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三百一十五,抉择 (第3/3页)
着公主的书信,王怀玉每天都要醉几回。他沉浸在爱的琼浆里,无法自拔。 这段时间里,王怀玉一心享受着爱的琼浆,有时竟忽视了兄弟们的存在,有时甚至忽视了老太太的关心,对老太太的问话,也没有很好地回答。这让大家感到吃惊,甚至气愤。 不过大家很快原谅他了,只是拿他的疏忽开玩笑。 “真的吗?我真的那样回答奶奶的?真该死,到底在想什么呢?” “想公主呗。” 随着婚期的临近,王家更加忙碌了,得到消息的人已有人来祝贺了。作为王家的家长,王继英被请进宫里两次,商议婚庆之事。 澶州会盟之后不久,王继英辞了官,就再没有进宫了。这两次进宫,他觉得比他原来每次进宫都自豪。皇上以亲戚的身份会见他,亲热之情更是与君臣之情不同。不仅如此,每次见面,皇上必有赏赐。皇上考虑到王怀玉家在契丹,怕他财力拮据,婚礼就由皇家承担。王继英当然婉言相拒,说王家虽然不够富裕,但是迎娶公主还是办得了的,自己虽然不是怀玉的亲生父亲,但也有责任担当父亲之责。不过皇上还是赏赐了很多东西。皇上还说要建一幢驸马府,但是时间有些紧,只有等结婚以后再建了。 王继英每次进宫回来,一家人都要围着他问这问那,当他把好消息告诉大家时,大家都怀着激动又期待的心情等待着哪一天到来。 可是,有一天,王继英被叫进宫里,回来。大家发现他神色有些不对。 陈湘萍看着王继英,说:“大伯哥,出什么事了?” 王继英看了王怀玉一眼,欲言又止。 王怀玉仍然沉浸在爱的蜜浆里,没有注意到大伯的神情。 王继英看了看陈湘萍,起身往院子里走去。陈湘萍也跟着去了院子。 王继英站在桂树底下,说:“怀玉的亲恐怕成不了了。” 陈湘萍惊问:“为什么成不了?” 王继英说:“朝廷今天接到契丹皇帝的信,说皇上私下扣留契丹使者,违背盟约。” 陈湘萍甚是惊讶,说:“他们怎么这么说?这不关国家之事,是怀玉的私事,怎么违背盟约了?” 王继英说:“虽说只是个人的私事,但这确实关乎两国的关系,怀玉是契丹的人,代表契丹出使大宋,所作所为自然要得到契丹允许。契丹是不会允许自己的人,滞留在别的国家的。” 陈湘萍说:“那怎么办?孩子那么期待-------” 王继英说:“皇上已经给契丹皇帝写信送去了,希望契丹皇帝能玉成此事。” “契丹皇帝能答应吗?” 王继英摇摇头,说:“只怕不会。” 陈湘萍说:“实在不行,就让公主跟怀玉回契丹。” 王继英摇头道:“不,皇上不会让公主去契丹的,他就这么一个公主,视若掌上明珠,怎么舍得让她去契丹?” 陈湘萍焦急道:“这该怎么办?多么好的姻缘!” 王继英叹道:“是啊,难道就不能在一起?” 陈湘萍忧虑地说:“不知怀玉知道了,会怎么样?这孩子这些天高兴地——听到这个消息,怎么受得了。” 王继英说:“是呀,他对公主那么痴情。” 陈湘萍说:“还是先别告诉他。” 王继英说:“可是,这事最终瞒不住的。” 陈湘萍说:“瞒一天是一天,如果他知道了一定会伤心坏的。” 王继英说:“希望有个好结果。” 不过,好结果他们没有等到,契丹人很强硬,说王怀玉是契丹人,必须回到契丹去,宋国若是强行扣留,就是违背盟约,因此导致的后果全部由宋国承担。 赵恒不得已把王怀玉召进宫去,告诉了事实。 王怀玉这回又不知道怎么回来的,一回到家里,就睡下了,不吃不喝,躲在屋子里,任谁叫都不开门。 急得老太太在房门口哭道:“玉儿,你出来吃一点东西吧,你若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对得起你的爸妈。” 王怀平说:“阿哥,你开门吧,奶奶来看你了。” 但是,王怀玉还是没有开门,也不说话。 老太太在王怀平的劝说下,回去睡了,陈湘萍则在房门口几乎守了一夜。 次日天一亮,房门打开了,王怀玉走到陈湘萍的面前,跪下道:“大娘,怀玉,让你受苦了。” 陈湘萍抓住王怀玉的手,盯着他,说:“玉儿,你怎么样?” 王怀玉笑了笑,说:“谢谢大娘关心,怀玉好着呢。” 陈湘萍见王怀玉果然好多了,说:“这就好,昨晚你不开门,叫我们真担心。” 王怀玉说:“是怀玉不懂事,让大娘担心了。” 陈湘萍说:“看见你没事,大娘比什么都高兴。” 王怀玉说:“不知奶奶怎么样了,我去看看她。” 陈湘萍说:“可能也是一夜没睡着,快去看吧,我叫厨房做饭。” 王怀玉径直来到老太太房前,轻声叫了两声。王怀平耳尖,一下子爬起来,对老太太说:“奶奶,我阿哥来了。” 就听见房里老太太说:“玉儿,是你吗?你来了?快进来。” 王怀玉推门进来,看见老太太躺在床上,便走到床边,跪下来,说:“奶奶,怀玉,昨天让你担心了。” 老太太伸手搂住王怀玉,哭道:“我的乖孙儿,你叫奶奶好心疼呀。” 王怀玉再也控制不住泪水,说:“奶奶,孙儿舍不得她。” 老太太说:“玉儿,奶奶知道,但是,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当年,你爸爸比你这还要痛苦,他是怎么过的?” 王怀玉蓦地一惊,说:“是啊,真不知道他是怎么过来的,还有大娘,还有奶奶您,还有许许多多流离失所,妻离子散的人,他们是怎么过来的。” 老太太说:“所以,你父亲要促成辽宋两国签定和约,是不想有人流离失所,妻离子散,你是王家的孩子,要明白你父亲的苦衷。” 王怀玉说:“奶奶,还是你懂我阿爸,孙儿知道了,我不能让和约毁在我的手上,我虽然爱公主,但是我更爱和平。” 老太太笑道:“这才是王家的好孩子。”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