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二章 这算不算开疆拓土啊? (第1/2页)
在月球表面建造基地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月球是没有大气层的,待在月球表面,就像是待在宇宙中,科研的角度来讲,月球表面放着大型的望远镜,就可以用来进行更深入的天文研究,能够观测到更清晰、更多的现象。 另外,还可以建造大型的Z波发生装置,Z波发生装置是以传输太阳能为能量来源,建造在环地球轨道,并不是很好的选择,主要是因为地球的大气层覆盖范围太大。 哪怕是在几百公里的太空中,对比宇宙来说,依旧存在大量的粒子,会直接影响到Z波的覆盖范围。 同时,想要增加Z波卫星的功率,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因为太空中充满了危险,物理性的危险是最为致命的,单晶硅薄片的覆盖范围,就会受到很大的限制。 换做是月球表面,情况就不一样了,月球表面的打击稀薄到可以忽略不计,同时,月球是存在引力和地面的,月球的地面就是天然的散热装置,而地面可以大量排列单晶硅薄片,完全不用考虑占地面积问题。 在不考虑占地面积的情况下,空间光能传输转化技术提供的动力,甚至要比核聚变装置还要好,最主要的优势就是成本低廉,并且不用‘更换燃料’等复杂cao作。。 核聚变装置使用一段时间后,是需要更换燃料的。 在地球上更换原料,已经是有些复杂的工作,放在月球上难度就可以想象了。 另外,不考虑技术授权等复杂问题的前提下,核聚变装置的制造成本也非常高昂,提供百万千万电能动力的建造成本,就达到两百亿人民币以上,再考虑到燃料成本和使用年限等问题,核聚变装置的供能成本,每百万千瓦超过两百五十亿人民币。 这还是不考虑月球更换燃料难度的前提下。 现在的环太阳聚能卫星,每一台能够传输三十万千瓦以上的光能功率,只需要三台就可以提供百万千瓦功率,卫星的制造、发射成本,大概在七十亿人民币左右,后续很快就能下降到六十亿人民币。 一座大型的光能接受装置,最高可以接收两万瓦功率,百万千瓦就需要五十座,每一座的制造成本,大概在一千万人民币左右,五十座就是五亿人民币左右。 压缩单晶硅薄片的成本相对要贵一些,但大致接受百万千万功率,砸下三十个亿也足够了。 每一项仔细的加在一起,利用光能接收转化装置,来制造百万千瓦功率,成本也只有一百多亿人民币,最多也不会超过核聚变装置的一半。 当然了。 光能接收转化技术来充当能源,也有个非常不好的地方,就是装置总重量肯定要比核聚变装置高出很多。 “大概是二十倍?差不多——”赵奕仔细的计算一下,就得出了个预估的数字。 光能接收转化技术需要大量的压缩单晶硅。 这种材料本身就非常的重,大量加在一起的重量,远远的超过了核聚变装置。 如果是在地球上使用,重一些当然没什么,但是用在月球建造基地,重一些也就意味着,需要的‘运送路费’会大大增加。 好在增加的费用,比起‘百亿’单位的成本,也是可以接受的。 当然,一切的前提还是,能够运送大量的装置、物资到月球表面,并且人员能够到月球表面开启工作。 这会是一个持续性的大工程,肯定需要很多的人手。 很多的宇航员? 当然不可能。 “如果想要在月球表面建造基地,首先必须要建立一个人员活动的地方,就需要一个大型的抗压装置,就像是个大房子一样,把东西都罩起来。” “这样就可以让工作人员在里面自由的活动,而不是只能穿着宇航服呆在月球上。” 宇航服当然能够抵抗月球的恶劣环境,可正常人不可能一直穿着宇航服工作,短时间还能够接受,时间太长就不可能了。 所以类似于房子的大型抗压舱,也就是人类能正常生活的区域,才是最为关键的。 “那么研发就有两个方向——” “一个是找出适合的主材料,制造大型抗压舱。” “另外,就是制造出运输功能的太空飞船,可以源源不断的运送物资到月球。” 赵奕做出了决定,还专门写了一份报告,准备回去以后,就召开公司会议进行决策,同时,还找机会和高层领导沟通了一下。 高层领导听到他的计划,顿时惊得张开嘴,好半天都不知道说什么。 建造月球基地? 火星探索任务还没有结束,就已经准备开启宇宙殖民时代了吗? 高层领导感觉有点跟不上思路,但他还能有什么意见? 当然没有。 奕星公司是正常运营的公司,同时他们也是正常的国有控股公司,每一次太空探索的任务工作,也都是和航天局进行合作的。 所以,奕星的太空探索计划,也能算是国内进行的工作,一切技术、任务过程,对高层都是全部公开的,区别在于奕星是市场运营机制。 这也有很大好处。 市场运营机制的公司,都是自己掏钱去做项目的,国内不用掏一分钱,就能够完成高难度的航天任务。 如果拿航天局来做对比,航天局的每一项任务,可都是要很高支出的,用的都是纳税人的钱。 一个是完全不用花钱,还能收上一定的税。 另一个,花了大笔的经费,完全没有任何收益。 在两者之中闭着眼选择,都知道该怎么去选,正因为如此,奕星的太空探索计划,才不会受到任何的限制,甚至还会得到绝对的支持。 现在赵奕说起‘月球基地’的计划,等于说是奕星下一步,就会专心做‘月球基地’项目。 对此,当然是支持了! 到时候,国内可能会多出一片国土?就在月球上! “这算不算开疆拓土啊?”高层领导仔细思考着,都开始期待起来。 于此同时。 火星-1飞船依旧在环绕火星运转,马上就要划入了Z波卫星航道。 伴随着地面指挥的命令,环火星Z波卫星开启航道,火星-1飞船在两秒后,顺利的划入太空航道,并在七秒后成功抵达地球轨道。 当火星-1飞船出现在地球轨道,并被国内空间站的雷达成功捕捉后,航天局的指挥中心顿时欢呼一团。 “成功返回了!” “现在飞船已经回入了轨道,并被空间站的雷达捕捉。” “准备链接!” “通讯链接成功!” 航天局的指挥中心接通了火星-1飞船的控制舱,就看到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