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二十三章 破城 (第1/1页)
秦颉现在非常不爽。 虽然他现在是手握重兵的战场指挥,手底下数万之众,但他依然很不爽。 要是名满天下的朱俊将军指挥,他一定是鞍前马后万死不辞,可凭什么是那个之前都没有听说过的刘焉指挥? 最让他生气的,是他的偶像朱俊将军还心甘情愿的接受刘焉的指挥! 这是他不能忍的! 这次刘焉制定的计划,是他来负责在宛城西南角集中力量强攻黄巾贼,把敌人的注意力全都吸引过来,然后由朱俊率领精锐突袭宛城东北,从后面进城偷袭黄巾贼。 不得不说这个计策很好,而且可行性很强,可以说这个计划只要实现,黄巾贼必然大败。 可这个计划是刘焉提出来的,让他从心里不能接受。 但是现在这个情况,如果他蓄意破坏这个计划,很有可能导致朱俊将军被困在城里,被蝗虫一样的黄巾贼杀死。 所以他不得不配合。 这就是秦颉不爽的原因。 战鼓已经敲响,汉军架起云梯井栏准备开始攻城。正如刘焉设想的一样,黄巾军的注意力已经被秦颉所吸引。 “打吧,就看这计划能不能成功了。” 土山上,刘焉俯瞰着整个战场颇有前世玩全面战争的感觉。没想到他也能亲眼见到以前只存在于电视剧和游戏里的画面。 “叔父,那秦颉真的会配合你吗?让他担任这么重要的任务,你真的这么放心吗?” 站在刘焉身后的吴懿按捺不住,终于提出憋了好久的疑惑。 哪知刘焉回过头来,对吴懿解释到: “我会信任他?一个有了点功劳就妄自称大的人。我之所以会让他去担任指挥,是因为他会坑我,但不会去坑朱俊!” “我明白了!就算是为了朱俊将军的安全,秦颉也会拼了命地吸引黄巾军。” 吴懿这方面一点即通,吴班在一边摇摇头,表示自己听不懂。 果然吴班还是适合做一个前线冲杀的猛士,不适合指挥大军,最起码现在来看是这样。 刘焉从土山下来,回到大帐,大帐里有一个简易的桌子,上面铺着一张画着地图的布。 那是一张大汉全国地图。 自从上次在皇甫嵩家里转变想法之后,刘焉就把皇甫嵩家的那副地图临摹了一份下来,出征打的时候随时带着,是不是拿出来看看。 如果说之前他还觉得未来的局势扑朔迷离,那么现在他已经找到了破局的办法。 入蜀! ------------------------------------- 赵弘已经不能只待在太守府里面了,因为今天汉军的攻势比之前还要猛,他布置的防守阵线险些被撕裂。 不得已之下,赵弘只好把别处的部队调到这里协助防守。 不过调哪部分的人过来也是个问题,离得太近不能掉,因为汉军随时有可能调转方向,从防守薄弱的地方进攻。到时候黄巾军必然会手忙脚乱。 所以只能从最远的地方调兵。 汉军进攻西南,那就从东北调兵吧,反正汉军不可能绕城一圈过来进攻。 在有生力量的增援之下,黄巾军又一次将汉军赶到城墙之外。 秦颉本来也没指望一次能把宛城拿下,所以他准备了预备队,是还没有加入战斗的精锐。 汉军阵地鸣金声响,前线的汉军闻令,陆续离开城墙,由后面的预备队继续进攻。 这样的预备队,秦颉还有两队。 这是他为了更好吸引黄巾注意力而采用的方法,事实证明这个方法效果奇佳,越来越多的黄巾士兵被吸引到了西南。 朱俊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在宛城东北附近已经埋伏了很长时间,他所在的位置甚至可以听到另一边双方交战的厮杀声。 等到这边的黄巾军被调走,皇甫嵩一声令下,所有士兵按照预先排练的一样,两三个人扛着云梯,以最快的速度接近城墙,架在城头。 有些留守的黄巾军试图阻拦,但由于寡不敌众,没有起到阻击朱俊的作用。 朱俊部队登上城墙之后,迅速向周边扩散,将黄巾的旗子通通扯下,换上独属于大汉的旗。 一部分人下了城墙,打开大门,迎接剩下的友军进城! 突入城内的汉军迅速赶赴西南方,想要和城外的汉军里应外合,大破黄巾。 赵弘密切关注着西南方的战事,觉得战线还是有点不稳,还想着从哪边再调些人过来。 “首领不好了!汉军进城了!” 传令兵跌跌撞撞扑倒在赵弘身前,浑身带伤满脸是血,显然是从敌阵之中奋战才杀出来的。 “怎么可能!我一直在看着西南,哪有汉军入城?” 赵弘不能相信这个消息,他觉得这么传令兵是被汉军吓破了胆,开始说胡话了。 “千真万确!汉军从东北边杀了进来,个个身手了得,正在往这边赶啊!” 传令兵高喊一声,让所有在城墙上的人心中一颤。 尤其是赵弘。 他是怎么也没想到汉军给他来了这么一手,他现在已经知道了汉军的作战计划,就是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西南,然后派人从东北进行突破。 可现在知道又有什么用呢? 想想接下来怎么办吧。 “首领!外城虽然失守,但是内城还在,不如把弟兄们叫回来,咱们继续在内城跟汉军耗着!” 退守内城?这无疑是个好办法,但现在还来得及吗? 赵弘看到从另一边出现一道汹涌的黑色浪潮,噗的一下冲进黄巾军中,黄巾军腹背受敌,军心涣散,大部分人抱头鼠窜,自相践踏者无数。 “关闭城门,不能放任何人进来。” 赵弘下了最后一条命令,被一支流箭射中,当场倒地断了气。 得益于刘焉的精心布置和朱俊、秦颉的大力配合,此次声东击西计划大获全胜,整个宛城外城已经被汉军尽数掌握。 此次出站的人人有赏,带伤的更有抚恤。所有人都处于极度兴奋的状态。 刘焉也不例外。 这次作战计划可以说是他第一次制定,就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试问放谁身上谁不高兴? 外城已经拿下来,内城还能坚持多久? 估计用不了多久,黄巾军就该投降了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