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章:翡翠质地和绺裂的关系 (第1/2页)
“刘师傅,原石都解开了!” 远处,解石机此时已经关停,传来布三的喊声。 “走吧。” 刘一眼带头向大院中间走去。 陈松和杨昊连忙跟上。 这两天,他们两人上午在废弃原石堆中不断寻找着少于五条绺裂的原石,可惜毫无进展。 但两个下午的时间,两人倒是初步掌握用rou眼来判断绺裂的距离。 虽然还未能达到百分百准确,但刘一眼在检查两人的掌握程度后,出奇地没有为难两人,让两人继续好好练习。 对于刘一眼为何在原石切面上画线让布三布四两兄弟解开也深感好奇。 “解得不错!” 刘一眼略微检查了下解开后放在地上的原石毛料,发现每一块都按照画线切开,并没有任何偏差。 听到刘一眼的表扬,两兄弟既兴奋又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 他们还是第一次听到有人称赞自己解得好,而且还是出自相玉大师刘一眼。 平时解石的时候,只有合格与不合格之分,大家都很忙,谁会去关注这技术性的问题。 刘一眼看着身水身汗的两兄弟,笑道:“你们先回去休息吧,明天再来。” “啊?!” 两兄弟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 布三抹了把汗,问道:“刘师傅,今天不继续解了吗?” 刘一眼回道:“今天要解的都解完了,明天再解其它的。” “哦,好的,那我们先走啦。” 布三对几人打了声招呼,和布四一起离开了大院。 这从中午开始,在烈日下连续干了两个多小时的活,还真的有些感觉吃不消。 平时解石都是在大棚底下,虽然也热,但好歹没被太阳晒到,况且每解开一块原石,都会休息上几分钟。 这过来给刘一眼干活,为了有个好印象,两人中途都是没停歇过,这全身心地投入难免会有些身心疲劳,也想休息一会,却没想到刘一眼直接让两人回去休息。 “师傅,为什么这切线您不画在裂痕上?” 杨昊看着地上这几堆已经完全解开,还把解开的片料按原本所在位置重新拼凑摆放在一起的原石,忍不住提出心中的疑问。 刘一眼弯腰在地上随意抽起两块片料,分别递给杨昊和陈松,道:“你两看看我的用意是什么。” 陈松和杨昊连忙接过查看起来。 两人手上的片料都差不多,宽度大致有五厘米,中间位置一条大裂痕,没什么种水色可言,质地也很粗糙,明显能看到颗粒感。 刘一眼向两人问道:“你们猜到了吗?” 陈松和杨昊同时苦笑着摇摇头。 这和废石差不多的料子,裂也明显,毫无颜色,能看到的也都看了,根本看不出刘一眼的用意。 等等! 陈松和杨昊同时有些惊喜地对视一眼。 两人把手中的片料放进旁边的水桶中打湿,再次拿起后,清晰看到片料上两侧有因为大裂而产生细小的绺,不禁相视一笑。 杨昊开心道:“师傅,您是不是开始教我们怎么看裂痕的深度啊?” “是的!一般从矿上出去的原石,只要表现好的,都会一分为二,能直接看到切面,所以先教你们常用到的辨认方式,也是判断半明料的绺裂。” 刘一眼看着两人手中的片料道:“从裂痕旁边解开原石,就可以清晰看到原本裂痕的深浅程度以及裂痕的具体走向。” 陈松兴奋道:“刘师傅,这具体是怎么分辨的?” “无他,唯眼熟尔!” 刘一眼道:“首先要观察表面裂的大小,根据裂痕的长度和宽度以及原石本身的质地变化来推算裂痕深浅和是否会产出绺,如果有绺产生,它的延伸情况和数量又是多少。” 陈松和杨昊顿时明了。 裂是因为翡翠原石受到外力的影响,加上自身的材质密度存在差异所产生的。 原石本身的密度不一样,所产生的绺裂自然也就不同。 先看裂的大小,结合原石的质地来推算出裂的走势和大小,然后再一步推算出裂是否会再次分出绺,绺又会是多少,大小又是如何。 杨昊有些头疼地问道:“师傅,裂在表面能判断出,可是这绺在暗处,如何进行准确判断?” 刘一眼没好气地道:“我刚才不是说了吗?结合原石本身的质地变化来推算!” 看到两人还是不太明白,刘一眼解释道:“翡翠原石的绺裂与它自身的材质和密度息息相关,也就是它的质地,或者叫种,而裂基本上都是固定的,一眼就能分辨出,我们根据裂的走势情况就能分析出绺的,因为大多数绺都是从裂延伸出去的,你们明白了吗?” 陈松和杨昊似懂非懂地点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