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四十三章 让我康康!(5.6K) (第1/2页)
,走进不科学 实话实说。 当一个人在脑力全开思索问题之际,忽然被人冷不丁的窜到身边,这种事儿还是挺吓人的。 更别说对方还是个秃头,锃光瓦亮的大脑门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徐云被吓得都差点想去摸兜里的硝酸甘油了。 “......” 不过想到剑桥大学奇葩贼多,对方还有可能是个助教甚至教授,徐云便强迫自己冷静了下来。 他先是打量了一番此人的外貌。 大光头长得有些类似后世的郭达,光亮的大脑门两侧长着一些金毛,前额上满是浓密的抬头纹。 看上去四十多岁,却一脸苦大仇深的模样。 随后他在《1650-1830:科学史跃迁两百年》的阅读章节处放上了书签,合上书本,对此人问道: “这位先生,您有什么事吗?” 眼见徐云开口询问,大光头眼中顿时精光一闪。 只见他有些好奇的问道: “这位同学,你就是那位把牛顿爵士亲笔信交予学校的东方人吗?” 得,看来又是个小牛的迷弟。 徐云点了点头,说道: “没错,就是我。” 说完他便在心中叹了口气。 不出意外的话。 接下来应该就是例行的‘我羞于与你为伍’的diss了吧。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 对面那位大光头并没有像先前的琼斯·博德那般给自己丢白眼,而是更加好奇的上前一步,追问道: “所以你真的是那位肥鱼先生的后人?” 徐云抬起眼皮看了他一眼,有些摸不准对方准备干嘛,不过还是肯定道: “没错,肥鱼先生就是我家先祖,如假包换。” “因缺思厅!” 大光头猛的一拍手,声音在空旷的图书馆二层甚至隐约带着一些回响: “那么风灵月影宗呢?你一定知道风灵月影宗吧?” 说着不等徐云回答,他便一把拉开椅子。 有些自来熟的坐到了徐云身边,兴致勃勃的说道: “传说风灵月影宗里有一些飞天遁地的仙人,敢问这是真是假?” 眼见对方唾沫渣子都快喷到自己脸上了,徐云不动声色的与对方拉开了一些距离,解释道: “飞天遁地倒是不至于,只是在身体素质方面可能比普通人好点罢了,寿命普遍也会更长一些......” 他在《1650-1830:科学史跃迁两百年》这本书中有看哈密顿提及过。 由于肥鱼在这个时间线贡献极大的缘故,‘风灵月影宗’在这个世界的传播度自然也得到了增强。 一些小牛的人迷、或者希望追求更多至理的科学家,都对风灵月影宗深感兴趣。 甚至还有人花费巨资,前往东方意图一探究竟。 徐云曾经和小牛提过的所谓修仙者,也被放大并且脑补了许多。 不过俗话说切勿交浅言深,徐云和大光头如今只是萍水相逢,sao话肯定是不能随便说的。 因此出于稳健角度考虑。 他干脆便套用了一些本土道家的情景进行描述。 本土道家在后世堪称养生技术的集大成者,在养生这块确实颇有威望。 以张至顺道长为代表的那些真正清修之辈,哪怕是许多传统文化的质疑者甚至无脑黑都找不到切入点。 而就在听到‘寿命普遍更长’这几个字后,大光头眼中的光彩更加浓郁了起来。 只见他轻轻舔了舔下巴,扶了一下眼镜,说道: “这么说...你的身体也很好了?” 接着不等徐云回答,他忍不住伸出了手: “同学,让我康康你的身体好不好......” 徐云: “?????” 作为一位取向标准的男性,徐云自然不会搞什么知男而上。 他在大光头有所异动的一瞬间便站起身,施展起了《来夫剑诀》中的步战势。 气沉丹田,四两拨千斤,一把将对方的左手给反制到了桌上。 “嘶......” 大光头的前额立时便冒出了一大股汗,表情rou眼可见的露@出了一丝痛苦,不过眼神却愈发透亮了: “这种身体...却有这种力量,东方!东....嘶痛痛痛——” 徐云:“.......” 这人别是个抖m吧? 不过这里毕竟是剑桥大学的图书馆,因此徐云只是略微反制了五六秒钟,估摸着差不多了便一松手。 后退一步。 一把拿起桌上的《1650-1830:科学史跃迁两百年》就准备离开这里。 大光头见状也不顾左手的疼痛了,哗的一下就站了起来,说道: “这位同学,请等一下,我对你没有恶意!” 徐云转过头,嘴角微微抽动了几下: “没有恶意?那你还想说想康康我的身体?” 大光头轻舒一口气,龇牙咧嘴的揉着手肘,一边抽气一边解释道: “你误会了,我只是一时兴起,想看看东方人在肌体方面是不是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罢了。” “你有所不知,我这些年在做一项有关生命进化的研究,唯独缺少的就是正常的东方样本......” “生命进化的研究?” 听到这几个字,徐云顿时一愣。 随后他仔细打量了一番大光头的脑门和他的抬头纹,心中隐约冒出了一个与之有几分类似的年老身影...... 被徐云这么一看,大光头反倒有些不适应了: “同学...你...你怎么了?” 徐云收回目光,继续保持一种警戒的态势,装作随意的问道: “这位先生,请问你的名字是......” 大光头微微一呆,旋即一拍脑门: “抱歉抱歉,一激动忘了自我介绍了,我是一位博物研究员,名叫查尔斯·罗伯特......” 听到开头的查尔斯和罗伯特两个词。 徐云抱着《1650-1830:科学史跃迁两百年》的手指,便不由自主的再次一紧。 果然是他! 但很快,徐云的心中便冒出了另一股疑问: 这位为什么会出现在剑桥大学里? 这辈子作为一名生物汪,徐云对于这位的履历实在是太清楚不过了: 他压根就没在剑桥大学任过教,反倒是在牛津待过一段时间。 难道历史又出变故了吗? 而与此同时。 大光头也将自己姓氏中最后的一组词报了出来: “......达尔文。” ..... 在本土历史上,有两次环球航行撼动了人类最根本的价值观。 其中一次大家应该都能想到。 那就是路飞的航海...错了错了,是麦哲伦的航行。 这一次的航行证明了地圆说,终结了一个持续数千年的争议,在人类的历史上堪称一座里程碑。 另一次航行的重要程度丝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