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300章:红日升在东方,其大道满霞光 (第3/3页)
少非常少的手机当中安装过这个cao作系统。 这样的cao作系统,别说是不如他们的塞班了,连环宇手机cao作系统都不如。 微软的windows竟然很牛叉,但这是在PC领域。 可是在手机cao作系统领域,微软还差得很远。 这么一想,苏里对于比尔显得有一些不客气起来了。 如果是其他方面的合作,或许苏里会考虑。 但拿他们的WindowsMobile过来……苏里连正眼都不带瞧的。 “苏里先生,您知道我们的开发实力。” “抱歉,我觉得我们没有什么好聊的。” “苏里先生,您考虑一下。” “我不想说第二次。” 此时。 苏里已经显得非常的愤怒。 昨天乔布斯的来到,就已令苏里感受到的污辱。 这一次比尔,更是赤果果的表现了出来。 虽然他没有具体的说如何合作,但话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 这种合作,杀伤力不大,但侮辱性惊人。 如果不是苏里一直有着很好的职业修养,他真的想赶人。 环宇科技最新手机连影子都没有,这一些家伙竟然这么重视。 真当他们诺基亚不存在吗? 只是。 苏里的愤怒还没有发泄完。 与他们诺基亚的合作对像,德州仪器也来到了诺基亚总部…… “陈总,告诉你一个好消息?” “王总,什么好消息?我们1000毫安电池研发成功了?” “是的。” “太好了,王总,我现在就到你们公司。” 接到王船福的电话,陈宇立即杀到比亚迪总部。 两家公司都在深城,并不远,陈宇只是一个小时就到了。 陈宇也不得不感叹深城这座城市的魅力之大,竟然有这么多优秀的公司驻扎在深城。 “陈总,你真来呀。” “哪还有假,带我去看看我们的电池吧。” “别急,喝杯茶一会再看。” “茶一会再喝,先看了我们的电池来。” “既然陈总这么心急,OK,走吧。” 带着陈宇,王船福来到了比亚迪电池研发室:“明深,向陈总介绍一下吧。” “陈总,这就是我们研发的最新电池。” 研发部负责人拿出一块明显比之一般电池大了两三倍的电池放到桌上,开始向陈宇介绍着整个电池的参数。 “陈总,我们这款电池型号为byd1000,标准电压3.8v,额定容量1000毫安,充电限制电压5v,净重120G,大小为……” “李经理辛苦了,我对你们的电池参数很满意。” 比亚迪不愧是研究电池起家的,陈宇也是暗暗点头。 不过,虽然对于具体参数没问题,但陈宇还是问出了几个自己比较担心的问题:“不过,李经理,我冒昧的问一下,现在这一款电池有没有经过一系列测试。我们的要求是在充电,放电,短路的情况下,不能出现冒烟,起火,爆炸,漏液,漏电,等现象。” “陈总,看来您挺专业的嘛?” “就是了解了一下。” 陈宇笑笑。 他专业个屁。 至于为什么对这个比较上心。 实在是前世三星的炸弹炸的让人心慌呀。 这要是电池出现问题,你的手机再牛叉,你也得完蛋。 想想前世三星多牛叉,就因为三星的电池爆炸,最后在中国市场占有率竟然连1%都没有了。 此时陈宇第一个做这种智能手机,而且又搞这么大号的电池,陈宇绝对不能让自己的产品出现问题。 “放心吧,陈总,我们敢于将电池交付给您,就做过这一系列测试,包括各种极限测试。包括用各种不同规格的充电器,比如在各种温度的使用当中,像一边充电一边用手机……等等。并且,我们还发明了一种专利。” “什么专利?” “那就是永不爆炸专利。” “永不爆炸,真难帮到永不爆炸?” “当然,这其实有一些夸张,如果放在火堆里面,他还是会爆炸的。不过他的爆炸是相对温和的,不是那种有杀伤力的,这样就保证了用户在使用的安全性。” “太好了。” 陈宇不断点头。 不愧是专业做电池的。 后世他们的比亚迪汉,据说就采用了一种更为安全的电池技术,30多万一部车子一个月卖出1万多辆。 这实在是太牛叉了。 当真是民族电动汽车的骄傲。 “王总,什么时候能量产?” “随时都可以。” 王船福说道:“不过,因为我们的电池也是最新研发,第一次量产可能赶不上你们销售的速度。” “这个倒不急,我们最新款梨子手机发布会都还没开呢。” “呵呵,这就让我更羡慕了,你们的新品发布会都还没开,你们的手机就已经火爆的不行,搞得我都想做手机了。” “来呀,王总,你要来做手机,我双手欢迎。” “算了吧,我还是做电池和汽车这一块吧,顺便再搞点代工业务。” 王船福只是开玩笑。 手机虽然有利润,但电池与汽车同样也是一个大业务。 另外,比亚迪的电子产品代工业务也很不错。 在前世的规模只在富士康之下。 如今,比亚迪的代工规模也能排到全国第五的地步。 另外的汽车,那就更厉害了。 最近几年王船福都将工作的重心放在汽车这一块。 不过说到汽车,陈宇有些意动,却是突然说道:“王总,其实我也想做汽车。” “陈总对汽车也有意思?” “那是,哪个男人不喜欢汽车。” 陈宇点头,但却又说道:“不过我不喜欢传统的燃油汽车,要我搞的话,我就搞电动汽车。” “电动汽车,陈总,您这想法太夸张了吧。” 王船福暗自咂舌。 电动汽车有没有可能? 理论上当然可能。 不过以现在的电池技术,基本不可能。 “陈总,现在全球的电池技术不足于支撑一台车子长时间的驾驶。” “我知道,但现在不能,未来呢?” 陈宇说道:“王总,你想想,虽然我们国内各大厂商造车势力迅速崛起。但说实话,我们真拼得过欧美几百年的汽车工业吗?他们的内燃机,他们的变速箱,他们的底盘技术……虽然我们可以抓紧追上,但这不知道要多少年。而且,我们追上欧美也在进步。真要做这一块的话,那就另开辟一个战场,我们就做电动车。这样,我们完全可以和欧美同一起跑线,甚至,我们还可能比他们领先一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