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周卫国从雪豹开始_127 爆发 开战(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127 爆发 开战(二) (第2/5页)

并肩作战了。

    孙鑫璞是见识过柏林军事学校里的德军装甲兵部队的,那叫一个精锐,仅仅是坦克发动机的轰鸣声,怕是就能让敌人未战先怯。

    赶到方山基地的时候,孙鑫璞在心底暗暗告诫自己,中国的装甲兵领域刚刚兴起,与德军相比肯定会有落差,或许中国的坦克兵连坦克都开不好呢,自己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

    谁知赶到方山的孙鑫璞,在对自己所指挥的战车三连进行校验的时候,呈现在他面前的情形竟是把他吓了一跳。

    好家伙,15辆德制i型坦克在他面前来了一场集体规模的战术配合动作。

    整场校验下来,竟是没有出现丝毫的差错。

    不仅如此,战车还配属有相对应一个连的协同步兵。

    精彩的步坦协同训练之中,孙鑫璞忍不住连声叫好,他敢发誓,三连的步坦协同训练,就是比起德军装甲车部队也丝毫不差。

    “一排长,你们平日里都是谁帮着训练的?”

    孙鑫璞再也忍不住心底的好奇了,暗道国内竟也有如此人才。

    一排长回答道:“我们是营长一手训练出来的,不过那个时候营长还是战车一连的连长。”

    “那你们营长叫什么?”孙鑫璞连忙追问道。

    “我们营长叫周卫国。”

    “果然!”孙鑫璞顿时大喜,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会以这样的方式与周卫国重遇。

    一排长等人则是有些诧异,“连长,你认识我们营长?”

    孙鑫璞点了点头,正要回答,身后有声音传来:

    “岂止是认识,你们连长是我在中央军校学习时的同窗,又是一同去柏林军事学院深造的好友,更是过命的兄弟!”

    孙鑫璞听见这声音,浑身轻颤了下,他扭过头来,周卫国的脸上挂着一如既往的轻笑,“鑫璞,好久不见了。”

    所有的激动和欢喜暂时被压抑,孙鑫璞连忙踢正了脚步,冲着周卫国敬了个军礼,朗声道:“中央军校第九期,柏林军事学院返国毕业生孙鑫璞前来报道,请周营长指示!”

    “指示个屁,鑫璞,少来这套,这大半年不见了,怎么样,在柏林过得还好吗?”

    孙鑫璞顿时破功,原本的郑重立马崩溃,转化为一脸的惊喜,“好,好着呢,卫国,我是真没想到我们会以这样的方式相遇,看样子你提前回国的选择是正确的,方才三连战士们步坦协同的训练我都看在眼里,若不是你,我绝不信还有第二个人能做到。”

    周卫国笑道:“鑫璞,说起来这事还是我自私了,没有问过你的意见就向上面申请,把你截到我们装甲部队来了。

    实在是国内懂装甲兵专业的军官太少了,有你在,我这心里就更踏实了。”

    孙鑫璞立马站直了身子道:“绝不辜负营长的期望!”

    “你小子,怎么又来了?”

    孙鑫璞嘿嘿笑道:“这不是应该的嘛,怎么说你如今也是中校了。”

    周卫国道:“还不是因为早回国半年的缘故,你要是提前回来一样,还不是一样少不了!

    不管怎么说,咱们兄弟又能并肩作战了,杀鬼子的路上有最好的兄弟陪着,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

    孙鑫璞重重地点了点头。

    接着孙鑫璞向周卫国转达了竹下俊的话。

    周卫国在若有所思中点了点头,他相竹下,一定不会让自己失望的。

    之后周卫国指着孙鑫璞对三连的战士们说道:“兄弟们,他,孙鑫璞,你们的连长,多的我不想多说,只有一句话,你们孙连长在装甲兵的作战指挥能力上,绝不会亚于我,你们要是想杀鬼子,想打胜仗的,听他的命令就对了。”

    “是——”

    战士们集体回应着,哪还有人会有疑虑。

    连长可是自家营长的兄弟,营长那是什么人?

    从训练以来,在大家伙的心底简直就是楷模和丰碑。

    能被营长如此高评价的孙连长,又岂会是庸人?

    如此一番下来,孙鑫璞刚到三连便已经在三连战士们心中有了极高的威望,对此孙鑫璞是在感慨过后又对周卫国暗含感激了。

    其中还有一件趣事,原本的战车营营长,如今的二连连长胡三河,在听说新调任的三连连长竟是一个刚毕业的学员时,难免心底有些小觑之心。

    谁知在周卫国紧接着举行的二三连对抗演习过程中。

    在孙鑫璞的战术指挥下,二连竟是败了个彻彻底底。

    要知道孙鑫璞前前后后不过是和三连磨合了不到五天时间而已。

    对此胡三河在一脸郁闷的同时,又不禁对孙鑫璞心存佩服,且对周卫国的识人之明越发的折服了。

    从那以后,胡三河越发殷勤的去找周卫国请教装甲兵专业的各种战术理论与实践指挥。

    胡三河的底子本就不错,学起来自然事半功倍,很快他在装甲兵专业上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便足以胜任战车连连长这一职务了。

    听说此事的杜聿明倒是宽慰了不少,看来自己这位老部下倒是还没有蠢到无可救药的地步。

    随着时间流逝,转眼到了八月。

    笼罩在整个中华大地的压抑氛围越发浓重。

    自七七事变爆发以来,日本人一直没有消停。

    九日,北平当局已经与日军达成协议,日军却依旧调兵向中国军队进攻。

    十日,各方纷纷报告,日军已由天津、古北口、榆关等处陆续开到,且有大炮、坦克等向卢沟桥前进,已将大井村五里店等处占领,平卢云路也不通行,战事随时会一触即发。

    十一日起,日军时以大炮轰击宛平城及其附近一带,城内居民伤亡颇多,团长吉星文亦负伤,就将城内居民向城外比较安全地带疏散。

    战事由此扩大到八宝山、长辛店、廊坊、杨村等处。

    ……

    ……

    日军步步紧逼,狼子野心已是昭然若揭。

    张治中,宋希濂,桂永清等人整日在军政部奔走,暗中商议,暂且不提。

    清楚地知道战争将爆发于何日的周卫国,则是在这天上午见到了由王守兵和李国安亲自训练出来的狙击手小队。

    狙击小队共三十五人,从他们的狙击教官王守兵与李国安的口中,他们听闻过周卫国太多的传奇。

    在见到传闻中的特战科创始人,教官周卫国的时候,一个个自然是激动不已。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