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回 尽忠报国心上刀 忍忍忍忍忍忍忍 (第5/6页)
修胡铨等,或被罢官,或被贬谪;连支持议和的赵鼎也因不同意金人的划界条款而被罢相。十二月二十七日,秦桧以宰相身份代表宋高宗赵构跪在金使脚下,答应取消宋国号,作金的藩属,并每年贡奉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南宋与金的第一次和议达成。绍兴九年(1139年)正月,宋廷宣布大赦天下,以庆贺“和议“的成功。 -------------------------- 忍六:((1140年,37岁)冒祸族大罪,违抗班师圣旨,连胜逼金兀术北逃 金南侵、宋北伐,赵构令班师,李若虚、岳飞矫诏,连战连捷,逼金兀术北逃: 绍兴九年(1139年、金天眷二年)秋,完颜兀术、完颜斡本(汉名宗干)等人发动政变,杀死主和的完颜挞懒等人,完颜兀术进拜都元帅、兼领行台尚书省,成为金朝新的掌权者。绍兴十年(1140年)五月,完颜兀术亲统十万大军,南侵。赵构和秦桧迫于形势,只得改变态度,令诸将迎击金军;又声讨金都元帅兀术,颁布赏格;宋廷继而于六月一日命三大宣抚使韩世忠、张俊、岳飞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之衔,分别晋封太保、少师、少保。赵构又命岳家军火速支持顺昌,并表示允许岳飞举兵北伐,收复失地。局势稍有稳定时,赵构却又命时任司农少卿的李若虚向岳飞传达诏命,谕岳飞“兵不可轻动,宜且班师”。六月下旬,李若虚赶到已开至德安府(湖北安陆)的岳飞军中传达旨意。岳飞向李若虚陈述他恢复中原的谋略,李若虚素主抗金,又原是岳飞宣抚司中参议官,遂不顾矫诏之罪,主动支持岳飞北伐。 在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岳飞所部和由他联络的各地忠义民兵,对完颜兀术盘踞的东京已形成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六面包围。随着被收复失地的不断增多,岳家军不得不分散兵力来守御新占领的地区。而韩世忠、吴璘等军都与金军相持不下,无法直接配合岳家军;张俊则在闰六月底收复宿州和亳州之后就匆匆班师;刘锜在顺昌战胜后,一直屯驻顺昌,既不进击,也不奉宋廷诏命南撤。岳家军北伐主力面临着孤军深入的危险,岳飞只得放缓攻势,将兵力逐渐收拢于郾城县(河南漯河市郾城区)—颍昌府一线,又接连上奏宋廷请求支持,“伏望速降指挥,火速并进[228]”,但一直未能盼到援军。 完颜兀术得知驻扎在郾城的岳飞兵马不多,用骑兵一万五千人直扑郾城,企图一举消灭岳家军的指挥中枢。七月初八日,完颜兀术与龙虎大王完颜突合速、盖天大王完颜赛里(汉名宗贤)等,率领金军在郾城北与岳家军对阵。完颜兀术用“铁浮图”为主力,正面进攻,左右翼又辅之以“拐子马”,都是金军的精锐部队。岳飞令其子岳云率领约八千余背嵬军和游奕军骑兵迎战,采取“或角其前,或掎其侧”的战术对付“拐子马”,又选派精壮步卒手持麻扎刀、提刀、大斧之类兵器,专劈“铁浮图”的马足,使“铁浮图”失去威力。岳家军将士与金军“手拽厮劈”,血战数十个回合,自下午申时杀到天黑,金兵尸横满野,终于溃败逃走。[229-231] 初十日,金兵再犯郾城,岳飞在城北的五里店再一次大败金军。[232]这时,完颜兀术又调集了十二万大军屯于临颍县。十三日,杨再兴率三百骑兵出巡,在临颍县南的小商桥猝遇完颜兀术的大军,杨再兴率部众殊死奋战,竟杀死了金兵二千多人,其中包括一百多名军官,杨再兴与所部全部英勇战死。第二天,张宪率兵再战,金兵只好退出临颍。[233] 郾城之战后,金人不甘失败,七月十四日,完颜兀术率十万步兵和三万骑兵攻颍昌。王贵、岳云分率精骑与金军战于颍昌城西。岳云以八百背嵬骑兵作正面攻击,步兵分左、右两翼,以抗金军骑兵。颍昌之战中,岳家军“无一人肯回顾”,杀得“人为血人,马为血马”[234],大败金军。斩金军五千余人,其中包括完颜兀术的女婿万夫长夏金吾;俘士卒二千余人、将官七十八人,并获马三千余匹。[235-237] 完颜兀术退还开封,接连的失利使他哀叹:“我起北方以来,未有如今日屦见挫衄!”金军大将韩常也不愿再战,派密使向岳飞请降。[238]岳飞为大河南北频传的捷报所鼓舞,他对部属说:“今次杀金人,直到黄龙府(吉林农安),当与诸君痛饮!”[239-240] 岳家军全线进击,包围开封。七月十八日,张宪与徐庆、李山等诸统制从临颍县率主力往东北方向进发,又击败五千金军,追击十五里。[241]同时,王贵自颍昌府发兵,牛皋也率领左军进军。 完颜兀术以十万大军驻扎于开封西南四十五宋里的朱仙镇,希图再次负隅顽抗。岳家军北上距离朱仙镇四十五宋里的尉氏县驻营,作为“制胜之地”[242]。岳家军前哨的五百背嵬铁骑抵达朱仙镇,双方一次交锋,金军即全军奔溃。[243]完颜兀术最后只剩下一条路,放弃开封府,准备渡河北遁。 (1140年,37岁)一天十二道金牌,十年功废: 完颜兀术正准备渡过黄河的时候,有个北宋时的太学生却要求进见,对他说:“太子毋走!京城可守也!岳少保且退矣!”完颜兀术忙问:“岳少保以五百骑破吾精兵十万,京师中外日夜望其来,何谓可守?”太学生说:“不然,自古未有权臣在内,而大将能立功于外者!以愚观之,岳少保祸且不免,况欲成功乎?”[218]完颜兀术经此人提醒后,决定暂不过河。 七月十八日,第一道班师诏送达。岳飞鉴于当时完胜的战局,上书争辩。约在七月二十一日,岳飞却在一天之内接连收到十二道用金字牌递发的班师诏,诏旨措辞严峻:命大军即刻班师,岳飞本人去临安朝见。 岳飞接到如此荒唐的命令,愤惋泣下:“臣十年之力,废于一旦!非臣不称职,权臣秦桧实误陛下也。[248]”然而在朝廷高压钳制之下,岳飞不得不下令班师。百姓闻讯拦阻在岳飞的马前,哭诉说担心受金兵报复:“我等戴香盆、运粮草以迎官军,金人悉知之。相公去,我辈无噍类矣。”岳飞无奈,含泪取诏书出示众人,说:“吾不得擅留。”于是哭声震野。大军撤至蔡州时,又有成百上千的人拥到衙门内外,一名进士率众人向岳飞叩头说:“某等沦陷腥膻,将逾一纪(十二年)。伏闻宣相整军北来,志在恢复,某等跂望车马之音,以日为岁。今先声所至,故疆渐复,丑虏兽奔,民方室家胥庆,以谓幸脱左衽。忽闻宣相班师,诚所未谕,宣相纵不以中原赤子为心,其亦忍弃垂成之功耶?”岳飞又以班师诏出示众人,大家都失声痛哭。岳飞最终决定留军五日,以掩护当地百姓迁移襄汉。[249] 大军班师鄂州,岳飞则往临安朝见。北方忠义军孤掌难鸣,完颜兀术回到开封,整军弹压,又攻取了被宋军收复的河南地区。岳飞在班师途中得知噩耗,不由仰天悲叹:“所得诸郡,一旦都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48]”岳飞回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