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神斧劈龙门 (第3/3页)
清了九头怪身形巨大,长着九颗脑袋,九条手臂,并不会说话,只会发出婴儿啼哭般的叫声。
伯益道:“大禹哥哥,何不召龙门山神问一下,这九头怪到底是何方妖孽?” 大禹道:“伯益提醒得对,我倒是没想起来。”一边说着,一边从怀中取出了《召神符箓》,祭起到半空中,念道:“大禹治水,号令神鬼,龙门山山神来见!” 大禹话音刚落,眼前便出现了一位神祗。众人定睛细看,只见眼前站立着一条黄龙。不同的是,四条龙爪化作了双手和双脚。身上披着一件黄袍,怀中抱着笏板,象一个诸侯的打扮。那人向大禹拱手行礼,口中说道:“龙门山山神,于化龙见过夏伯。夏伯治水来到龙门山,本应出来相见,但因未奉召唤,不敢冒昧打扰。不知夏伯召见本神,有何吩咐?” 大禹说道:“无事不敢劳驾尊神,刚才我正在劈龙门,从西边驾黑风飞过来一个九头怪兽,企图袭击我,不知是何来历?” 龙门山神于化龙回答道:“回夏伯的话,本神知道。这个九头怪兽,本是黄河上游的一个巨妖,多年来一直称霸西方,祸患一方百姓,他的名字叫做‘九婴’。” 大禹问道:“九婴不是西方成纪地方,伏羲八卦台上坎离二卦所化的妖精吗?其中五个少男,四个少女,五个少男身穿黑衣,善用水,四个少女身穿红衣善于用火,并且早已为帝尧所破了吗?怎么又出来一个九婴?” 龙门山神道:“这个九婴与帝尧所破的那伙九婴虽然叫同一个名字,但是却并不是同一个妖精。这个九婴乃是天地间的一个怪胎。因为生有九个怪头和九条手臂,所以人们管他叫九头怪,又因为这妖怪的叫声就如同婴儿的哭声一般,因此百姓们又叫他九婴。” 大禹又问道:“这个九婴厉害吗?” 龙门山神道:“厉害,厉害,一向称霸西方,无人能敌。” 大禹又问道:“九婴经常出来为害吗?” 龙门山神道:“九婴并不经常出来为害,想是夏伯劈龙门山,惊动了这妖怪,他才跑过来闹事的。” 大禹向龙门山神于化龙拱手作谢。说道:“有劳尊神了,我的话问完了,请回去吧。” 龙门山神也拱手作别,刚要转身往回走,伯益忽然想起一件事来,拉住龙门山神问道:“尊神再等一等,请问尊神也是黄河鲤鱼跳过了龙门才化成龙的吗?” 龙门山神哈哈一笑,说道:“伯益兄真是聪明透顶,一看见我的这一身模样,就猜到了我是鲤鱼跳龙门化成的。告诉伯益兄吧,我正是鲤鱼化作的龙。” 伯益道:“鲤鱼跳过了龙门之后,不是化作了天龙飞上天去了吗?怎么尊神却做了龙门山的山神呢?” 龙门山神说道:“鲤鱼跳过龙门之后,确实都飞上了天去,去接受天帝的册封。其中有的做了海龙王,比如东海龙王,西海龙王,南海龙王,北海龙王。有的做了江河里的龙王,比如说泾河龙王,渭河龙王。有的则作了湖泊的龙王,比如洞庭湖龙王,鄱阳湖龙王,还有一些作了天上的神龙。而我呢,一是胸无大志,舍不得离开这万里黄河,二是自己才疏学浅,所以天帝就派我做了这龙门山的山神。哈哈哈哈。”龙门山神于化龙笑罢,转身回他的仙洞去了。 龙门山神走后,天将庚辰问大禹道:“夏伯,要不要斩草除根,到西方的黄河上游去,先灭了九婴,免生后患。” 大禹说道:“眼下我们治水是大事,我们先不去理会他,待我们治水到了西方的时候,那时九婴如果再出灭作乱,我们再收拾他也不迟。” 天色已晚,大禹率众人下山回营,吃饭休息。第二天天一亮,大禹用凉水洗了一把脸,吃完早饭后,便又率领众人上了龙门山,去再劈龙门。 四员天将依旧升到空中警戒,四员凡将和五个小兄弟分别站到两岸龙门上,给大禹指引落斧的部位。九算和勾股每个人手中执着一面小红旗,给大禹做指示。 大禹又召下了应龙,依旧骑在应龙的背上,手执开山神斧,劈凿龙门。大禹命应龙在两岸的龙门之间盘旋飞行,自右向左,贴近龙门山绕圈,便于自己施展身手。 应龙飞过西岸的龙门,龙门上边有九算手执着小红旗,指引着落斧的部位。应龙飞过时,大禹一招龙跃在渊,手起斧落,一声震天的响亮,山摇地动,一块巨石被神斧从龙门山上劈了下来。 应龙又飞过东岸的龙门,有勾股手中拿着小红旗指引着落斧之处,大禹挥神斧,一着飞龙在天,天崩地裂的一声巨响,龙门山在颤抖,又一块巨大的山岩被神斧劈了下灭,碎石纷纷地跌落水中,然后又随着水流滚下了深深的龙潭。 应龙继续在两岸龙门之间盘旋,大禹一斧接一斧地劈向了两岸上的龙门,“龙扫八荒”、“龙战于野”、“龙腾九宵”、“亢龙有悔”……看看将一共三十六式降龙斧法用完,恰恰也将龙门劈完。 大禹收功敛气,吩咐应龙落回地面。天将、凡将和小兄弟们也都陆续返了回来。众人站在一起观赏着刚刚劈过的龙门,一道彩虹出现在了龙门的上空,就象架在龙门上空的七色彩桥,天上传过来了钟鼓丝竹的奏响的音乐之声,小兄弟们个个欢呼跳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