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章节发错了 (第2/2页)
后堂拆信观看。 不看不要紧,一看吓一跳,陆挽信里所提的事情他根本没资格做主。庄浪商会会长赶忙收好信件,乘轿出门奔赴城中某处府邸。 庄浪商帮真正的东家早就知道陆挽这个人的存在。他也收到了陆挽刚到千户所就被杖刑击毙的消息。他想不到的是,陆挽竟然奇迹般的存活了下来。 信件被看过后,庄浪商会会长得到命令,让他亲自去庄凉游击营会会这位神奇的小子。 承庆四十一年大年初九,庄浪商会会长田从云抵达庄凉游击营。 张怀瑾把田会长领到陆挽的帐篷里,自己就告辞离开了。田会长立刻对陆挽刮目相看,张怀瑾是延绥巡抚身边的红人,不是谁都可以指使动的。从今天所见的情况看来,张怀瑾对陆挽这少年的态度,倒有点陆尊张卑的意思。 两人见面先说了几句客套话,然后陆挽问道:“田会长,晚生冒昧问一下,贵会一年净利大概有多少?” 田会长谦虚道:“不多不多,也就几千两银子。” 陆挽道:“既然田会长信不过晚生,那晚生再冒昧替田会长算一算,可好?” 这是要在自己专业领域挑战自己么?田会长摊手表示很欢迎:“愿听陆先生指点。” 陆挽道:“庄浪驻军和人口大概占甘肃八分之一。我就以甘肃数据来算。甘肃每年和蒙古互市额度是马3000匹,对应的马价银21000两,听说这部分利润很高,净利约有3成。庄浪商帮从中应得的净利大概在787两。 甘肃一年粮食消耗根据户部统计大概在65万石左右,除去军屯的23万石,还有42万石需要通过交易获得。边疆粮食关系国境安慰,户部允许粮商盈利的底限是2成。。。这部分庄浪商帮大概有10500两净利。 对蒙古的茶叶交易已经包括在马价银里面了。剩下的茶叶消耗量可从西宁茶马司数据来看。西宁茶马司去年课税七千三百两,按每斤课银1分2厘5毫算,大概内部消耗58万斤。。。此处庄浪净利该有6800两左右。 再说盐,除了花马池自产,朝廷批给甘肃的开中盐引是28万引,折银大概是10万两。然而这部分利润边商最少要让利五成给浙商和淮商。也就只能算5万两,分到庄浪的是6250两。 。。。。。。 如果朝廷的数据没有大问题,七七八八算下来,庄浪商帮一年的利润大概是2万5千两左右。请田会长赐教,不知道我算得有没有悬殊太大?” 误差不大,和实际数据相差在一成以内。正是因为误差太小,田会长才被惊得下巴都快掉到地上了。陆挽仅仅通过朝廷官方公布的数据,就算出了庄浪商帮每年大体的利润。 算法看上去很简单,但是知道每种商品具体能有多少盈利那就难了。其中还要包括损耗、各种打点费用。。。能够通过朝廷的数据算一个商帮的具体盈利,这本身就是惊世骇俗的能力啊。 陆挽和田会长说这些的目的并不是炫耀自己的能力,而是单纯的盐引能够为整个甘肃每年带来的利润也不过只有五万两。分摊到每个地区,那就更少了。 如果按照陆挽的算法,就算陆挽能使庄浪的盐引全部足额兑现,那每年也只能为庄浪商帮背后之人带来6250两银子的利润而已。让一个身价丰厚之人为了每年六千两银子去得罪中枢的各派大佬,这点筹码是远远不够的。所以陆挽必须在和田会长的对话中画出更大的一张饼,这张饼必须大到对方无法拒绝。 陆挽趁着田会长还在惊讶之中,继续问道:“田会长,我再问个问题。陕西商帮再国朝之初乃是各地商帮之中的翘楚。时至今日,为何远远的落在了淮、浙等商帮之后?” 这个问题令田会长忍不住生出怒气:“陆先生是在讽刺我们么?你刚刚都说了甘肃的盐引要让利一半给浙商和淮商。我们不辞辛苦,奔波三千里,远粮食远军备到边疆,换来的盐引还得分一半利润给两浙、两淮,否则就一两食盐也兑不出来。陆先生你说是为什么?” 陆挽笑道:“那晋商和陕商一样是边商,为何现在陕商连晋商也比不过?” 田会长更气了:“晋陕能比么?山西大同边区对应的是顺义王和忠顺夫人本部,大同一地光马价银是10万,大同一地的贸易额就能顶我整个陕西。。。” 陆挽见时机成熟,说道:“是晚生冒昧,田会长先消消气。不知田会长知道顾钟安顾老爷么?” 田从云是个商人,商人以和为贵,很少动气。今天居然被对面少年几句话就引得失态,又被一句话点醒。这证明从头到尾自己都被对面少年牵着鼻子走,此等心智实在可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