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二十六章 福王起兵 (第2/2页)
他,那副人畜无害的样子,笑眯眯的看着赵南星道: “赵大人,你这户部尚书,不再京城处理公务,怎么有时间,来本王这里做客啊?” 其实以福王朱常洵的消息灵通,赵南星早在被免官之时候,他便收到了消息。 此刻朱常洵,之所以这么说,其实一是示弱,表示他消息闭塞,二也是抬举赵南星之意,以免他说出赵南星被免职,让其感到尴尬。 赵南星听着朱常洵的话,微微叹息一声道: “殿下,您有所不知啊,朝中jianian臣当道,天子受人蛊惑,已经罢黜了老夫,老夫这次来见王爷,希望王爷,能够清君侧,救黎民于万难,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自从明朝永乐皇帝,以清君侧起兵之后,凡是提及这三个字,其隐含的意思,就是起兵造反的意思。 福王听着赵南星的话,当即摇头说道: “赵大人,你言重了,本王看当今天子清明,天下太平,何来jianian人当道之说,况且本王自从来了封地后,便不管朝廷之事,你来找本王,恐怕是找错人了!” 赵南星听着朱常洵的话,心中暗道: “装,你就装吧!” “装的真像,你什么底细,如果老夫不清楚,老夫会找上你!” 虽然朱常洵的一口拒绝,让赵南星很是不满意,不过他也没有当即翻脸,而是侧面提醒道: “王爷,可能是忘记了,南星出自江南氏族,南星此来王爷之处,代表的什么,我想王爷心中是明白的!” “所以还请王爷,不必遮掩,一切明言!” 福王听着赵南星的话,知道对方是暗示他,他府中有江南氏族的人,他的虚实赵南星是清楚的。 朱常洵听着,赵南星的话,微微叹息一声道: “生死之事,岂可明言,赵大人此来,除了此事还有其他的事情吗?” “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还是请回吧!” “本王,无心其他,请赵大人,回去告诉江南氏族的人,说本王谢谢他们,对本王的信任!” 赵南星听着朱常洵的话,顿时有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觉,朱常洵虽然不再避讳造反的事,可依然是拒绝了他,这让他很是不解。 赵南星心中,可以确定,这个福王,绝对是有二心的,但为什么现在有江南氏族的支持,他都不敢动手呢? 赵南星心中不解,但他也没有放弃,继续劝说道: “王爷,您乃是皇室的长者,现在天下有变,朝廷甚危,你不出面,恐天下分崩离析,就在眼前!” “王爷,这覆巢之下无完卵,到时候您恐怕也难以独善其身,现有江南氏族支持,百官期盼,王爷又久居洛阳古都,此天时地利人和,尽在王爷,此时不动,更待何时啊!” “要知道,天与之,不可不取,不取必受后患!” “还请王爷三思,南星再三顿首,请求王爷出面,清君侧!” 朱常洵听着赵南星的话,微微叹息一声道: “本王,不想同室cao戈,奈何天下危及,本王不得不出面,拯救大明危亡,各位先皇在上明鉴,本王此举只为清君侧,别无他想!” 赵南星听着朱常洵同意了,他的请求,当即拜倒道: “王爷,哦,不对,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朱常洵听着赵南星,呼喊万岁的话,心中很是喜欢,不过他还是装模作样的说道: “赵大人,你这是干什么,你这是要先本王于不义啊!” “本王刚刚已经对历代先帝说明了,此举只为清君侧!” 赵南星听着朱常洛的话,连忙说道: “万岁,此言差矣!” “既然天命在您,你自然应该位登九五,至于朱由校,那只是伪帝!” “当年如果不是群臣死谏,万历皇帝,本就想传位与万岁,万岁此时即皇帝位,也算是上呈先帝遗志,下顺百官万民之心!” 朱常洵听着赵南星的话,心中暗喜,不过口中还推辞道: “本王,何德何能,此话万万不可再讲!” 赵南星闻言,再劝,朱常洵再拒,如此三劝三拒后,于天启五年八月中旬,福王朱常洵,在洛阳称帝,立都洛阳,改年号为平顺,同时广布檄文,废除朱常洛、朱由校皇帝号,起兵二十万,进攻北京。 这突然的消息,传到京城,皇帝朱由校大惊,他没有想到,他这个亲叔叔竟然,起兵造反。 得到这个消息的朱由校,连忙召集文武大臣们商议对策,可现在朝中,都是阉党把持朝政,这些人,捞钱那是一把好手,出主意,就都不成了。 面对群臣束手无策,朱由校心中更加大乱,就在这个时候,朱皓从江南返回,听闻了这个消息,朱皓不等朱由校找他,便直接前往了皇宫。 朱由校看见,他这个征战四方,战功赫赫的皇弟回来,顿时有了主心骨,不等朱皓开口,便直接开口说道: “皇弟,福王造反了,大军已经攻入河北,多处城池望风而降,不久恐怕就会直抵京城,现在各处调兵已经来不及,皇弟你得想个办法啊!” “朕可不想做建文帝!” 朱皓看着自己已经慌了神的大哥,连忙安抚道: “陛下,请勿着急,京城虽然兵力有限,但七七八八的加起来,也有近十万之众,只要我们据城死守,各地得到消息后,必来勤王,等各路援军到达,此患自然不足为虑!” 朱由校听着朱皓的话,连连点头道: “听皇弟这么说,朕心中安定不少,朕不懂行伍之事,朕命你代朕发号施令,节制京城各路兵马!” “皇弟,京城的安危,朕的安危,可就全部拜托给你了!” 朱皓闻言,连忙躬身道: “请陛下放心,臣弟一定为陛下守住京城,绝不让贼子,有伤害到陛下的机会!” 随后,当年九月初,福王大军,兵围北京城,北京城危及,朱皓代行天子令,命全国各地,火速驰援京城,同时,据城死守。 任由福王如何在外骂阵,朱皓就是闭门不出,北京城高墙厚,有因为,朱皓亲自在城上督战,严防死守,福王接连攻城失利,这让福王气愤不已。 这一日,又一次攻城失败后,朱常洵正在自己的营帐之中生闷气,这时候一个,一身白衣的尼姑走进大帐,对着朱常洵说道: “陛下,您可是因为前方进攻不利,而生气啊?” 这尼姑不是别,自然是一直与朱皓作对的云月。 朱常洵看清来人是云月后,顿时大喜道: “原来是仙姑来了,你来了朕就有了主心骨了,前面那些废物,攻击了几次,都拿不下北京城,不知仙姑可有什么办法!” 云月听着朱常洵的话,微微躬身道: “殿下,这北京城墙高而厚,从外面,确实不容易被打破,可殿下为什么不想办法,从里面打开呢?” 朱常洵听着云月的话,当即便一脸愁容道: “仙姑,你说笑了,朕要是能够进入城内,哪里还用攻破,直接进攻皇宫,抓了朱由校小儿,便是了!” 云月听着朱常洵的话,知道朱常洵是没有理解他的意思,便再次开口详细说道: “殿下,我听说您这次出兵,是联合江南氏族,为什么不让他们为王爷,出点力气呢?” “这江南官员,在京中的可不再少数啊!” “只要找出几人,偷偷的打开城门迎接陛下大军,进入城中,后续的事情,怎么做就看陛下的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