起身。 身穿中衣,脚踩鞋履的黄盖,微身走进帐内牛皮舆图后,将周瑜迎了出来。 “公覆受苦了!”周瑜欠身说道! “皆为国家出力,区区小伤何足道哉!只是不知生性多疑的曹贼,会疑此计与否!”二人落座之后,黄盖有些忧心忡忡的说道。 周瑜一挑眉头,随后展颜道:“事已至此,已容不得曹cao会信是否。 曹军将士染病者一日胜一日,而今屯兵数月有余,来年春耕在即,吾料之此獠必定想在今岁解决战事,班师回朝。 如此事态急迫之下,容不得曹cao再三疑虑。如若曹cao不信公有归降之意,也无甚损失,不过是死伤些士卒罢了!” 随着时间拖长,双方虽不远至于知根知底,但大概也能猜测的到。 曹军果如刘玄所说,发病将士逐日递增,战力持续下降,如此根本无余力联军一较。 此时曹cao再继续疑虑下去,则势必引起内部动荡,一应钱粮辎重,皆不堪重负。 如此曹cao只能孤注一掷,相信黄盖诚心降曹,从联军内部撕开一个口子,完成此次南征大业。 且无论曹cao相信与否,于联军而言,并不重要。 打不了周瑜以同归于尽方式,将战争拖至开春,届时曹cao必然只能思退,如若不然,北方将起兵戈。 倘使曹cao猝然发兵,联军也无惧曹军。 毕竟赤壁在上游,且曹军原本战力便不如联军,又加之数月以来,疫病不但未被遏止,反而愈演愈烈。 而联军却是数月养精蓄锐,此消彼长之下,非天时助曹,则曹军难以破联军。 “都督所言极是,看来是盖多虑矣!不知都督以为何时动兵为宜?” 周瑜一番安慰之词,黄盖安定不少,遂不在纠结,曹cao相信苦rou计与否,而是询问出兵时机。 军事不是请客吃饭,端起碗就可以开吃。 便是请客吃饭,还需找好位置,点好菜肴,等着服务员将菜端上来。 而军国大事,则更是需要慎之又慎。 并不是屁股一拍,脑袋一热,直接平a过去便完事。 《寤言二·迁都建藩议》有云:「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那还谈什么抗曹,不如就此投降,免得沙场战死。 此次抗击曹cao,并非黄盖一人之事,还需联军鼎力相助,不然仅靠千余人,便是烧了曹cao军舰,曹cao依然有反抗之力。 唯有众人同心戮力,在曹cao舟舸被烧之际,趁机四处“点火”掩杀过去,方能一战破曹。 而非仅凭一人之力,等待曹军回神之后,丝血反杀一波,将飞龙骑脸之势,弄得功亏一篑。 周瑜爽朗的笑了笑:“黄公忧国忧民之心,瑜钦佩之至,何来多虑一说?而阁下所问何时出兵,在下窃以为不可cao之过急。 一来如果急切,反倒显得自己急于求成,万一曹cao疑心却是不美,我等先拖上一些时日,待曹cao催促之后,在做决议且尚不迟。 二来,我已将近来之事报备至尊知晓,主公以神睿明达之姿,好似欲起兵奇袭合肥,还需我等牵制曹cao,侧援大军北伐。 三来,近来风向不对,如若此时动兵,我等艨冲无法顺风而下,恐引火烧身,造成祸事矣……” 周瑜在定计之前,早已心有计较。 不论周瑜才能多少,但于一军统帅而言,他还是颇为合格。 在程普与之不和之时,亦能存异求同,以大局为重。 古代舟船并非如现代舟船,以发动机所带动。 古代船筏,一靠人力,二靠风力,三靠水力。 固然联军屯兵属于上游,有水流之力,可若逆风而行,则势必会减缓速度。但若恰巧天时助其,则顺风顺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向曹军舟舸。 如此则不但减少船夫负担,亦可以雷霆扫xue之势,在曹军尚来不及反应,做出防御之时,一举歼灭大敌。 自定计之初他便知道,此计需要天时帮助,也曾说过,需要等待天时。 黄盖拱手,诚恳说道:“都督善兵,此盖所不及也!” “黄公谬赞,仆受至尊所托,委任督军重任,敢不用命?盖此为将之基,瑜若不知,何以统帅大军,任拒曹重事?” 为将者,最基本的便是,知天文、晓地理,如若这点都不知,莫说督军,便是做一先锋,也是才不配位,早晚厄难加身。 对于借风兴兵,古人早已有过认知,《孙膑兵法·地葆篇》有载:「凡战地也,日其精也,八风将来,必勿忘也。」 其意为,凡是用于作战的地方,日照的条件都很重要,对于四面八方风向的变化,千万不能忘记观察了解。 既然周瑜知晓此计需要倚助天时,则自然不会将之忽略,近来他便四处派遣探子,打探长江历年风向,看何时有东风助他。 即使无东风,也需知道,什么时候没有西北风。 不然迎风而去,恐难一战见效,且诈降之卒,也有成为他人刀下亡魂,枉自送命。 正所谓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这一段时间打探,终于在百姓口中得知。 长江中段两岸不同它处,虽然时常皆是西北风,但也有东南风刮起。 不过虽然会有东南风,但因为这种情况只是偶尔出现,普罗大众也极少关注,导致大家并未太过注意。 按照百姓的说法,今年大概率会有东风,且还是近些日子,便会有东南风刮来。 如此,周瑜岂会不借助风,来帮助自己完成抗曹大业? “都督勤于主事,盖钦佩之至,至尊此次北伐中国,也不知可否毕功!”经周瑜一提及,黄盖不免心存忧虑,遂向周瑜请教。 不怪他有此担心,而是曾经孙权三伐黄祖,第一次破其舟船,却无法破城,因山寇复反而匆匆返回。 二伐黄祖,也仅仅只是掳了一些百姓,然后返回江东,还是在张辽大破黄祖,夺其诸县之后不久。 三伐黄祖先靠凌统斩杀江夏军先锋张硕,后有周瑜命凌统、董袭,以敢死队不记伤亡支撑,加上吕蒙斩杀陈就,凌统先登,这才破江夏。 不然此战还有一打。 周瑜展颜一笑:“至尊以弱冠,统领江东,文韬武略皆有涉猎,黄公勿忧。且此时正是需要我等,在此牵制曹军,以免增援,主公有兵力不足之危。” 周瑜倒是没有太过担心。 孙权此举太过突然,谁也无法料到,他区区一隅之地,竟敢双线出兵。且合肥之地,兵力不算很多。 如此以有心算无心,只要兵贵神速,此事大定。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