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不科学_第二百七十五章 德意志闪击英格兰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七十五章 德意志闪击英格兰 (第2/4页)



    不过很快。

    在看到其中某一部分时,他的目光便是一凝。

    十分钟后。

    他放下文件,认真的看着韦伯,问道:

    “爱德华,这是真的?”

    韦伯重重的点了点头,目光看了眼边上的徐云,说道:

    “是真的,迈克尔。”

    “受罗峰同学光速测定与光电效应的启发,我和纽曼这两天计算了电磁单位对静电单位的比值。”

    “最后发现......”

    “它们的比值是一个定值!”

    听到这番话。

    一旁正满脸‘乖巧.jpg’的徐云脸上表情没什么波动,但放在膝盖上的双手却是微微一紧。

    电磁单位对静电单位的比值是定值。

    这是电动力效应中的一个知识点,在1856年由韦伯和鲁道夫·科尔劳施一起测定而出。

    也是一个很冷门、但实际上却差点会改变人类历史进程的概念。

    表面上来看。

    这个比值统一了电和磁的计量单位,算是初步打下了计量方面的基底,后来引申出了推迟势。

    看起来普普通通很简单对不对?

    但实际上。

    这个定值不是其他数字,而是3x10^8。

    没错,就是光速!

    换而言之。

    如果韦伯更深入的进行研究,那么他就会比小麦先发现和计算出电磁波的速度。

    这还不算完呢。

    更关键的是......

    韦伯以此提出了电动力效应框架内一个叫做极限速度的量纲,甚至把电荷扩充成实体也依旧成立。

    这实际上就是早期量子纠缠的原型,也就是困扰了爱因斯坦到死的超距幽灵。

    爱因斯坦因此和哥本哈根学派打的天昏地暗,还引发了epr佯谬这个老爱一生中犯过的最大失误。

    可惜的是。

    韦伯既没有往光速的更深处研究,也没有往超距方面思考。

    所以最终令电磁单位对静电单位的比值,在后世处在了一个有些尴尬的境地:

    它是电动力效应中必提的一个知识点,但也仅此而已了。

    顺便一提。

    韦伯倒霉的地方还不止于此——远远不止于此。

    在后世的物理学界,韦伯是磁通量的单位,电流的单位则是安培。

    但实际上呢。

    在1840年的时候,韦伯利用正切电流计的原理给出了电流的绝对单位。

    所以当时的电学家们是用“韦伯”来描述电流的,并且传播度很广。

    但磁通量和电流同时用韦伯,很容易导致一些概念和计算上的错误,这显然不太合适。

    所以在1881年的国际电学大会上,主办方给了德国代表团一个选择:

    亲,电流和磁通量你选一个用韦伯命名呗。

    当时的代表团团长叫做亥姆霍兹,一个韦伯的好基友,这货想都没想就把电流的命名权让了出去,表示俺们要磁通量......

    后世摸过物理书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电流单位和磁通量单位,知名度差了何止一个量级哟......

    除此以外。

    韦伯还和纽曼推导出了法拉第定律的公式,法拉第发现的是现象,这哥俩为了纪念法拉第才管它叫的法拉第定律。

    结果呢?

    后世一堆人以为这是法拉第总结推导的,剩下一部分则认为是小麦鼓捣出来的,只有咱们这本扑街书会专门提到这俩倒霉蛋.....

    所以韦伯这人也是挺非酋的。

    你说被埋没嘛倒是不至于。

    认真去搜一下其实都能能找到各种资料,也没啥营销号去抹黑他。

    但在大众的潜意识里,压根就想不起这人.....

    不过要在1856年才会出炉的报告被提前到了1850年,韦伯对它的重视度显然也不同正史,不知道能不能以此改变一下韦伯小透明的未来?

    视线再回归现实。

    在聊完实验报告的一些细节后,韦伯又对法拉第道:

    “迈克尔,今天我来找你,其实还有一件事想和你商量商量。”

    说完他朝边上一招手,示意基尔霍夫上前,拍着他的肩膀道:

    “古斯塔夫这些天你也见过不少次了吧,怎么样,你觉得他的能力如何?”

    法拉第扫了眼基尔霍夫,当即正色道:

    “非同一般。”

    法拉第这话可不是在敷衍。

    基尔霍夫在21岁时就发表了第一篇论文,提出了稳恒电路网络中电流、电压、电阻关系的两条电路定律,也就是著名的基尔霍夫电流定律和基尔霍夫电压定律,目前在欧洲都小有名气。

    用后世网文界的描述。

    此人就是首订过万,有机会签大神约的潜力萌新。

    得到了老友的赞许,韦伯看上去显得很高兴,又道:

    “既然如此,迈克尔,让古斯塔夫来剑桥大学做个助教如何?”

    “?”

    听到韦伯这话,法拉第顿时一怔:

    “以古斯塔夫的能力担任助教肯定没有问题,但爱德华,你这是......”

    看着不明所以的法拉第,韦伯不由微微一叹,主动解释道:

    “迈克尔,我不久前才刚被允许返回哥廷根,你应该知道,如今德国所有大学都拒绝聘请我作为教授。”

    “短期内这个禁令不可能解除,古斯塔夫是个很有能力的年轻人,跟着我实在是太吃亏了。”

    一旁的基尔霍夫张了张嘴,好像想要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没有说话。

    很明显。

    在来法拉第办公室之前,韦伯已经和他做过了交流。

    看着有些低迷的老友,法拉第亦是表情沉重的摇了摇头。

    韦伯在十多年前曾经搞过一波事儿,具体情况差不多就是教授版本的公车上书,他和另外六名教授被并称为哥廷根七君子。

    这波德意志版本的公车上书最后以失败告终,因此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