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二十五章:蒸汽机车试制成功 (第1/2页)
朱元璋往朝鲜送了一道圣旨,这道圣旨没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就是问了问最近朝鲜王怎么样,过的如何? 其实说白了,就是来为之后让朝鲜王出兵做的准备。 朱元璋的这道圣旨送过去之后,朝鲜王肯定是要回复的。 一般这个时候,朝鲜王肯定会说我还行,我还不错,朝鲜还行,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之类的话。 借着这个话茬,朱元璋就可以光明正大的让朝鲜王出兵倭国。 这道圣旨很快就送到了朝鲜王那里,朝鲜王在收到这封圣旨时还非常疑惑,因为他不知道朱元璋为什么会平白无故的给他发一封这样的圣旨。 疑惑归疑惑,但该有的态度,还是要做。 于是,他恭恭敬敬的给朱元璋上了一道折子。 果不其然,朝鲜王在折子当中说自己一切还好,朝鲜一切都好,愿意为大明皇帝效犬马之劳,愿意为大明的藩篱。 收到奏折后,朱元璋又急忙承认起草了一封圣旨。 这封圣旨,主要内容就是让朝鲜王出兵倭国,物资什么不用太担心,有我们大明给你兜底,你尽管放心。 虽然武器装备什么的,可能会收你一定的费用,但你万万不用害怕,我们大明对你肯定没有恶意。 只要你能拿下倭国,上面的东西任你挑选,你可以随便抢随便杀。 你能拿下多大的地方就抢多少东西,只要是你们抢的,一概不会过问。 和这封圣旨一起去的,还有大明的军队,以及大明一部分水师战船。 当这封圣旨来到朝鲜王那里后,朝鲜王的脸扭曲的就像是苦瓜一样。 他没有想到自己对朱元璋的客气之语,竟然被他当了真。 现在让自己攻打倭国,这简直就是让人去死。 最近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积攒下来了一些家底,还没高兴几天,就让自己去打倭国,这不是明摆着消耗自己的家底吗? 朝鲜王也看出了,大明这是在有意削弱自己的实力。 他非常想反对他非常想拒绝,可是现在的港口上,大明的水师战船数不胜数。 不用怀疑,要是自己敢拒绝,恐怕下一刻,这些战船就会翻脸不认人。 拒绝,自己这个朝鲜王的位置肯定不保。同意,让自己跑去和倭国血拼,到头来,伤害全部都是自己。 这一时之间让朝鲜王非常难受,难受归难受,朱元璋给他规定死的时间。 明摆了给他说,你只有两条路可以走。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同意大明的要求,率领着自己的兵马,带着自己很早之前打造出来的船只前往倭国。 朝鲜和倭国之间的争斗很多,朝鲜王自从上台之后,就开始防备海面上的倭国。 他不确信自己有生之年,会不会遭受倭国的袭击。但防患于未然,他必须做出这方面的打算。 他所打造的那些船只,原来没有大明水师的那些船只来的强大,那也足够运兵。 现在的倭国处于南北朝分裂时期,他的这些船只,也不用再害怕什么。 而且当他往倭国运兵时,大明水师甚至还会提供护航,让他们彻底没了后顾之忧。 朱元璋对朝鲜王还算可以,给他们提供了武器,粮食等装备。 虽然这些东西都要钱,可价格也不是多么离谱。再加上朱元璋已经承诺,拿下窝,国粮食,钱财人口都是他朝鲜王的,他也就没有多么抗拒。 朝鲜王毅然悍然的发动了倭国战争,登陆的地点,就是之前被袭击的长崎港。 朱元璋甚至还派出了一支军队协助朝鲜王,这支军队所使用的武器非常精良。 在这支军队的配合之下,朝鲜王很快就拿下了长崎,而且还不断的往倭国内陆进攻。 倭国南朝,抢夺了大明的货物之后,还沉浸在兴奋当中,可这兴奋没有持续多久,朝鲜王的兵马就来了。 他们料到朱元璋肯定不会派遣兵马远渡重洋,但他们万万没有想到,朱元璋竟然做出了这样一个折中的方案。 出兵的朝鲜王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一时间,将他们打懵了。 北边那些人,也敏锐的发现了这个动向,他们派出了大量的兵马,开始进一步加大对南朝的进攻。 这让本就独木难支的南朝局势,一下子变得危急起来。 在内忧外患之下,南朝终于崩溃,被北朝合并。 历史上的南北朝合并,提前了几十年的时间。 …… 不知不觉间,已经是洪武二十七年,时间一晃,已经过去了三个年头。 倭国的战事已经结束,朝鲜王倒是个狠角色,靠着大明的支持,硬是将长崎港以及原本萨摩藩的地方,硬生生从倭国的嘴里撬了过来。 明面上,这里都是朝鲜王的地方,那也仅仅是明面上罢了。 这里的驻军,全部都是明军,港口上面航行的船只,基本上也都是从大明过来的商船。 护航的大明水师舰队,在这里也修建了军港。 说一句难听的,这里的朝鲜人,甚至都超不过两个巴掌。 现在的倭国已经统一了,是由北朝控制。 国家是同意了,但是他们的地盘,却没有完全统一。 大明利用朝鲜,也终于登上了倭国。 陈松制定了疯狂的贸易进攻,对倭国输入大量的便宜的棉布粮食等物,重重的冲击了倭国的手工业从业者。 洪武二十七年八月十三,陈松走进了新学学堂。 昨天,孙智淼派人给陈松传了个消息,说蒸汽机车现在已经研制成功,让陈松今天过来视察。 陈松刚刚走进学学堂,就被专门的人带到了蒸汽机研究所刚刚开辟出来的cao场上。 这个cao场非常巨大,足足有五六个后世足球场那么大。 这是新学学堂隔壁的地方,本来这个地方并不属于新学学堂,后来被朱元璋全部划给了新学学堂。 来到这个cao场上,陈松看到了一个大家伙。 这是一个非常成熟的蒸汽机车,和之前陈松给孙智淼他们讲解的那个蒸汽机车可以说一模一样。 cao场中间有一条笔直的铁路,因为距离有限,所以铁路并没有多长。 在铁路的尽头,蒸汽机车静静的竖立在那里。 顶端有一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