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炙手可热 (第2/2页)
能不能流行,风格特点固然重要,但其中的流行元素亦不容忽视。许多有水平的词曲创作人,创作出来的歌曲,水平不可谓不高,特点不可为不鲜明,但是最终却不受大众关注,难以流行起来。为什么?症结就在缺少流行元素,因而不被大众所接受。曲高和寡,这是许多音乐创作人的通病,老夫也不例外。” “杨小尘同学作为新一代的词曲创作人,能够在每一首歌的创作中不仅保留着它们独有的风格和特点,而且还能够在其中融入流行元素,其创作功力之深厚,就连老夫都不由为之赞叹呀!” “昔年三国时期,曹cao曾言:生子当如孙仲谋。今日我金霑要说:收徒当如杨小尘。有此佳徒,老友的衣钵尽可得传矣!” 一言激起千层浪! 虽然《最初的梦想》那张专辑里的九首歌的质量就摆在那里,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但是在看到金霑金大师如此高的评价之后,他们还是震惊了,无比的震惊! 金霑是何等身份,音乐圈中何人曾受他如此赞扬? 收徒当如杨小尘! 这句话是何等的分量? 很多人都在猜测金大师在说出这句话时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当然,也有人在略带恶意地猜测金大师的弟子们看到金大师的这句话后,心情又会如何? 不过,不管众人如何猜测。金大师的这句话中的羡慕,甚至嫉妒,大家都感受的一清二楚。 一时间,在看到金霑的乐评后,那些原本收了钱,牟足了劲,准备好好地黑一黑《最初的梦想》,黑一黑纪廖,黑一黑杨尘的枪手们,大多数都偃旗息鼓了。
当然,也有要钱不要命的,不过,这些人所发出的声音,根本就引不起丝毫的波澜,就被大势所趋的巨浪深深地拍在了下面。 虽然这些乐评对普通的大众来说影响并不大,因为,对于普通人来说,关心的只是歌好不好听,除了一些狂热的歌迷之外,谁管你一首歌具体在圈内风评如何,是被批判,还是被称赞。 不过,正面的乐评,对于一首歌、一张专辑来说毕竟可以赢得良好的口碑,而这口碑慢慢发酵之后,自然而然就会体现在销量上。 所以,《最初的梦想》越来越火了,纪廖也火了,就连杨尘也变得炙手可热起来。 当然,杨尘的热只是对于音乐圈的人而言,普通的大众歌迷,还很少有人关注到他,偶尔有那么几个,也翻不起什么浪花。 许多唱片公司开始想方设法地联系杨尘,为什么?邀歌呗! 音乐圈里什么最稀少,最珍贵?不是实力唱将,也不是天王歌手,而是创作人,准确的说应该是牛叉的创作人,有能力写出能火的歌曲的创作人。 音乐圈里的创作人很多,但是真正有能力写出能火的歌曲的,还真的不多。特别是能写出大火的歌曲的,更是少之又少。 在音乐圈,杨尘虽然资历很浅,但是他的能力摆在那里,一首《我相信》雄霸点播榜第一数周之久,《最初的梦想》和《完美生活》也先后登榜,而且名次都在前五。 一位创作人能够写出一首登上点播榜前五的歌,就可以被称作一位有实力的创作人了,而杨尘整整有三首,而且是三首同时上榜。 事实上,没有金霑的这篇乐评,杨尘的实力已经得到了音乐圈内许多人的认同,只是大家还没有回过神来,没有清醒地意识到这一点,没有来得及正视这一点。 金霑的这篇乐评不过是一个催化剂,加快了反应的速度,让众人迅速反应过来而已。 之前,还有许多人故作清高,不愿低下高贵的头颅向他杨尘一个无名小卒邀歌。 不过现在,随着《最初的梦想》里的几首歌火爆,随着金霑的这篇乐评,他们一个个的都开始动心思了。 只是,可惜的是,等他们动心思了,却发现自己找不到杨尘了。 任天成和纪廖虽然知道杨尘的电话,但是在之前被杨尘特意叮嘱后,自然不可能出卖他,有人问起,就推说自己有的也是他之前的电话,新号码,自己也不知道。 用这种借口,他们搪塞了大多数人。 不过,在圈子里混,总有些人情是你无法避免的。这一点纪廖还好一些,毕竟她只是音乐圈里的新人,还没认识多少人,不过任天成就不一样了,在这个圈子里混了那么长时间,因为人情的关系,总有些人是他无法搪塞的。 所以,被逼无奈之下,面对一些人的询问,任天成只能说自己先找杨尘问问。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