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四五章赘婿 (第1/9页)
李二陛下也知道,开始自己让众人举荐青雀和雉奴的时候。 驸马确实不好出言。 因为那个时候他的一言一行,都会成为日后别人口中的把柄。 毕竟稚奴是他的妹夫,果果是他的亲meimei。 当时驸马保持沉默,是最明智的选择。 可是,如今在李承乾流放的问题上,李二陛下非常想听听林然的意见。 毕竟整个御书房里,真正能在大事上给他拿主意的,非林然莫属。 御书房内,所有的眼睛都注视在林然的身上。 刚刚众人都已经提议了。 什么高句丽,什么土谷浑,什么岭南,什么土番··· 无一不是极其遥远,而且不是很富庶的地方。 可见,众人也多少有点痛打落水狗的意思。 现实里也是人之常情。 你已经完蛋了,不行了,我不痛打你几下怎么行? 没有落井下石,都已经算是非常给你面子了。 林然知道自己必须开口了,不说不行了。 正好如今设计院需要帮手。 而李淳风无疑是最好的帮手。 而且那片岛国,也委实不错。 是个很适合李承乾,前往修身养性的地方。 于是,林然开口说道。 “陛下,臣以为,可让太子去岛国任王,哪里物产丰富,资源众多。” “而且,臣的设计院也需要李淳风回来协助,实在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林然的话,让李二陛下面露喜色。 他深深的点点头。 “如此,就这么决定吧。一个月后,朕会让他秘密出海。” “然后朕会布告天下,太子得了重疾,不易再担任太子。” “择吉日,让雉奴入驻东宫。” 李二陛下的安排,众人皆无异议。 而且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 不过这李承乾,怕是一辈子也休想再回来了。 此时的李承乾还不知道,御书房所发生的一切。 而且自以为,父皇和母后并不知道,这一切都是自己主使的。 当晚,太子妃便被草草的下葬了。 她当然没有资格下葬在皇陵里。 苏家闻言自己女儿的恶行,简直是五雷轰顶啊。 若不是陛下开恩和天下王求情,自己这一家就全完了。 李承乾也在葬礼前,掉下几滴鳄鱼的眼泪。 多年的夫妻之情,没有一点感情,那是不可能的。 再怎么说,这也是自己的第一个女人。 而且还为自己诞下一双儿女。 没有功劳也有苦劳。 聚客楼的客栈里,裴行俭在焦急而紧张中,等待着科举的消息。 对于这次考试,他是胸有成竹的。 若不是有那笑笑郡主的策论,也许他还没有这么大的把握。 如今只是等待自己究竟是甲榜,还是乙榜的问题。 毕竟这关乎着自己,最终能不能见到笑笑郡主。 “公子,不知公子此番科举有几分把握。” 裴行俭的屋门被推开,进来的是四季酒楼送酒菜的伙计。 “裴某不敢妄言,此次把握还是有九成的。” 裴行俭开心的开口回答道。 “那小的就提前恭喜公子了。” 伙计将酒菜放下,便立即离开了。 此时程处雪正在客栈外,等待伙计的回复呢。 “你怎么这么磨蹭,问个事情,半天不出来,真是急死本姑娘了。” “快点告诉本姑娘,结果如何?” 程处雪,完美的继承了老程家的火爆小脾气。 嘟嘟着一张嘴巴,睁着一双大眼。 若不是身着女装,很难让人相信这是一位未出阁的少女。 “小姐,小的问过裴公子了,他说有九成把握。” 伙计高兴的开口回答道。 “九成把握,好了。本小姐知道了,这就去转告郡主去。” “好好安慰安慰,郡主那颗提心吊胆的小心脏。” 处雪蹦蹦哒哒的坐上马车离开了。 太极宫显德殿里。 李二陛下虽然昨夜和十几位重臣聊到很晚。 而且还去了立政殿,一直和观音婢聊道深夜子时。 不过因为如今早朝制度的改革,所以睡眠还是很充足的。 没有多少人知道,皇宫里发生的事情。 知道的人都被李二陛下,下达了封口令,也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今年的科举已经结束,可有上好的考卷让朕一观。” 李二陛下将目光看向了礼部尚书。 所谓上好的考卷,自然是指他亲自让礼部尚书,修改的策论试题。 “陛下,确实有几份不错的考卷,尤其以这份最为精彩。” “还请陛下过目。” 李二陛下点点头。 身边的内侍立即走下朝堂。 将礼部尚书手中的考卷接了过来。 内侍将考卷恭敬的放到陛下的御案上,而且仔细的铺展开来。 李二陛下先看了一下考生的名字。 好家伙,他的眼睛瞬间便亮了起来。 本身李二就是个书法功底,非常不错的帝王。 不说是书法大家,最起码也是那种略有小成之人。 可是这张考卷的考生一比,那就是小巫见大巫了。 仅仅是这字迹,就给李二留下了极好而深刻的印象。 于是李二陛下仔细的往考卷上看去。 自然重点是看策论的试题。 “陛下派兵马大元帅率领我大唐精兵五十万,历时五年有余,为我大唐开疆扩土无数,最终手刃仇敌···作为一名大唐的年轻学子,深深的为大唐出征的将士们而感动啊。” “他们抛头颅,洒热血,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孤单和寂寞。以野草充饥,以雪水解渴。谱写了一曲大唐的军魂热血之歌。” “普天之下莫非唐土,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学生只盼有一日,能手持刀剑,与将士们并肩作战。” “为大唐,为陛下,为百姓们,守护好我大唐的每一寸土地。” “······” 这是裴行俭所写的对大唐远征军的感想。 李二陛下看后非常满意。 朝堂正是需要这样有热血,有活力,敢拼敢冲的年轻血液。 然后他继续往策论题上看去,若是你身为远征军的一员,应该怎么办? 李二陛下是越看越欢喜啊。 此人不但在考卷上慷慨激昂,而且还阐述了轮调制度的想法。 这与驸马所建议的轮调制度,如出一辙。 人才啊,真他娘的是个人才啊。 大唐如今是江上广阔,人才辈出啊。 虽然自己家发生了让人非常痛心的事情,可是并不影响,李二爱才惜才的决心。 “好,很好,非常好。” 李二陛下又看了其他考题,无不是回答的非常完美。 “陛下,这里还有两份试卷。臣以为这三人可位列三甲。” 礼部尚书开口启奏道。 “将那二人的试卷给朕呈上来。” 内侍将两份试卷呈上。 因为有了第一份试卷,先入为主的思想作祟。 李二陛下对这两份试卷,明显有了挑剔的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