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章 局势突变问计少年郎 (第1/2页)
辽省,佘公府。 陈兴亚亲自来到了兴安屯垦公署第三团的团部,他不能,更不敢,使用电话与官瑞玑联络: 以现在的电话通讯技术,以及日本人对现在东北的渗透,在电话里问这些要命的事,还不如直接告诉日本人算了。 从下车就板着脸的陈兴亚,走进团部,发现身后跟了一串的人,不禁皱起眉,他来谈的事情是机密,官瑞玑怎么搞的,带这么多人进来,他是不是还想弄个喇叭,直接对日本人喊出来? 陈兴亚冷声对副官下令: “把不相干的人都带出去,警卫撒到五十米外,任何人不许靠近!” 陈兴亚的副官对着官瑞玑身后几人,做了个“请”的手势: “各位,走吧。” 谁知,几个人竟然纹丝未动,这可就让人非常尴尬了。 这么不识相? 副官也不好用强的,只得向陈兴亚投去请示的目光。 陈兴亚脸上泛起青气,他是奉军的宪兵司令,权力之大,在奉军内部也是数得着的,还从没人敢当面违逆他的命令。官瑞玑这帮屁大的小官,现在都胆上生毛了不成? 眼看陈兴亚要发飙,官瑞玑急忙上前,轻声解说。 陈兴亚听完眼睛瞪圆了,扫视过在场每个人,几乎要吃了官瑞玑般: “你告诉我,他们都是知情人?这些,都是?你咋不把小鬼子也拉进来?我TMD要你有什么用!” 官瑞玑尬笑几声,挥手让陈兴亚副官离开,这才向陈兴亚介绍了每个人。 提及董坤、陆建勋、冷建章等人时,陈兴亚只是微微点头,但谈及马明远时,奉军宪兵司令表情有些怪异: “等会,你说,这小兔崽子,是吉省警务特派员,委任三级?” 看到官瑞玑肯定的点头,陈兴亚变了脸色,嘟囔道: “老汪搞什么鬼,一个毛头小子,也敢派过来蹭资历,开什么玩笑。” 接着,奉军宪兵司令对着马明远一指: “你,出去,这里不需要你!” 屋内所有人都用一种看SB的目光,瞧向陈兴亚,现出“早知如此”的表情来,气氛变得非常诡异。 反而是风暴中心的马明远,并没有挪动地方,微笑着直视着陈兴亚,而后看向官瑞玑。 咳咳—— 干咳两声,官瑞玑急忙凑到陈兴亚身边,压低了声音道: “那个,陈长官,这屋子里所有人,谁出去都可以,唯独马老弟不行,之前抓住李德保,找回三道梁,全是人家马老弟的功劳……” 陈兴亚闻言色变,瞪着官瑞玑: “你说什么,三道梁手表,被你们找到了?” 官瑞玑不明所以,有点发傻的点点头。 陈兴亚一把攥住官瑞玑的胳膊,用力之大,连官瑞玑这老行伍都有些吃受不住,但奉军宪兵司令顾不得这些,急切的追问: “你能确定,是中村小鬼子那块?” 官瑞玑更迷糊了,这有啥不能确定的啊,东西就过了李德保一个人的手,而且,当铺的当票上,把那块精工三道梁的特征写的明明白白,连表盘背后的序号都写的清清楚楚,怎么可能出错? 听完官瑞玑的解说,陈兴亚哈哈大笑,让屋里所有人,包括马明远在内,一时都摸不到头脑。 随即,陈兴亚笑声戛然而止,脸上满是阴霾: “那小鬼子手里的三道梁,是哪来的?” 原来,就在陈兴亚赶来佘公府的这两天时间里,日本人的攻势已经发动起来,首先出动的就是舆论! 在东北,有不少日本人开办的报纸,比如《盛京时报》、《朝鲜日报》、《泰东日报》等等。 就在这两天功夫,这些日资报纸开始大篇幅报道“中村事件”。 有的说: 闻中村震太郎入蒙地携带的烟土和海XX等毐品,为兴安区土匪所杀。 还有的说: 第三团官兵为抢劫烟土和海XX而害人越货,必须把关玉衡枪决抵偿,并着该区赔偿一切损失。 更有离奇的,说: 中村震太郎因为身上携带的毐品,不仅被第三团劫持,更遭到残酷虐杀,割鼻剜眼、切去五肢等等。 这些报道连篇累牍,而且还在追踪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