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一章:政治通明 (第2/3页)
,别说是他们这些官员,平民百姓之中,可是有不少人都饿死了! 若不是中州牧的中州八郡行事果断,直接在八郡之中进行了轰轰烈烈的农业拓展运动,恐怕云京的物价会被这元家控制至今! “所以,改制是必须要改制的。” “轩辕先前归来,倒是同朕说了不少有趣的事情。” “人民是水,君王是船,船在水上,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他这番言论,倒是颇有意味,朕熟读诗书,对这事情倒是有些见解。” “朕听了太久的书生谏言,听了太久的官员上书,这耳朵都有些起了茧了!” “朕更想听一听这普罗大众的声音,更想听一听这载舟之水的声音。” “中书省解散之后,保留原有官员,重新建立新机构!” “载舟之物,乃是浩瀚无涯之水,政治所在,皆是指向大同!” “这新机构,朕将它命名为:天同府!” 这天府一出,众臣皆是高呼: “陛下圣明。” 天同府,所谓政治清明,天下大同! 天同府保留原本六部之尚书,成立八府。 六部检察院仍然是原本的编制,但是其中的首席位置从一位尚书一位侍郎做出了更改。 一位尚书,两位侍郎,三名府臣。 尚书官至从一品,侍郎官职从二品,府臣官职从三品。 府臣为侍郎之辅佐,这中书省改制之后,尚书仅负责决策,真正工作之人,从尚书转为了侍郎。 并且,这各位尚书的年龄也按照大皇子所提议的那般,每隔几年便平调一番。 这八府之中有七府仍然是原本的配置,多出来的一个机构,被称为民意府。 这民意府与其他七府都不同,不设尚书,不设侍郎,仅仅安排了普罗大众的代表参加这民意府! 每年,民意府都要开一场大会,这场大会聚集了九州之中的八十一位民意代表。 这些代表前来云京开会,共同商讨这九州大地的目前情势。 他们,便是纵家想要听到的,民众的声音。 “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皆是称赞这制度的优越性,纵家也是十分佩服能够想出这制度的横家。 虽然横家所说的是什么诡异的人民代表之类的东西,那东西纵家可是完全听不懂。 不过,大致上的意思就是倾听底层民众的声音。 那么,就让这民意府来负责收集民众的声音吧。 而且,这大皇子说什么建立那所谓的顾问阁,那完全就是个养老机构! 这帝国培养了他们这群尚书这么多年,可不是让他们老了之后在这里混日子的。 干脆!就让他们担任这民意府的常任理事! 毕竟,这些老家伙才能够更好的处理民意之中比较难搞的那部分工作。 交给他们,可是合适的不得了! “陛下,臣还有要事启奏!” 萧鼎上将军上前一步,说道: “如今边疆战事已定,中州牧诸将除了日常戍守和发展生产外并无其他的事情可做。” “这中州牧四大家族在战事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墨家莫门,在战事更是居功甚伟!” “臣恳请将工部尚书莫天行和兵部尚书孙天炮调离天同府,重新在中州牧内建立军事执行院。” “中州牧四大家族分别掌管一院,并由诸位家族的家主担任,享受中将军待遇!” “此外,中州牧重组潜龙会机制,加强对帝国暗部的把控。” “望陛下恩准。” 这萧鼎上将军的提议倒也是十分中肯。 中书省改制,天守阁改制,他中州牧若是不凑凑热闹的话,岂不是就有些说不过去了?、 所以,你们改你们的,他中州牧也稍微的改一改! 别的不说,这四大家族可是得给他们个不错的名分! 军事执行院,这名头还是比较响亮,而且也比较有派头。 那这几位族长可就能够被称为院长了! “准奏。” 纵家直接挥了挥手,萧鼎跪拜,谢主隆恩。 “中州牧必将殚精竭虑,为帝国谋求发展!” 这差不多该改的都改了,剩下的事情,应该就是对于进来发生的两件事儿进行议论了。 齐大学士意外的那个事件,还有麓仙宫掌教于秋之死。 “朕闭关这些天,发生了两件令人不怎么愉快的事情。” “坦白来说,发生这种事情,绝对是朕不愿意看到的。” “对于这齐大学士的意外,朕感到痛心疾首,但是,这里要对天守阁进行点名批评!” 这点名批评,这几个字儿是纵家从哪里学来的? 当初横家从沿东回来,特地的找了一趟纵家,在云宫的乾清殿,横家特地的说出了这四个字儿。 说什么,他要对这陆城点名批评! 居然跟他横家讨价还价,耍不要脸,实在是有些行事不端! 随后,纵家就跟这横家学会了这个词语,点名批评。 “对于杨铭,有拉拢之心是不为过,但是,也要注意一个度!” “这杨铭原本就是陆城钦差亲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