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章 (第5/5页)
是这些风杂乱无章,我刚才的那一道风之符,不过是找到了几个节点,将这些风汇聚起来罢了。” 他仿佛认为在做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 峡谷中的风慢慢平息了,但山谷中的风却大了起来。 这时中年人才高兴起来,他站起来,望着下方广阔的山谷,笑道:“大风来了。” 仿佛是在相应中年人的话语一般,整个山谷的都开始沙沙地响了起来,就连天上的几片云,也开始慢慢移动。 少女此时也站了起来,此时她的头发披散着,在风中分成千万根墨丝,在月光的照耀下,她洁白的侧脸看起来像是下入凡尘的月宫仙子。 可她此时不解,在她看来,此时的风远远比不上刚才在峡谷中响起的风。 中年人仿佛能看出少女此时心里的想法,看着下方的山谷,悠悠道:“传说在不知多少万里的海外,有一种名为鲲鹏的鸟,这种鸟巨大无比,拍拍翅膀,就能激起三千里的波浪,凭借着风势,就能来到万里之上的高空。比起这种风来,刚才的那些小风又算的了什么呢。” 少女道:“可这并不是鲲鹏扇起的风。” 中年人笑道:“可我们也不是鲲鹏。” 少女问:“什么意思?” 中年人道:“像鲲鹏那样的庞然巨物,固然需要真正的大风。而人类如同天地中的浮游,沧海中的一粟,又何须用到那样的神风。” 少女道:“但我们要学一次鲲鹏。” 中年人:“我们是要当一次鲲鹏。” “可上幽离这里有六千里。”少女继续道。 “在鲲鹏眼中,那不过是海面上的一点浪花罢了。”中年人毫不在意。 少女缄口不言,此时已经不可能转头离开。 中年人再一次伸出他的右手,开始在空气中挥舞。 这符文似乎比上一次的要复杂的多,花的时间也多得多。 但似乎这对中年人来说如喝水般简单。 他的手指从未离开过那片区域,但符文却像四周不断的扩张。 谁也不知道他的手指舞动的有多快,但能看见的却是,十秒之后,那符文看起来已变成了一张黑色圆形大网。 一张十层楼那么高的符文,密密麻麻的黑色纹路,像一道悬浮在空中,悬浮在悬崖前的巨大的门,风越来越大,而这道仿佛一吹就散的门却从未移动过。 中年人左手抓住少女的手臂,右手还悬浮在空中,指尖连接着那道巨大的符文中央,之间还有一道墨水相连。 他还没完成最后一笔。 少女此时似乎也下好了决心,她朝着中年人的方向,眼神坚决。 中年人爽朗一笑,道:“那我们走了。” 语罢,他画出最后一笔。 一道完整的行之符出现了。 此刻,整个世界似乎都静止了下来,少女耳中的风声一下消失,山谷中刚才还在肆意摇摆着的树木不见了,天上还在漂浮着的云朵停止了,甚至连自己的呼吸都感觉不到,少女眼前只剩下这面符文。 刹那间,这世界动了。 千万条墨痕变成了一条条扭动着的黑蛇,抑或是被惊吓到的鱼群,如一道道离弦之箭,纷纷向外射去。 少女还想再看的真切些,但她眼前的世界却好像一下子被压缩了,好像所有的事物都变成了一条无限细的线。 她感到一阵眩晕,闭上了眼睛。 当她再睁开眼睛时,眼前已经不是那个寒风瑟瑟的月光山谷。 但她看到了一个月亮,一个人生中最大的月亮,明亮清晰,似要将整个天空填满。 从未有人如此接近过月亮。 少女再向下看,却发现无穷无尽的云海在她脚下翻腾起伏。 她几乎要再晕一次。 此刻,大唐境内,万米高空,有人御风而行。 太命山脉的深处。 原始的古老从林中,有一条已经废弃了不知多少年的古路。古路的尽头传来一声马嘶,片刻后,一辆华丽的马车从丛林中冲出。 从林中怎么会有马车? 这马车浑身闪耀着绚丽而柔和的紫光,障碍无数的原始丛林,在这辆马车面前竟如平地,更加令人惊讶的是,马车的所过之处,没有丝毫痕迹留下。 马车的一侧的帘子被拉开,露出一张清秀的青年的脸,他衣着朴素,手上还拿着一卷书,不像是这位华丽的马车的主人,反而像是一位在外的游子。 青年将头略微伸出,透过交织密布的树网,看到天上无尽的云雾,似在有生命般地翻腾。可他的眼中却好像没有那些壮观的云雾,但他却能看见那云雾之上的两个黑点。 他忽然笑道:“御风而行,泠然善也。” 说罢他拉上了帘子,不再看。 北方,汤国,上幽城。 一个身穿白色睡袍的年轻人在朦胧中睁开睡眼。 那是一张让人看着舒适的脸,仿佛随时都能让人放下戒备。 他缓慢地翻了个身,才想叫人,却想起昨晚溺水的事情。 没想到我还是活了下来。 他起了身,却发现他从来没有见过这种房间的布置。 难道我一路随江漂流,然后被路上的人救了, 正在思索着,门忽然被拉开了。门外似乎是个院子,有几棵树和假石,树上还有一朵残存的花,粉色的,弱不禁风,枝干上有些雪雪,看起来这雪好像才刚刚下完不久。 拉开门的是一个长相清秀的侍从,脸上却满是认真,头上还有一顶高高的帽子。那侍从向年轻人鞠了一个躬,年轻人也回礼。 侍从道:“先生,我叫桐子介,逢国君之命前来引你与他相见。” 国君?什么国君? 年轻人迷惑不已,但还是答道:“在下李白,能否请阁下告知此处是何地。” 李白忽然发现自己的嗓音变了许多,一种恐惧的感觉从他内心深处慢慢蔓延。他还想说些什么,但桐子介却先开口了。 桐子介道:“抱歉,这一言难尽,还请先生梳洗打扮一下,随我去见国君,在那里你会知道你想知道的东西。在此之前,无论见到什么都不要惊慌。” 李白冷静下来,道:“我明白了,但还有一个问题,阁下说的国君,是什么国君?” “汤国国君,少喻君。”桐子介一字一顿,缓缓到来。 李白苦笑,他从未听说过有什么汤国,也不知道什么少喻君,更不知道面前这年轻人说的是真是假。 但无论如何,我还活着,李白想。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