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033章:看地基  (第1/1页)
    为了避免闲言碎语,姜漪就请李工做个主,请村里几个手脚麻利,活干得漂亮的砌墙师傅过来。    李工爽快的答应了下来。    由李工说话,姜漪放心了很多。    瓦片用到的地方并不多,砖头也不会使用得太大,青砖加上河道上拾来的那些硬石,足够了。    多数的地方还是需要到木材。    上午商量好材料,又由李工去跟人说一声,明天直接将需要的材料运过来。    很多事都由李工去开口,姜漪都有些不好意思了。    要不是这具身体的原主是个会惹事生非的,她也不至于躲成这样。    下午姜漪就背着竹篓和陈浮生进了竹林。    砍了好些老竹,截成一截一截的背回家。    陈浮生好奇她又砍竹子做什么。    等她将一块块的竹子砍下来,又削成了一个大钉子的形状,他隐约间明白了过来。    看她削成的形状,陈浮生也跟着一起削。    两人足足削了两个时辰。    “先烧一下,再上锅炒。”    “炒?”    他以为自己听错了。    “炒后再煮一遍,我还特地拔了些防腐的草回来一起煮,煮过后再晒……这些还是有点少了,我们就边造边削。暂时先准备这几百……哦,这是竹钉,也就是楔钉。等会儿我弄点闩钉……”    姜漪解释了句给陈浮生听。    陈浮生了然的点头。    “我们也没建多大的房子,不会耽误得太久,也不用看什么大日子动工,这事我和李工已经商量过了,请大满村的地理师傅过来瞧一眼就好。选一个最好的日子动土,我们自家建住房,也不用上书官府省了好些麻烦。到时候让村长过来一趟,大家吃个饭,你觉得这样安排还行吗?”    “你来安排就好。”    陈浮生没有意见。    “村长那里你去说?”姜漪也是想到了王书文,怕他又有什么误会。    “明天我过去,”陈浮生答应了下来。    虽然只是盖两间屋子,可动静也不小,大满村的人都知道了这儿有活干,都过来询问,甚至有些人扯住了孟桂芝他们硬要个活儿做。    孟桂芝是个有些抠搜的人,哪里肯让家里花钱把这些闲人招来。    后来又说只要木工,大满村里也就只有李工算是木工大师傅,村里满打满算也就四五人。    而这些人刚好被李工叫了过去。    不是大工程,要不了几个人。    听说给的工钱还不少,可把那些没活做的给眼红了!    第二天,陈浮生就去了村长家。    村长还是拎得清轻重,没把姜漪的事和正事混为一谈。    在过来的路上又碰上了李工和看地理的师傅,于是大伙儿就一起到了陈浮生家。    姜良知道女儿要请人看地理,又请村长,早早就将手里的活儿交代给姜平,人就匆匆赶了过来。    进门看到女儿在厨房里忙活,惊得下巴都要掉地上了。    “漪儿,你这是在干什么?”    “煮竹钉子。”    “这……是什么?”    姜良好奇的凑了上去。    “爹,您怎么过来了?这两天不是要农忙吗?”    “爹就过来看看你这里有什么要帮忙的,田里有你大哥和你娘呢,还有妤儿帮忙。”    姜漪不好意思的道:“爹,您看我都没帮上家里的忙,这几天就折腾自己的两间房子。等女儿发了财,再给咱老姜家建大宅子,高档次,永不腐朽的那种!再把咱家的祠堂扩建起来,留给后人!”    虽然有一两句没听懂说的是什么,看女儿有这样的心,姜良心里边还是极为感动!    姜漪这会儿急着建房子是因为真没得住。    她说的这话,也是真话。    不管是现世还是古时,人都讲究“根”,没有“根”就没有归属感。    “你有这个心,爹就觉得很高兴了!你们挣钱也不易,建房子的钱也都是陈浮生自己赚来的吧。”    “爹,我也有赚了点。”    “你们实在是缺这个钱,爹和娘再拿一部分出来,姜霖要上学堂,花销也不小……”    “我们自个有,我没给家里补贴,怎么能拿你们的钱。”姜漪忙摆手,“爹,你们先忙活着,我这儿就两间屋子,没有什么大需要。等你们农忙完了,再过来也不迟。”    “这……”    “爹,这儿还有陈浮生早上包好的包子,您拿着,都是足rou的好包子!”姜漪用荷叶包好了几个包子递给了姜良。    姜良接了过来,看到堆满了院子的木材和竹子等物,才真正的相信,女儿这是真的要建房子了。    “那你这儿有什么事,再和家里说。”    “我会的!”姜漪说着又转身拿了几个竹筐道:“这是我特地编来给咱家装稻子的,爹,您也一起背过去吧。”    “这,这是你自个编的?”姜良惊讶得合不拢嘴了。    “跟着别人学了一些,还有些是偷偷学来的,爹,您看是不是比外边的那些好多了?”姜漪给他背上一只问道。    姜良往上掂了掂,笑道:“是好背了很多!这也是你自个想出来的?”    “照着老师傅的手艺学来的,爹要是想学,改天女儿教您!”姜漪笑眯眯的说道。    姜良听了也是笑呵呵的,“好,爹改天过来请教!”    女儿真的长大了!    看着这样的姜漪,姜良心里边很是安慰!    送走姜良,陈浮生就带着村长他们过来了。    “村长,李爷爷……”姜漪赶紧上去招待。    “漪丫头,这是张庆,你叫庆叔就行!”    “庆叔!”    会看地理的是个三十多岁左右的男人,看上去有些老实木纳,可一双眼却显得非常的深沉。    张庆点了点头。    大满村里就有两大姓氏,一是张姓,二是王姓。    “张庆,你给漪丫头看看,这门面朝向,座位方向。还有她这块地需不需要再往上升高些,你有什么也别藏着,这丫头可不是以前的丫头了。”最后一句是提醒张庆别把眼前的姜漪当成传闻中不堪的那个。    “麻烦庆叔了!”    “我来看看。”    张庆拿起罗盘,上边密密麻麻的看不懂,他从袖中取出铜色的线,绕上棍子扎在要起房子的那块地上。    如此拉了好几个角度,站在外边对着罗盘看了又看。    随后道:“你们这个位置不错,门往边上斜倾几许,不用太正。你们要起的房子大半是以木为基准,如若是做四井院,中留天井,那更是好……”    “我们只打算弄个两间,不用那么麻烦。”    “那就依照我刚才说的做就好,我给你们留下些记号,拿把米和封个红过来,不用太大,一铜钱便好。”张庆吩咐着道。    姜漪立即取了张红纸出来,封了个红包,又取来簸箕放上一大把米上去,红封压在米的上面。    张庆用红线拉了过去,越过红封和米,上面压着罗盘。    在地基的地方做下记号,依照着姜漪比出来的大小给标地基方向。    整个过程,李工,村长和陈浮生都站在外边看着,意外的发现,在张庆说话时,姜漪也能应和上两句,似乎对风水这方面的东西也略懂得一些。    再一次,刷新了陈浮生对她的认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