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七 代言人 (第2/2页)
还摸 册子来做笔记。这一聊就聊到半夜,到最后林峰实找个理由去睡觉了,王璞却还坐在那儿,口中念念有词的一边研究一边记录…… 自打那次之后,王璞就经常去找林峰请教关于“经济之学”的问,而且还经常拿大明朝地状况来同这边相比较,林峰对此倒并不藏私,乐得有个人能跟他谈谈说说。不过,对于王璞的那点小心思,他也毫不留情地予以了否定: “我知道你的想法,王大人。不过经济学这种理论,是研究一个社会群体地行为。其前提条件是这个群体中的大部分人都能够作出比较理性的选择。而明帝国……说老实话,我不认为我学的经济理论能对大明王朝有效。” “是这样么……” 王璞果然有一度变得很失望,但很快他就摆脱了这种消极情绪,又继续开始努力钻研。 “无论有没有用,多学一些总是没坏处的。我辈读书之人白穷经,日夜琢磨圣人微言大意,不就是为了追求这治理天下的道理么。既然你们这些海外异乡之人精通此术,我若不学,岂不是入宝山却空手而回?” 抱着这样的想法,王璞反而学习的愈用心。他不但向林峰请教,对于李老教授,庞雨阿德等人,在政策上有看不懂的地方也去提问,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狂热地步。 ………… “我想我们恐怕正在给大明帝国培养一个经济学家……或说,一个对于经济学概念有系统了解地官僚。” 在一次内部会议上,林峰这样评论道。
“如果他将来能回到明朝官场,并且掌握权力的话,也许真会给大明王朝带来很大改变也说不定。” “不可能的,明帝国的官场……哼哼,连张居正那样圆滑聪明的人都没好下场,更不用说王璞这种书呆子,他根本不会有上位的机会。” 阿德对此压根儿不在意,但庞雨却提出了某种可能性: “光凭他自己当然是不可能,但假如有一个团体……比方说我们,在背后支持他呢?” 会议室里的空气瞬间凝固了,过了好一阵子,才听到阿德犹豫的声音: “你的意思是说?我们扶持一个代言人?” “不错,虽然现在谈这个有点早,但我想,我们迟早会需要代言人的,因为我们本身永远不可能真正融入到明朝地官场中去。寻求代言的话,没有人比他更合适了出身进士底子,文凭足够硬;东林党人,将来人脉也不少;而最重要一点既然他主动找上我们学习经济和政治理论,说明他已经理解,并且愿意接受我们的文化。这样地人如果能够在明政府中爬到一个比较高的位置,对我们肯定是有好处的。” 阿德耸耸肩,脸上表情明显有些不以为然,但也没说反对的话,只是看向老李教授。 因为大多数人都在外面,这次不过是碰头会,互相通报消息而已,谈不上做决议。所以老李教授也没着急下判断,反而先问道: “他最近和大陆那边联系地怎么样?” 自从上次谈话后,王璞果然写了几份报告公文到海峡对岸去,当然这些公文每一份都让这边先看过。最初几份文书全是非常公式化的报告。身为州府推官,理应向上级报告的刑名,律政等方面内容,没有一点废话,也让人挑不出任何毛病。 而之后的几篇,借着介绍案情,王璞开始写一些有关琼州府风土民情的东西,其中很多当然是短毛来了之后才生的好变化,都是实话实说,那批回去地锦衣卫使完全可以证明,所以即使海峡对面,也不好说他在为短毛唱赞歌。 “现在还没收到任何回音,不知效果如何。不过这是很聪明的作法,他在这方面倒是诚心帮我们没错。” 阿德负责审看那些文书,同时也借此判断王璞为他们办事的态度。听他作出了正面的评价,老教授才点点头: “那么,代言人的事情,先作为一种可能性加以考虑吧。现在考虑这个还为时过早,将来具体怎么cao作,还要视我们与明王朝地关系而定。” 然而等到会议快要结束的时候,林峰忽然又插了一句: “其实真正要让王璞掌权,我不知道对于大明王朝是好事还是坏事。” “噢?” 面对大家问的目光,林峰又解释道: “王璞对于政府控制和计划经济地内容相当着迷,却很轻视市场调节理论。如果按照他的构想……你们能想象:一个搞计划经济地大明帝国是什么样吗?” -- 打劫!抢票!(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章节更多,支持&泡书吧&!)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