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四七 青天高三尺! (第2/2页)
干什么?根本花不出去的!” 但林峰表现得更加理直气壮: “是花不出去。可要么我们收下这堆没用的纸钞;要么我们以抗税名义往府衙大狱里塞进几十上百号人——还要管他们的饭;再或者干脆逼几个户主上吊。让他们本来还称得上小康的家庭就此破碎——换了你你能怎么选?” “呃……” 老解立即没话说了。过了一会儿才小声道: “那还不如干脆免掉算了。搞这种形式主义有啥意 “这种形式主义还真不能免。如果一家可以免税。那其他类似家庭岂不是都可以这是第一次收税。哪怕仅仅确立一个形式。也是有其必要的。” ——正是秉承了这种观念。庞雨和林峰才一再叮嘱那些办事小吏:只要有东西交上来就行。在数量上要求比较严格。但对于农民们具体交什么。其实不必太强求。 今年他们可以随便交点东西糊弄过去。可明年。后年呢?……先把依法纳税的规矩确立下来。一两年以后。农民们自然会有东西交。在这方面。穿越众们还是挺自信的。 ——真要是占领了一两年以后。治下老百姓还是这么穷得叮当响。那他们也没脸来收这个税啊。 吵吵嚷嚷看完了他们的收获物。大伙兴致都还挺高的。只有敖萨扬不太开心——台湾仔负责绿区管理。他一向很讲究整洁地。而现在整个仓库大院里都是乌烟瘴气。一片混乱。 “哎。那间仓库堆过鱼干以后什么都不能放啦……院子里的绿化也完蛋了……我说你们什么时候才能把这些东西都清出去?我可不想整天生活在猪圈里!” 这边大伙儿正在闹腾的时候。忽然有卫兵来报说——外面有人送来了一块牌匾。让大伙儿又是一愣。
为官一任。造福一方——虽说实际上多半是祸害一方。但大多数县太爷。只要不是搞离任时万民伞。万民匾之类面子工程还是要做一做的。只不过穿越众可从来没想过自家也能得这个——阎王大夫石亦生倒是经常能收到这类东西。但这是因为他地医术。跟政治无关。 就算要送。也不该是挑在这时候送来吧?只不过当那块匾额被送进来之后。大家才发现这匾送得到正是针对当前——牌匾上书五个大字: “青天高三尺”! “啧啧啧啧……” 庞雨绕着那匾额转了两圈。嘿嘿冷笑: “想不到以前在《笑林广记》上看到的故事当真会在这里出现。还真把我们当文盲啦?” “这匾谁送的?” 解席等人则是脸色铁青。先前他们自己内部互相谈论时。倒是曾经开玩笑说这次把琼州府的地皮给刮了三尺下去。不过有外人胆敢这样讥讽。那当然不能轻轻放过。 “是本府一个姓吴的秀才亲自送来。此人仗着家里有几个小钱。素来好言多事。” 护兵是本地人。对当地人情还挺熟悉。众人听了之后都是摇头。 “上门打脸。却连件马甲都不披……当真觉得自己智商高很彪悍么?” 有人建议反送他一块“竹苞”匾额意思意思算了。但庞雨等人却不愿花这冤枉钱。虽然只是小钱——王记棺材铺现们打最低折扣价。但勤俭节约的精神不能丢么! 于是他们直接把这块匾扔到了王璞那里——自打州府学官跑掉以后。他这个正宗进士也顺带管理本地的读书人。让他给看着办好了。 事实证明。大明王朝虽然不象后来清王朝搞文字狱那么厉害。但东林高手王介山本身就是玩文字起家地。对于这种小把戏自是轻松看破。不过他可没兴趣跟那酸秀才玩什么遮遮掩掩。含沙射影的文字游戏。直截了当给判了个“无事生非。有辱斯文”罪名。四十小竹板。扒了裤子当庭打。 噼里啪啦一通热闹之后。吴某人趴在那块匾上被家里仆人抬了回去。屁股红肿不堪。一路上只能高高撅着。连块布都盖不上……着实被街头巷尾老百姓们狠狠笑话了一通。 斗争经验不足……大明王朝没有匿名论坛的坏处啊。 对于诸位读者朋友的厚爱。只能说感谢。 本来应该多发一些文章的。但最近这段时间真得很忙。大学里面开学么。我只能尽量保持原来地更新速度。九月份是每逢单日更新。有催更票的同学们请注意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