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7章、弘崆物业(1) (第2/2页)
。语言畅通后,史立新的语调快了许多,连珠炮式地介绍起沿途各种物业的状况,包括大概估价、背后的趣闻之类,尤其是风水什么的,弘崆大多数人,都非常讲究华国传统文化。 这位经理看起来经验、知识都比较丰富。马由都有点想挖他过来,负责蓝星在弘崆物业方面的事务了,不过还得再观察一下。 马由从他的言语和情绪波动中,感知到这位经理在尽力推销他们银行手中把控的物业。不过这无伤大雅,推荐权是他们,但决定权在自己。何况网络在弘崆已非常普及,星儿可便捷地从网络上找到所需信息。马由也不是两眼一抹黑。 汽车行进途中,马由让星儿在脑海中,列出了一副弘崆数字地图。并链接上GPS信号,瞬间构建了一款智能版三维立体导航图,他还让星儿将沿途所见的建筑都扫描并合成进这张地图里。同时,将看到有兴趣的物业,在地图上将其相关信息标注出来。 他重点关注的是现在及未来的热点地段、及稀有地段的物业。 住宅方面:诸如浅水湾、深水湾、石澳道、赤柱湾、九龙塘、加多利山、大浪湾道、屯门区蟠龙半岛、寿臣山径、郝德杰道、半山、山顶等。 而办公物业主要关注弘崆岛北侧临海及中环一带,以及临维多利亚海湾有拆迁价值的低矮老屋,九龙湾南侧临海湾的可开发地皮。 车队在市区里缓缓行驶,望着狭窄的街道两侧,高楼林立。马由也计划在弘崆自行开发一栋超高层,打造成弘崆的标志性建筑,并作为蓝星在弘崆的总部大厦。嗯,还得收购一家设计事务所。接下来几年,甚至十几年蓝星将有大量的建设工程。有些敏感项目或者标志性项目,还是自行设计为好。 想到这里,便让星儿把这时弘崆有名气的的大厦,相关资料调出来,对照地图浏览了一遍。现在已经建成的100米以上的已有不少: 1972年建成的178.5米52层怡和大厦 1980年建成的216米64层合和中心 1980年建成的214.5米56层新鸿基中心 1986年建成的145.1米39层信德中心西座(信德中心) 1986年建成的145.1米39层信德中心招商局大厦(信德中心) 1986年建成的178.8米54层汇丰银行总部大厦 1988年建成的186米48层力宝中心 1988年建成的164.5米50层万豪酒店(太古广场) 1988年建成的162米40层太古广场一座(太古广场) 1990年建成的367.4米72层华国银行大厦、 1990年建成的185米42层渣打银行 1991年建成的213.4米56层香格里拉酒店(太古广场) 1991年建成的199米61层港丽酒店(太古广场) 1991年建成的187.2米37层皇后大道中九号 1992年建成的205.5米51层万国宝通广场 1992年建成的374米78层中环广场 1993年建成的186米44层朗豪酒店(朗豪坊) 1993年建成的194米46层国民西敏大厦(时代广场) 1993年建成的169米39层蚬壳大厦(时代广场) 1993年建成的137米36层晓峰阁 1994年建成的119-123米27-28层雅典居 1994年建成的123米23层广东道100号 1995年建成的154米31层李宝桩大厦 1995年建成的122米22层利舞台广场 …… 20多幢超高层大厦,大多坐落在弘崆岛北侧、极其狭小的地段,所以才有从九龙这边看过去,感觉高楼林立、错落有致,如钢筋混凝土森林般的繁华景象。 马由浏览这些资料时,从这些摩天大楼枯燥的数据中,仅看其建设日期,揣摩出一些蹊跷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