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39章:广州明初三大古迹 (第1/2页)
直到参观结束,从白槿他们的口中,苏亦才知道他们口中的陈教授,就是中大历史系的陈胜粦教授。 现任中大历史系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嗯,也就是未来的系主任人选了。 要是苏亦真是中大的学生,那他在历史系的路就走宽了。 奈何。 他不是。 不过自己跟中大交集似乎越来越多了。 挺好。 所以,最后苏亦还是让沈明帮他跟白槿四人来一张合照。 顺便留下对方的地址,说是洗出照片后,给她们寄过去。 搁后世,这一招有点类似于加微信发照片。 妥妥的套路。 然而,苏亦就是套路。 这年头中大的学生,都是人才。 这种人才,认识再多都不嫌多。 更不要说,白槿还是一个穿着白色裙子的漂亮女生。 这点也很重要。 这年头,夏天敢穿裙子,露出美(脚)腿(踝)的女生,何其的前卫何其的时尚。 沈明对于他那么容易就获得白槿的联系方式,也是一脸诧异。 回去的路上,沈明一直感慨,“当初,我要是会这一招,也不至于现在还光棍。” 苏亦笑,“前提是你得有照相机。” 摸着手中的宝贝疙瘩,沈明也就释然了。 “我要是北大的,或者是研究生,还愁没对象吗?” 沈明一脸过来人的口吻,“你小子就太早熟了,15岁嘴角的绒毛还没褪,就知道找靓女了。要不得,要不得。” 苏亦不理会他的打趣,问,“沈哥,明天还有时间陪我跑吗?” 沈明说,“没有也要有,谁让你是咱们省博的宝贝疙瘩呢,再说,省内这些年都在做大规模的文物普查,这个工作咱们省博也需要做,恰好你来了承担这个工作,要真出成果了,高副馆长还不得乐坏了。” 十年过去,全国文物保护工作也开始恢复正轨,广东也开始重视文保工作,地下的墓葬要挖,地上的文物也要保护,地上地下,齐头并进。 然而,人力有限,像苏亦这样的免费劳力,再多也不嫌多。 说着,沈明还跟苏亦说一些内幕,“当年,省哲学社科所条件有限,只好裁掉考古组,杨主任跟老吴一样,都是那个时候调入省博的,除此之外,还有黄玉质以及莫天景两位老师。当年,咱们工作队还属于文物组,嗯,现在文物组也拆分为文物工作队跟保管部,一个是管发掘的,一个管馆藏的。” “不过,因为咱们省博的研究人员有限,遇到大型发掘现场人员都是互相抽调,而且,发掘物品被运回省博,修复的时候,通常都是需要合作的,估计忙完这一阵,你也应该要接触文物修复了。” 苏亦点头,“那先把手头上的事情给做完吧。” 沈明问,“你明天还打算跑哪几个地方?” 苏亦拿出调查攻略,“镇海楼、古城墙、五仙观,岭南第一楼、光孝寺、六榕寺塔、这些都要去,有时间的话,可以去莲花山古采石场看一看,一会回去咱们再弄一个线路图,尽量在一两天内,把这些地方给走访完。” 沈明说,“除了莲花山采石场之外,剩下的这些都是寺庙古建,小伙子你的选择很有目的性啊。” 苏亦笑,“主要还是古建,以及寺庙建筑,这些应该是我未来的研究方向了,如果有石窟寺的话,就更好了。” 沈明摇头,“咱岭南石窟寺好像不多,不过听说黄埔那边有个佛迹洞,你要不要过去?” 苏亦摇头,“算了,未来有时间再做一个专项调查吧,据我所知,咱们岭南石窟寺是有的,不过没有北方的出名,以后暑假了,可以做一个调查报告,现在嘛,先走访一下广州城内的古迹。” 所以接下来的几天,在沈明的带领下,苏亦几乎走遍了光孝寺、莲花山古采石场、明代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