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541章 又见苏菲 (第1/2页)
贝克汉姆受伤后,弗格森要求医疗团队一定要详细地分析出受伤的原因:“这踏马就是一次正常的落地,怎么就受伤了!你们必须找到原因!队员们一直执行你们提供的健康计划,别踏马搞砸了!”队医把贝克汉姆从头到尾检查了一遍,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长期过度疲劳,导致肌rou出现硬化,拉伸性不足,在剧烈活动时就很可能造成肌rou撕裂。看到结论,弗格森又着急训练团队和医疗团队开了一次会议,让大家制定一个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最后,大家一致认为,应该提升瑜伽课的频率,球员们必须提升对于这项练习的重视程度。曼联队这几年一直有安排瑜伽课程,每周都会专门拿出一小时,给球员们做相应的练习。现在看来,训练量还是不够。而且很多球员都觉得瑜伽是女人练的东西,态度不是很端正,也没有全身心投入。比如上周,约克训练时穿了一身芭蕾训练服,可想而知训练效果能有多少。既然发现了问题,那就一定要尽快处理。弗格森心里很清楚,曼联队的这批球员年龄都超过24岁。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这个年龄已经不再年轻。虽然年富力强,但都变成了球队的主力,一个赛季50场比赛是正常节奏。哪怕是有两套阵容的曼联队,球员们受伤的几率也会逐年增加。就拿队长基恩来说,贝克汉姆刚成为主力时,24岁的基恩简直就是无所不能的疯子。这五年来,基恩大修一次,小伤不断,虽然依旧生猛,但肯定没法和24岁相比。这一批球员迟早也会遇到相似的问题,这是竞技体育的规律,谁都没法克服。贝克汉姆在家躺了三天,然后继续回到俱乐部,天天在健身房撸铁。这么练了几天,老头有点看不过去了:“大卫,我可以给你放一周假,但这建立在互相信任的基础上,你可以安排自己的行程,但一定不能耽误康复,我可以相信你吗?”......第二天下午,贝克汉姆出现在达根汉姆的主场。詹森向他介绍了俱乐部的情况,达根汉姆基本保留了原来的工作人员,并且招聘了一些专业能力更强的员工。毕竟达根汉姆明年就是一支英乙俱乐部,无论规模和硬实力,肯定都要有所提升。詹森确实很珍惜这次机会,他业务上手速度很快,对于俱乐部的了解也到了细枝末节的程度。“老板,明年我打算聘请一名有执教经验的主教练。”在更衣室和球员们见面后,詹森说了些自己的想法,之前的主教练是个大学体育老师,技战术水平在丙级联赛还过得去,但到乙级就显得有些单薄。“我初步打算让耶洛普来,但还没和他谈。”贝克汉姆早有想法,耶洛普自然想在英格兰发展,只是他当时太年轻,缺乏工作经验,在洛杉矶银河队只是权宜之计。听到主教练人选是耶洛普,詹森自然很开心。贝克汉姆前两年去洛杉矶,詹森一直跟着,对于耶洛普自然有不少了解。按照惯例,贝克汉姆请球员们搓了一顿,吃饭的地方是一家法式餐厅,名字叫dejavu,大概是似曾相见的意思。以前和苏菲在一起时,两人常在这家口味被魔改的法式餐厅吃饭,想到这里,贝克汉姆也追忆一般的露出了笑容。在伦敦待了两天,贝克汉姆本想和家人小聚,享受家庭的温馨感觉。但回到家里,贝克汉姆却发现家庭氛围有不少变化。老泰德在餐桌上询问两个女儿的工作进度,琳恩和乔安妮对答如流,一堆专业名词搞得贝克汉姆有点晕。半小时的晚餐变成了工作餐,老泰德做出工作指示后,全家人在严肃认真地讨论着政府规划、股市、员工福利待遇,像极了鼓足干劲的中产阶级家庭。看到这个场景,贝克汉姆也是哭笑不得,他没有想到,自己不经意间改变了一个家庭的轨迹。当时,弄这个房产中介公司,他的本意是让老泰德管着自己和曼联队友那几十套房子,这笔收益足够老两口过上好日子。除此之外,贝克汉姆还想着顺便解决jiejie琳恩和meimei乔安妮的工作问题。老约翰说过,那个世界里,贝克汉姆的jiejie和meimei中年时生活窘迫,和贝克汉姆的关系也不怎么样。贝克汉姆这么做也是想让她俩过得好一些。再说公司里还有个职业经理人,哪怕家人出昏招,公司的问题不大。没想到自从有了公司,家人身上的气质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说一句脱变也无可厚非。既然家人日子过得这么带劲,贝克汉姆就放心了。第二天上去,他去看了看东区的生产线,接待他的是猎头公司介绍的斯坦德.沃森,是个声音洪亮,留着络腮胡的圆滑中年男人。斯坦顿殷勤地带着贝克汉姆巡视生产线的情况,贝克汉姆一边走,一边询问生产线的情况。生产线有工人,目前的产品主要是球鞋和训练服。“工人的收入大概有多少。”贝克汉姆询问斯坦顿,他对于流水线的工作环境和工人的待遇格外在意。他并不打算开血汗工厂,也不可能搞福利机构。他的要求就是工人待遇,产品质量和盈利维持在一个合理的平衡上。“周薪400英镑,但算上奖金和加班补助,平均每周的收入在500到700英镑。”贝克汉姆点点头,比起他了解的黑心老板,自己完全称得上是良心雇主。流水线的环境也很整洁,今天他算是突击检查,没有给斯坦顿营造歌舞升平的机会。贝克汉姆在流水线上随意叫住一些工人,和他们聊两句。“这里的工作环境怎么样?”“收入能支撑家庭生活吗?”“你平时踢球吗?”“你觉得我们的鞋与茵宝和阿迪达斯相比如何?”贝克汉姆问得很细致,约翰叔叔的受众群体就是平民阶级,最大竞争对手是阿迪达斯和茵宝。达勒斯兄弟的球鞋品牌在六十年代进军英国球鞋市场,依靠价格优势和不相上下的舒适度一举垄断了英国球鞋市场,占据90%的市场份额。这让英国很多手工生产球鞋的小作坊都遭到了破产的厄运,后来达勒斯兄弟分道扬镳,公司分割成了阿迪和彪马。八十年代,英国也出现了一家明星品牌,那就是茵宝。一直生产运动服的茵宝邀请贝利作为代言人,后来还邀请了当时的着名球星比斯利。当时足球鞋市场群雄混战,茵宝在营销方面不够激进,没有在足球鞋领域得到市场的认可。但是一个人的出现改变了茵宝的命运。1986年,南安普顿的学徒工希勒正在忍受着nongnong的脚臭,骂骂咧咧地给一线队大哥擦鞋。看着那些光彩夺目的球鞋,希勒相当羡慕,于是他记住这些品牌的名字,分别给他们写信,问他们是否可以送他几双球鞋。其他公司有的婉拒,有的压根没有回信,只有茵宝公司迅速给他回信,并且寄来了5双球鞋。此后的十年,希勒在英格兰大杀四方,并且成为98年世界杯和20年欧洲杯的最佳射手。希勒从来没有穿过其他品牌的足球鞋,只为茵宝代言,茵宝品牌也在他的带动下迅速从英国冲向全世界。后来茵宝还签下了年轻的麦克马纳曼,“辣哥”立刻在利物浦成为主力,一个赛季送出20多次助攻,让茵宝打开了年轻人的市场。这两年,曾经给希勒擦鞋的菲利普斯成为了英超的最佳射手,穿茵宝就能进球的概念已经深入人心。对于这几个最强大的竞争对手,贝克汉姆的要求很简单,自家的球鞋一定要和他们一样耐造,舒适度要做到相差无几,而价格方面一定要体现出竞争力。哪怕让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