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232:范希的梦想 (第1/2页)
当三位NBA‘少侠’出现在第二天位于银座的宣传活动现场,哈达威可怜的优越感被摧毁的荡然无存。 格兰特希尔也显得目瞪口呆,这场面他们从来没见过。 美国的人口远不如东亚密集,两位NBA的乔丹接班人虽然都经历过很多大场面。 但现在这个画面…他是真的没有见过。 整个广场都被里三层外三层的围绕起来,几乎所有人都在激动的高喊着范希的名字,还有MVP的口号。 超过九成是年轻人,而九成年轻人里至少有七成是女生。 对于日本年轻一代,范希就是从少年漫画里走出来的绝世男主:英俊、强大、超高魅力。 范希在大洋彼岸最强篮球联盟夺取总决赛MVP的经历成为年轻人顶礼膜拜的战绩,在日本人眼里,美国是至高无上的,黑人是篮球运动的主宰。 可是,这个俊秀的、看上去像个偶像的少年却征服了NBA。 这怎能不让人位置疯狂、骄傲。 范希昨天晚上就已经大概猜到今天会很疯狂,因为他在酒店的电视里看到关于自己的介绍。 电视里的主持人虽然说的话他听不懂,但那种激昂中二的语气让他感觉周围一切都燃了起来。而且,最后还配上范希举起MVP奖杯的定格照片,打上文字:站在NBA山顶の亚洲美少年!东方凶绝龙!制霸!! 范希用他的中文看出了电视里的日文。 但是,当他看到现场人山人海,数以万计的人高呼他的英文名字或者中文名字,他还是感到有些惊讶。 旁边的德尔菲娜告诉他:看来我之前做的民调还是有所偏差,一周时间,你的人气又暴涨了。他们把你当成亚洲的骄傲,一个文化符号来崇拜了。 范希皱了皱眉,他感觉不仅仅如此。因为已经有激动的女粉丝朝着他扔贴身的罩杯。 这可吓坏主办方。 范希觉得自己像流量明星,那些女孩子显然是将自己当成偶像来追捧。 美国人很难理解这种行为。 在西方文化里,追星这件事情远不如亚洲疯狂。 哈达威终于意识到自己昨天那百来号人根本不算什么,范希这才是真正的人气。 他心里又觉得不平衡。 明明自己球技更高超,明明自己颜值更英俊,为什么这些日本女孩不对我如此疯狂? 明明是三个人的宣传活动,最终主角变成范希一个人。 只要范希拿着话筒,下面就是一阵阵轰动。 最后离开现场的时候,格兰特希尔和安芬尼哈达威甚至被动成为范希的保镖,掩护他离开水泄不通的环境。 NBA高层对此高兴极了。在酒店安排了数个专场采访,让当地电视台逐个安排人员过来专访,给足他们面子。甚至…格兰特希尔和安芬尼哈达威都因此受益,NBA进行捆绑销售:采访范希得搭配采访希尔或者哈达威。 得给两位乔丹接班人面子啊。 万一这两位中的一位成为日后NBA的头牌呢。 范希虽然人气很高,但在篮球圈内,他的潜力被认为是三个人中垫底的。 但这不影响范希商业价值暴增。 斐乐品牌当场决定,要在亚洲加大范希球鞋的投放,增加广告宣传。 德尔菲娜也更有底气,她在与日本企业的谈判中获得更大的主动权。 几乎没有花多少时间,她就谈成两笔生意。一个是佳能摄像机,一个是三菱汽车。 两家厂商和范希达成全球代言合同。 未来两年,范希每年都会从他们手里得到50万美金的税后收入。复出的代价仅仅是拍摄两部简单的电视广告,以及允许他们在宣传时使用范希的特定照片。同时,他们还要保证,范希的广告片需要在全亚洲各个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 如果不是德尔菲娜的要求很高,范希能够得到更多赞助合约。虽然日本经济在最近几年遭遇严重泡沫化,但依然亚洲最繁荣的地方。 NBA一行在日本待了四天。 由于范希超高人气,原本他还有三个户外活动,都因为安保原因放弃了。所以,他每天都在酒店西装笔挺的接受媒体访问。 反倒是两位乔丹接班人顶着大太阳到处宣传…除了NBA的官方活动,还有他们的球鞋宣传活动。格兰特希尔和哈达威连轴转。 回来听说范希坐在酒店就轻轻松松入账几百万美金,感觉肺都要气炸。 实际上,这还只是初步收入。一旦范希的球鞋全面进入亚洲市场,他将得到更多源源不断的资金流。 在最后一天的采访里,日本电视台还特意请来一个漫画家。 这位漫画家是《灌篮高手》的作者,他的作品在日本极受欢迎,也为社会带来炙热的篮球热潮。 当他见到范希,他非常激动。 他双手握着杰克的手:“我原以为亚洲人只能靠幻想作品才能冲上篮球巅峰,但是你在现实生活做到了。” 然后,他还表示,自己要在漫画里为范希创造一个新角色,会在全国大赛出现。 全国大赛? 范希听到翻译说的这句话,他莫名的心脏一紧,竟然心生出无限期待。 “你带给我太多震撼,这些震撼是NBA其他球星完全不能赋予的。”井上雄彦激动的说道。 范希勉励他加油。 然后,在井上雄彦向他索取签名篮球的时候,他向井山雄彦提出想要观看他作品的提议。 井上雄彦受宠若惊,他早就准备好了。 范希当场翻看起来,他有一种天然的熟悉感。 以至于,他都忘我的投入进去。 甚至还询问井上雄彦:“两位男主角是丹尼斯罗德曼和迈克尔乔丹吗?” 井上雄彦说,有他们的影子。 范希然后表示,你确实有先见之明。从90年的时候就知道他们两个人会在一支球队打球。 伟大的作品似乎都有预示性。 范希在前往韩国的飞行中一直都在观看这部作品。 专机中的气氛有些微妙。 哈达威终于意识到这儿是范希的主场,他不再那么趾高气扬,但却装满一肚子酸水。 希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