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二章:以诗镇江水 (第1/2页)
,一切从鹿妖开始 师爷来到了刚修成的陈江祠旁。 如今已经刷完了桐油,有些刺鼻,还招来了不少苍蝇,按理说早该交工了,但又因为龙君像的事一直耽搁到了现在。 师爷迈步走进祠中,见那堂上龙君像,威武宏伟,与那画像画的一模一样,但却只是空有其表,没有其神。 说到底还是石像,不是龙君…… “能刻成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 师爷叹了一声,说到底那画像是‘活’的,但这石头本身就是死物,又怎么能活过来,除非是有神仙手段。 他又逛了一遍,满意的点了点头,道了一句:“不错。” 陈江祠的一边离江边很近,他站在祠前抬眼一看,却是见那江口出聚集了许多人。 莫非是发生了什么事? 师爷眉头一皱,迈开步子走了过去。 “再往前半寸!” “退一点……” 只见数人拖着一块巨石正在调整方位。 “这是在做什么?”师爷皱眉问道。 有人认出了师爷来,衙门办案师爷常在,也混了个脸熟,连忙上前道:“沁园书院学子,见过师爷。” 师爷摆手道:“不必客气,话说,你们搬这么块石头过来做什么?” “这是文老吩咐下来的事,前些日子江宁诗会出半阙绝世诗篇,而那作诗之人却没留下名字,只是让我们把这首诗刻在江口,这不……” 师爷问道:“跟衙门报备了吗?” 那人迟疑了一下,说道:“师爷难道不知…知府老爷已经答应下来了。” “那就没事了。” 师爷点了点头,说道:“我这些日子在忙公事,衙门里的事情知道得少。” “原来是这样吗。” “天热得打紧,不如师爷与老夫还是到树下歇会凉的好,就先让这些学子们办着,总得练练才是。” “有理。” 此人是沁园书院的诗文先生,倒也不算是多有学识,但年轻时也考过几次,诗才尚可,但笔试却是不行,后来也是因为得前院书院的院长赏识,便收下做了诗文先生。 师爷是个俗人,便坐在了树下也没这么讲究。 师爷看着那搬石头的学子,不由得问道:“究竟是什么诗文,竟能让你们书院学子亲自cao办?” 要知道,沁园书院可是江宁府一等一的书院,在这大乾也颇有名声,连官家都出口赞赏过。 诗文先生笑了笑,说道:“师爷一会就知道了。” “你还卖关子,不痛快。”师爷摇头叹了一声。 “那便拿其中一句来说吧。” 诗文先生抚胡,开口朗道:“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可够?” 师爷明显的愣了一下。 若是让他插科打诨他还在行,但若是论品诗,他还是一窍不通,但就算如此,听到这一句诗时,他也难免一愣。 这一句诗,当真美如画。 师爷回过神来,思索一翻后,却是说道:“诗是好诗,但若是放在江口,有些不合规矩。” 修建陈江祠乃是为了镇压水运,而这诗完全就是写景,虽说是极好,但怎么看都不合规矩。 诗文先生笑着说道:“师爷放心,后面还有,既是在陈江口,自然要镇水运,不然知府大人也不会就这么答应下来。” “全篇念给我听听。”师爷道。 诗文先生却是摇头叹道:“只有半阙。” “怎么?” “作诗的人只留下了半阙。” “你们就不知道补上?” 诗文先生也是心中郁闷,这般绝句,却只得半阙。 这些日来他苦思冥想,都不敢动笔补上着半阙,只道是望而生畏。 师爷见他不答,接着问道:“你们院长呢?不都说文老诗才可比秦公,就未曾试试?” “不是不会,是不敢。”诗文先生叹道:“就是方才与师爷说的那一句,谁敢来补上这半阙?” 师爷顿了一下,点头道:“你这么一说,也有道理。” 他不懂,但也知道这诗的厉害。 他更是好奇这半阙都是什么了,竟能让整个江宁府都没人敢去补上这半阙。 “那是谁作的诗?”师爷问道。 “这半阙诗文,是诗会时一位老者递上来的,但他却说此诗是他人所作,究竟是谁,我们也不知道。” “你们就没问?” 诗文先生摊手道:“倒是想问,但谁知道那老者是位高人,在场文人学子数百,没一个追上他的步伐的。” 师爷张了张嘴,说道:“搞不懂你们这些写文章的。” “师爷不也是写文章的?” “我以前可是勾栏的伙计,你与我说这些。” “那也是师爷。” 师爷摆手,他也没把自己放的有多高,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知道这一切是有多么的来之不易。 “差点被你绕过去了,诗文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