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生活在南京_第六十二章 东方升起红太阳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十二章 东方升起红太阳 (第2/4页)

回头想想,连赵博文自己都说不清楚这么复杂又恢宏的计划是如何步步落实的,尽管他本人是主要推手之一,可让他如今来看都觉得不可思议,如此一个大工程真就走到这一步了,真就把核弹送过去且成功解锁了,俗话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指挥部的人们天天埋头跬步,抬头惊觉已走出千里之遥。

    这是一个里程碑,让团队中的所有人都打上鸡血。

    那小姑娘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都完成了所有工作,指挥部这边要是不能把计划执行得尽善尽美,可就太对不起自己这精锐的名号。

    翌日天一大亮,无委就把车开到了楼下,赵博文拉着白震和王宁钻进去,二话不说,

    一路开到人寿广场。

    “那枚核弹是在人寿广场么?”王宁问。

    “是,此刻就压在我们车底下。”赵博文头都不抬,手指在键盘上噼里啪啦地跳动,“不同时间坐标,同一空间坐标。”

    “如果它爆炸,我们是不是可以变成光?”白震问。

    “是的,这个距离上我们都会变成光。”老赵点点头,从cao作台上抓起电话机夹在耳朵和肩膀之间,“喂?我是赵博文,转接04号内线。”

    车里有七八个人,背对背坐成两排,每人面前都是cao作台、显示器和电话机,老王被拉进车时着实吃了一惊,他怀疑这帮人是不是秘密掌握了什么空间压缩技术,这车看上去普普通通平平常常,内部空间大到惊人,俨然一个移动通讯指挥中心,外看五菱宏光,内看空警五百。

    老赵说是军区里调来专门改装的,隶属于战支部队。

    这么一辆灰扑扑的大面包车就停在人来人往的人寿广场,这个繁忙的路口每天都有数十万人流动,光天化日,朗朗乾坤,谁都不会料到,那辆一看就要被交警贴乱停罚单的破面包车,内部其实别有洞天,一支精锐的队伍在闹市区里奋力拯救世界。

    “跳频。”

    “收到。”

    “密码645288。”

    “14425。”

    车厢里清脆的键盘声夹杂着短促的指令,电脑屏幕蓝色的背光倒映在人们的眼镜玻璃上,所有人都在专心工作,王宁的嗓音突然把肃穆的氛围捅出一个窟窿:

    “你们饿了吗?我让小朱点外卖,你们想吃点什么?”

    几秒钟后,车里的人一齐摘下耳机,扭过头来。

    “吃什么?”王宁搓搓手,“本帮浙江菜?川菜?还是烤串?”

    “你自己没有美团吗?”白震问,“啥事都让小朱干,他这个办公室主任就是负责帮你点餐的?”

    “我这不忙着吗?”老王说着抄起电话机,晃了晃然后夹在脖子上,掏出一支笔和小本本,“工作呢!”

    “跷脚牛rou,这个不错。”赵博文说,“附近有好几家,吃过都还行。”

    “好。”老王点点头,伸手在cao作台上拨号,“喂?我是王宁,麻烦转接06号线…是,

    没错,喂?小朱啊,麻烦你给咱们订个餐,你吃过午饭了吗?吃过了啊?吃过了就好,帮忙订两份跷脚牛rou,再来两屉蟹黄灌汤包,烤串也来点酒?酒就算了,我们在工作,

    不是聚餐,饮料搞点椰汁得了。”

    “钱记在指挥部的账上。”

    说完他把电话一挂,干净又洒脱,特别是最后这句话,甩出来真叫人神清气爽。

    周围的人不说话,但是能察觉到若有若无的鄙夷,大概是谁都看不惯王宁这个王八蛋上司。

    半个小时后小朱拎着两个大食盒出现在车门外,用头磕了磕车窗。

    饭到了,工作小组分批轮流吃饭。

    赵博文、白震和王宁端着盒饭蹲在车轮边上,一边吃饭一边嘟嘟囔囔,头发蓬乱、面颊消瘦,衣着不修边幅,看上去像三个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人寿广场的保安一眼望过来觉得这仁蹲在人来人往的大楼门口吃盒饭着实有碍观瞻,想把他们赶走。

    不过他们还没靠近,就被不知哪里冒出来的便衣给拦下。

    保安被对方外套内衬里的证件给震慑住了,再抬头望向蹲在马路牙子上吃盒饭的三个背影,那不修边幅的气质陡然变得深不可测。

    “你说这周边究竟有多少便衣啊?”王宁问。

    “管他多少,影响我们吃饭吗?”白震撇撇嘴,把一只灌汤包塞进嘴里,“咱们下一步计划从什么时候开始?”

    “晚上,七点之后,和那边的信号能接通就开始。”赵博文回答,“天黑之后摄像机可以工作四个小时,六点天黑,咱们七点开始,有三个小时的蹲守时间。”

    “要是蹲不到呢?”

    “那就明天接着蹲。”赵博文说,“除非咱们的运气运气实在太差,否则能蹲到的可能性很高,新街口是刀客活动最密集的地带,计算机组的模拟结果告诉我们,我们能蹲到它的概率有百分之七十。”

    “你的猜想最好靠谱。”白震把一块小小的rou骨头吐到地上,“如果你的猜想是错的,那么整个计划竹篮打水一场空。”

    “就像黎曼猜想一样靠谱。”赵博文面无表情地低声说。

    “黎曼猜想到现在还没证明。”王宁说。

    “没有证明不妨碍我们使用它,我的猜想也得不到证明,也不妨碍我们用它。”赵博文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只要能逮住大眼睛,我的猜想能不能得到证实不重要,无论黑猫白猫,能抓到老鼠就是好猫。”

    “这是科学的?”

    “当然是科学的。”赵博文说,“只要能出结果,谁管你怎么凑的数据。”

    当晚七点。

    “各部门各节点注意,我是赵博文,最后一次例行检查。”

    “一组汇报,一切正常。”

    “二组汇报,一切正常。”

    “三组汇报,一切正常。”

    “这里是指挥部,一切正常。”这是连翘的声音。

    老赵站在指挥车里,抬手看了一眼手表,“全体注意,倒计时五秒,五!四!三!二!

    一!信号接通!”

    信号接通,白震和王宁面前的电脑屏幕同时闪烁,如果不是漆黑的底色上有嘈杂的雪花点跳动,两人差点以为自己的电脑黑屏了。

    这是一条很长很长的视频数据传输链路,两台安置在新街口的无线摄像头是源头,它们将图像信号传给无线路由,无线路由再把信号传给icom725,icom725把数据传递到二十年前,最后分发给所有部门,两台摄像机分别被标为一号机和二号机,一号机的信号接收终端是白震面前的电脑,二号机的信号接收终端是王宁面前的电脑。

    两人盯着眼前的电脑屏幕,他们要这么一直盯下去,盯到今天晚上摄像头电量耗尽。

    “好黑,什么都看不清。”白震说,“早知道搞个红外的。”

    “我们就这么一直盯下去?”王宁问。

    “是的。”

    王宁和白震两个副组长的任务,就是待在车里一直盯着屏幕,无论发生什么都不准离开自己的位置。

    赵博文站在两人的中间,时不时低头看手表,随着时间的推移,他额头上汗珠一颗一颗地沁出来,很快汗水就把衣服浸透了,老赵解开领口的扣子,深吸两口气,车厢没有开窗,空调温度调得很高,无休止地吐着热风。

    拥挤的指挥车里无人说话,七个人的呼吸此起彼伏。

    到现在为止,所有人能做的工作都已经完成,再没有什么是他们可以插手的,接下来一切都交给运气。

    这行为像是野外架设红外相机拍摄东北虎,你可以把准备做到万全,但是最后能不能有所收获,要看老虎的心情。

    白震把眼睛瞪得大大的,视频里勉强能看出巨大而漆黑的阴影,那是路口对面的高楼,除此之外再没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