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3章 水师 (第2/2页)
肥皂、番薯等等,只是在大明国内买卖,实在是太不划算了!再说了,河南军的开销那么大,你就不想扩大生产,赚更多的银子” 洛佩斯站了起来,用拙劣的河南话说道,一双蓝眼睛里面,有一丝狡黠。 王泰微微一愣,随即哈哈笑了起来。 河南所产玻璃、瓷器、肥皂、铁器,都是大明的特产,与南方的丝绸一样,销往大江南北。 只要海外有销路,他不介意再多建几十、上百家工厂,赚取更多的钱财,把全球的好东西,都转到中国来。 这些葡萄牙人,不但是海上的王者,同时也是贸易的行家。 “洛佩斯,你倒是说说,怎么个扩大生产,销路如何?” “大人,福建的郑芝龙,常年运载大量生丝、丝绸、铁器、瓷器等物到日本,很受欢迎。其航线由福建晋江安平港直抵日本长崎,每年20多艘商船,占开往日本的大明商船两成还多。同时,郑芝龙与朝鲜、吕宋,暹罗、占城、交趾、三佛齐、咬留巴等国的贸易,年入上千万两白银。大人,你难道就忍心看着这样一块大肥rou,被郑芝龙一个人私吞吗?” 王泰点了点头。贸易上的事情,这些葡萄牙人非常熟悉,如果有他们帮忙,倒是事半功倍。 控制重要贸易航线,建立贸易中转站及港口,继而垄断商路,建立殖民地。夺取殖民地后,推行种植制度,将世界经济纳入大明贸易体系。 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 作为一个十足的民族主义者,王泰也有这样的一个梦想。 “洛佩斯,只是这样一来,可能就要和郑芝龙撕破脸面了。” 郑芝龙不但是巨贾,也是强大的海军集团领袖。通贩 洋货的内客外商,都用郑氏旗号,无儆无虞,商贾有二十倍之利。郑芝龙尽以海利交通朝中要贵,也因此而大显于朝。 “大人,你说的没错。郑芝龙利用泉州安平镇的航海和经商基地,打破官府海禁,繁荣海市,船队船坚炮利,航行于大明沿海、东番、濠镜和日本、吕宋等东南各海之间,充分利用自己的海军和财力,几乎垄断了大明与海外诸国的贸易。” 洛佩斯接着侃侃而谈,胸有成竹。 “郑芝龙的军令,凡是海船不挂郑氏令旗,不能往来贸易。每艘船三千两银子,每年就是上千万两白银,郑芝龙富可敌国。他自己建的安平镇,海船可以直通住的宅院!” 看到王泰眉头一皱,洛佩斯赶紧停下了自己的喋喋不休,重新满面笑容。 “大人,登州卫不但要扩大战船的数量,继续招兵买马,还要买更多的海上商船,在胶州建立海港,作为贸易的港口。” 胶州,后世的的青岛,宋朝的时候,这里已经成为贸易的主要海港,自然条件良好,作为贸易的港口,倒是再也合适不过。 王泰点了点头,洛佩斯说的没错,想要开拓商路,甚至拓展殖民地,就得有大量的商船,有一支强大的海军。 “日本和朝鲜还好说,向南去的航道,始终控制在郑芝龙的手里。” “大人要打通海路,和郑芝龙始终要正面交锋,也避不开。打人还是集聚力量,好好琢磨一下吧。” 提起郑芝龙,洛佩斯也是无可奈何。 谁都知道,现在的登州水师,根本不是郑芝龙的对手。 “如果一旦开战,海上虽然不是郑芝龙的对手,但是可以从陆上海上双管齐下。不过,这都是后话。现在,咱们的重中之重,一是扩大海军,二是打通海上贸易。” 通海裕国,这么简单的道理,王泰自然明白。 后市的全球贸易,大型轮船承载着集装箱,巡游于各大洋之上,也是全球贸易的象征。 而海洋对于国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通过一个个港口,建立殖民地,控制交通要塞,从而达到殖民海外,转移人口,倾销产品。 而胶州这样的重要港口,王泰当然不会错过。 “大人,发现两艘商船,上面挂的是琉球的旗子,一路向北,说是去日本的萨摩藩。” 董士元上前禀报,王泰不由得一愣。 琉球国,因为满清政府的无能,最后不是被日本吞并,并入了日本的冲绳岛吗? “船上运的什么?” “大人,船上运的是硫磺,足足两大船的硫磺。” 董士元话音刚落,一旁的洛佩斯又兴致勃勃接上。 “大人,20多年前,日本的萨摩藩率兵侵占琉球,逼迫琉球向日本朝贡。琉球王国形成“两属”状态,一边向大明朝朝贡,又向日本朝贡。实际上已经被日本的萨摩藩控制,成为萨摩藩的附庸。” “这一群倭寇!” 王泰怒气冲冲,脸色铁青,立刻爆粗。 “董士元,洛佩斯,再从清河船厂买一批战船,加紧训练,尽快给我灭了狗日的萨摩藩,吞了琉球群岛!” “谨遵大人军令!” 听到有仗可打,董士元和洛佩斯都是大喜过望,一起领令。 谁都没有想到,还没有歼灭关外的建奴,王泰已经瞄上了琉球群岛和萨摩藩。 二人也是不明白,为何一提起日本萨摩藩,大人就如此失态,直接爆粗chaptere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