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四章 阴极,阴极! (第1/2页)
走进不科学正文卷第二百九十四章阴极,阴极!作为一名后世来人。 在看到面前这组放电管的时候,徐云的心中也不由产生了一股见证历史的感慨。 低压气体放电管。 这可以说是人类真正触及到微观世界的启蒙设备,另外,它在概念上还有一个比较规范的名称。 那就是...... 低压气体电子管。 当然了。 电子管这个概念现在还没诞生,它真正出现要到1904年。 当时小麦的学生约翰·安布罗斯·弗莱明闪亮登场,发明出了赫赫有名的电子二极管。 然后在1906年,德福雷斯特又发明了三极管。 再往后就是点接触晶体管、半导体三极管、p-n二极管、辉光管这些了...... 等到了徐云穿越来的2022年。 气体放电的实验装置在实验室层面,已经被优化到了一个极限。 例如代表封装天花板的SMD1206,代表性能极值的YINT,还有代表浪涌吸收能力峰值的GDT等等...... 那时候别说普通的气体放电管了。 就连辉光管都已经被淘汰多时,成为了一个略有收藏价值的小品类。 你在某宝上花几百块钱,都能买到一台还不错的辉光钟——不过下单之前得先看清楚是辉光还是拟辉光,有条件的买一台其实还挺有意思的。 总而言之。 和2022年比起。 法拉第他们这次准备的实验设备,无疑堪称极其简易。 但另一方面。 简易,却不等于寒酸。 很多时候。 历史就是在这种后世所谓‘狗都看不上’的条件中迎来了某个关键节点,从而揭开了全新的篇章。 视线再回归现实。 一切都准备完毕后。 法拉第戴上手套,带着徐云等人来到设备边上,准备开始...... 抽水银。 魔改版的盖斯勒管...或者说消炎管的抽气出口被设置在了试管的中部,大致模样就是开了个小口,然后用软管连接着外部。 cao作过程就是利用外部的压力阀门,将管内的水银给抽取出来。 水银一旦全部被抽离,加上外部继电器中衔铁的磁路闭合,便可以做到十万分之一的真空度。 随后法拉第朝基尔霍夫做了个手势,基尔霍夫见状便快步来到桌子的另一侧。 然后...... 握住一根半米多长的把手,跟摇撸似的哼哧哼哧的cao弄了起来。 没错。 这种苦力式的cao作,便是1850年抽取真空最有效的方法。 没办法。 时代所限。 后世抽取真空的方式有多,例如机械泵啊,分子泵啊,离子泵啊等等。 像比较好的离子泵,可以达到10^-12mbar左右的真空度。 但1850年的设备却做不到后世那般全机械化,在1870年之前,抽取真空的方式只有两种: 往复真空泵或者油封式旋转真空泵。 前者的原理是利用泵腔内活塞做往复运动,通过人力引动泵腔将气体吸入、压缩并排出。 因此又称为活塞式真空泵。 油封式旋转真空泵则是利用油类密封各运动部件之间的间隙,减少有害空间的一种旋转变容真空泵。 相对而言,后者的效率要高一些。 不过油封式旋转真空泵需要用到气镇装置,准备和cao作环节都比较繁复,因此法拉第这次还是选择了往复真空泵。 “嘿咻,嘿咻!” 看着跟钳工扭螺丝一般转动把手的基尔霍夫,徐云忽然想到了老苏副本中的驴兄...... 话说回来。 等到自己回归现实,那头从五洲山买回来的母驴也差不多该送到学校了。 到时候能压榨....咳咳,使用的劳力,就又多了一头。 真好啊..... 就这样。 大概过了五分钟左右。 基尔霍夫停下手中的动作,一边喘气一边抹了把额头上的汗水,对法拉第道: “教授,水银都抽出来了,稳压计始终显示正常。” 法拉第点点头,说道: “辛苦你了,古斯塔夫。” 接着他示意黎曼去将窗帘放下,将光线尽数遮蔽。 他自己则走到了桌子的左侧,摸索片刻,按下了某个电源开关。 很快。 随着电源的开启,外部线圈开始放电,放电管两极的电压开始增大,管内出现了电动势。 而在rou眼无法看到的微观世界。 无数从阴极发射出来的电子,在电场的作用下向阳极运动。 它们在间隙的中间遭遇残留的空气分子阻隔,经过一系列碰撞产生了大量新的电子和正负离子。 由于电子运动的速度很快,因此电子大量集中在前进方向的前部。 而正离子则留在后部,并在管内形成了电子和正离子构成的集合体——这种集合体在后世有个名字,叫做电子崩。 与此同时。 也有大量的离子发生了其他变化: 它们在管中复合为了正常气体原子。 上辈子是离子的同学应该知道。 所谓离子复合,其实就是指电子返回正离子的过程。 当电子返回原子时。 会把它携带的能量以光的形式发射出来。 随着电子崩向阳极移动,其中的电子和正离子越来越多。 这一方面改变了放电间隙中的电场分布,同时又使得崩头崩尾中的电荷削弱了电子崩内部的电场,使其复合作用增强。 电子与正离子的复合会产生大量的光子,而光子作用在后部的气体上,使得这些气体出现电场电离。 接着又产生第二个电子崩、第三个电子崩。 每个电子崩的头部和尾部分别向阳极和阴极发展,最后连成一片。 直到....... piu—— 随着一声细微的声音。 一条完整的电离气体通道形成了,管内的气体间隙被击穿。 另外别忘了。 法拉第此前在管中填充的可是水银,一种非常容易挥发的物质。 虽然它们在rou眼角度已经被全部抽取了出来,但基尔霍夫毕竟不是魂殿长老,因此有部分水银还是残留在了管壁上。 在电压的刺激之下,它们很快形成了水银蒸汽。 于是...... 一道蓝白色的光出现了在了管内,令人不自觉就想到了mio的蓝白碗。 这是独属于水银的光线特效,如果换做钠则会出现黄白色。 见此情形。 法拉第不由俯下身子,凝望着棺中的这道蓝白光。 也不知是在感慨时间,还是在赞叹萧炎馆的神奇,只听这位已经接近六十岁的老者,嘴中喃喃道: “12年了啊.......” 实话实说。 比起12年前那根6%真空度的真空管,如今的这根萧炎管在成像上确实要清晰的多。 法拉第甚至不需要借助放大镜,便能看到有几块不同亮度的区间,沿着阴极到阳极依次分布。 “一...二...三....” 法拉第认真数了数,转头看向徐云,问道: “罗峰同学,一共有六块光暗区域?” 徐云曾经说过‘肥鱼’没有做成这个实验,于是干脆利落的朝他一摊手: “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