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百九十六章 登陆月球! (第2/2页)
人观察的时候,是粒子形态,不观察的时候,是波的形态。 既是粒子,也是波,便是著名的波粒二象性。 唯物论认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决定意识,而双缝干涉实验却对哲学中的唯物论发起了挑战。 现在赵奕所提出的空子存在和不存在的论调,就和双缝干涉实验以及波动二象性非常相似。 同时,他提出的观点是有一定逻辑的,因为宇宙中自然存在的空间连接极为稀少,就极少存在不同的空子区域相邻或不相邻的问题。 那么定义不参与相关问题的空子,是‘沉寂的空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其他的空子根本不会碰到类似的问题。 谷噹 这并不是被证明存在的,只是对空子假设进行的一个定义,定义却很好的解释了,理论研究中碰到的问题。 “这个说法是可行的。” “我们但是可以这样去理解,同时,我们也可以以此去对空间信道问题做出理论上的解释。” “我们还能思考扩大物质传送比率的问题。” 赵奕的一个‘假设定义’,让其他人都兴奋起来,他们以此为基础开始研究如何去做理论解释,如何去设计接下来要进行的实验。 —— 在理论组不断研究的过程中,月球激励计划也迈出了第一步,运输船成功在宇航局发射中心启航,并在三十三小时后抵达月球。 在运输船抵达月球以后,赵奕就来到了航天局。 运输船去往月球的过程中并不是进行太空穿梭,因为距离非常的短,只有三十万公里,也没有必要使用太空穿梭。 “还有多久啊?”赵奕到了控制中心直接问道。 “二十分钟。” 运输船抵达月球以后,会在半个小时内减速着陆。 这个速度是非常快的。 运输船不同于探测器,本身是有动力系统的,而且可以利用太阳能传输功能激活反重力系统。 在反重力系统的效果下,只要减速达到一定程度,就可以直接降落。 这次登陆月球是面对全球直播,运输船抵达月球快速降落,就引起了全球的舆论一片惊呼。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在抵达月球短短的半个小时,就直接进行着陆,最证明反重力体系做太空探索,是有多么的先进。 一些登陆月球的探测器,想要着陆最少要经过几个小时,大部分还是坠地式的着陆,而运输船如此庞大的体积,却可以安稳的着陆,连一点儿风声都带不起来,给人的感觉就相当先进了。 其他国家拥有反重力技术的机构,也都期待起自家的反重力飞船能够探索其他星球。 这是未来可以实现的,甚至说短期内就能实现,因为他们掌握的反重力技术,也足以做到登路月球。 很快。 运输船安稳抵达了月球,船体的后舱门被打开,好多的材料和设备被牵引着自动运送下去。 大批的材料运到月球上,给人的感觉就像是完成一个大工程。 “看来月球基地计划,可不只是计划,是已经开始执行了呀。” “奕星公司实在太厉害了,直接开始了月球基地的建造。” “现在应该不是见到,只是前期的运输,我看过他们的详细计划,第一步是运送月球基地车,对月球表面进行探索,并找出建立基地的位置。” “月球基地车呢?” 很多人都关心这个问题,但他们能做的只有等待。 在长达两个小时的运送以后,月球基地车终于出现在了视角下,从镜头来看,就能看到基地车上方有两名宇航员。 他们穿着宇航服cao作的月球基地车。 实际上,这次任务有四个宇航员,张文华和邓建负责月球基地任务,而张丽萍和周振则在运输船上,他们的工作就是cao作运输船,把物资送到月球。 然后,运输船就可以返回了。 周振和张丽萍不会登陆月球,他们根本就不会下运输船,整个任务过程中甚至根本都不会穿宇航服,只是在运输船的cao作室内工作。 这主要是因为下了运输船,登陆月球表面,回去以后就会被隔离,担心身体会受到影响。 张文华、邓建,则是cao作月球基地车下了运输船,就开始了月球任务。 当月球基地车开出运输船以后,运输船的后舱门被关闭,随后运输船启动返回地球。 直播的视角内也没有运输船了。 张文华、邓建一起走出了月球基地车,站在基地车的链接设备前,一起面对镜头和旗帜进行合影。 这次合影还包括奕星的品牌标识。 等回到了基地车以后,车子就开始了运作,首先就是展开车身,建立一个小型的舱室,他们就可以在里面活动。 同时,基地车的太阳能传输动力系统被系统。 基地车的太阳能传输动力系统和卫星是不一样的,反倒是和无限动力汽车类似,只不过功率更强,达到了两百千瓦。 这是个相当惊人的数据。 空间站的太阳能动力系统,也不过只有一百多千瓦而已。 两百千瓦的功率,足够支持月球基地运作,并开启内部各种设备。 直播的最后视角,是张文华、邓建回到了舱室内部,正准备脱下宇航服,随后就直接关闭了镜头。 两名宇航员的月球工作,也只是刚刚开始而已,为了节约能源和方便考虑,他们并不会一直和地面进行链接,只是有需要的时候才会进行链接,其他时候只是定时的做汇报。 赵奕参加了整个过程,倒是没什么意外的,只要任务过程没有出现问题,其他就没什么大不了的。 成功,在意料之中。 运输船的任务结束,赵奕并没有直接离开,而是去了宇航员基础训练中心,距离航天局只有几公里的路程。 他是要去看看李仁喆。 李仁喆确定去月球工作以后,赵奕就让他去参加宇航员的训练,到现在,应该已经去了半个月。 半个月的时间,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 赵奕对李仁喆的情况很感兴趣。 宇航员的训练可是很辛苦的,也不知道以李仁喆的身体素质,是否能在训练中坚持下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