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无题 (第2/2页)
,又降低统治成本,就需要让对方从心底里认为,你的所作所为是先进的,这可以说是一种价值观···········” 听到叶明盛再一次提起价值观三个字,安妙依不由好奇的开口问道: “陛下你经常说价值观,这究竟是什么意思?” “价值观简而言之,就是说你对事物价值的看法,比如说你认为信义比金钱更重要,那这就是你的价值观,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并称为三观!” “做人做事最好要找三观相符合的,这样能够事倍功半!” 听着叶明盛的侃侃而谈,安妙依旋即便是开口问道: “陛下这又是你从西方书籍上看到的?” 听着安妙依这么说,在感受着她看着自己的眼神,叶明盛不知道为什么突然觉得有些尴尬。 就在叶明盛脑海中快速思索托词的时候,安妙依收回了目光平静的说道: “陛下,我们成婚已有十多年了,这些年我一直试图了解,每一次当我以为足够了解你的时候,都会发现你身上永远有着我看不清的迷雾!” 听到安妙依这么说叶明盛总觉得有些怪怪的,不过就在叶明盛准备说些什么的时候,安妙依却是话音一转开口问道: “陛下您准备什么时候去视察冀豫齐鲁?” 见安妙依问了这个问题,叶明盛不假思索的说道: “册封达日阿赤这件事情耽误了时间,现在既然事情忙完了,我打算这几天就动身·······” “妙依,你有事情吗?” 安妙依闻言陷入了沉默,见此叶明盛也是有些疑惑,他觉得今天的安妙依很是奇怪。 在叶明盛的目光下,安妙依沉吟了十几秒钟后开口道: “陛下,你这一次去不妨把景仁带上!” “带景仁?“ “嗯,景仁马上就十一岁,这孩子从小就生活在宫闱之中,陛下您虽然带他微服私访过几次,但是我觉得他对百姓疾苦还知之甚少!” “这一次让他跟随陛下您去视察,一方面可以领略我大乾的大好河山,另一方面也是希望他能够在见识百姓疾苦后,能够奋发图强,好好读书用功!” 叶明盛闻言觉得安妙依说的还是很有道理的,沉吟过后叶明盛也是说道: “我这一次视察,赶路的过程中可能回遇到风餐露宿的情况,妙依你能舍得吗?” 此话一出安妙依顿时有些迟疑,不过几秒钟犹豫过后,安妙依似乎是下定了某种决心道: “没问题!景仁这孩子平日里被我惯坏了,现在也应该让他吃点苦头了!” 看着安妙依这个下定决心的样子,叶明盛越发觉得自己妻子今天十分奇怪! 安妙依虽然对景仁学习要求很高,但是对景仁生活却一直是十分宠溺,可以说是捧在手心怕摔了含在口中怕化了。 另外知晓民间疾苦就更是扯淡了! 安妙依出身于权贵家族,在她们眼中百姓就是用来欺压和愚弄的·········· 在成为自己的妻子后,奉武军的主母后,处于ZZ需要安妙依虽然表面上十分关心百姓,关心将士的家属,但是实际上叶明盛很清楚安妙依实际上一点也不在乎,百姓在她们这些人眼中地位也就是比牛马强一点! 因此此时听到这些话从安妙依口中说出来,叶明盛总觉得怪怪的! 叶明盛来不及多想,马车便是驶入了皇宫,叶明盛和安妙依也是就此分别,叶明盛回御书房办公,而安妙依也是返回自己的院落。 一炷香后安妙依在房间中,轻抚着一件黑色棉袄,脑海中尽是这十多年来和叶明盛的点点滴滴,往事一幕幕在脑海中浮现,想到和叶明盛的甜蜜时刻,安妙依的嘴角不自觉的上扬。 尽管选择了叶明盛,但是这个男人从来都不是安妙依喜欢的类型。 她喜欢的是那种顶天立地的英雄,是那种拥有雄才大略的千古一帝。 曾几何时安妙依也以为叶明盛是这种类型的男人。 但是随着接触的愈加深入,安妙依发现叶明盛尽管统一了天下,做出了很多颠覆性的事情,但她觉得但叶明盛既不是顶天立地的那个大英雄,并不是那个拥有雄才伟略的君主,甚至恰恰相反,叶明盛是一个多疑虚伪的小人··········· 不过这个小人有一个优点那就是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能力平平,所以便是充分放权让人才物尽其用。 从这一点来看叶明盛和汉高祖刘邦有很多相似之处。 都是出身于官差,刘邦是亭长,叶明盛是禁军统领。 都是从边镇逆袭夺取政权,成为主导天下的皇帝。 只不过叶明盛相对而言更有底线一些,同时运气也更好一些,没有在逃跑的过程当中把儿子踹下马车,父亲被人抓走喊着分我一杯羹的事情。 尽管有时候看不起叶明盛的虚伪,觉得叶明盛矫揉做作,明明手上已经沾染了无数鲜血,干了不知道多少坏事,却非要在那里装作苦大仇深,悲天怜人。 如此行为在别人面前也就无所谓了,自己这个妻子面前也依旧如此,这也不如让安妙依觉得叶明盛是当了婊子还要立牌坊。 除此之外叶明盛对裴智秀的独宠,也是让安妙依内心无比嫉妒。 她不明白为什么平日里看上去很是精明的叶明盛,为什么会看不清裴智秀的真面目,真以为裴智秀是什么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白莲花,觉得自己能和裴智秀心心相印,完全看不清,或者说有意的不想认清裴智秀的真面目。 一想到裴智秀和他的儿子景轩,原本美眸中还残存着些许温情的安妙依,眼神立刻变的冰冷起来。 不过低头看着手中的黑色棉袄,她的神情也是再次变得纠结起来,似乎是在某个重大决策中犹豫不决。 纠结了半盏茶时间后,她的良知终于占据了上风,旋即便是将手中的黑色棉袄锁进了柜子中········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