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五十四章 赵政国的来意(下)(感谢天瑞说符打赏的盟主!) (第1/2页)
走进不科学正文卷第三百五十四章赵政国的来意最新网址:实验室里。 看着嘴中冒出”跃迁”二字的徐云。 赵政国眼中顿时闪过了少许意外。 徐云能够猜对答案并不稀奇,但他只用这么点儿时间便做出正确判断,这就有些出乎赵政国的意料了。 不过徐云毕竟不是他的学生,出现预判倒也还算正常。 随后他沉吟片刻,轻轻点了点头∶ “没错。” “……“ 徐云拎着水壶的手微微一抖,一小股茶水从壶口流出,在桌上绽开一朵水渍。 但他却仿若没有注意到这个情况一般,目光直愣愣的看着赵政国。 曾经变身过迪迦的同学应该知道。 在现有的所有微粒模型中,有一个粒子极为特殊。 它就是光子。 光子在真空中的速度等于光速,而其他粒子无论如何都加速不到这个量级。 导致这个情况的核心原因不是加速设备的技术问题,而是光子的特殊性∶ 它不存在静质量的定义。 注意。 是不存在静质量的定义,而不是为0. 学过高中物理的同学应该都知道。 如果把一个粒子加速到一定速度v,牛顿力学定义了这个粒子的动量p。 动量正比于速度v,它的比例系数便称为粒子的质量 而在狭义相对论中。 老爱把牛顿力学中动量p的定义进行了推广。 尽管p和v指向同一方向,但它们不再成正比,它们通过相对论质量联系了起来。 当粒子静止时,它的相对论质量有着最小的值。 这个值就是静质量。 在目前的微粒框架中,几乎所有粒子都可以测出静质量。 比如以正负电子湮灭反应和高能y射线光子的电子对效应,就可以计算出电子的质量为大概是9.1095610^-31kg等等。 惟独光子例外,因为光子不会静止。 目前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光子静质量为0“或者“光子的质量是10-^55kg“之类的文章,它们实质上讨论的都是四波矢类光。 涉及的是诺特定理中均匀空间中平移不变性的守恒量,而非真正意义上的光子静质量。 目前对光子真正的释义是这样的; 光子不存在静质量的定义,但它拥有能量。 没有静质量定义,这也是超距作用的支撑之一。 当然了。 还是那句话。 现有的微粒模型依旧存在很大的补充空间,随时可能出现一些颠覆性的发现。 比如说希格斯粒子。 比如说引力波————之前写到引力波的时候居然还有人说引力波是概念,没人能证明它存在。 说这种话的要么是把引力波看成了引力子,要么就是个15年之前来的穿越者…… 又比如15年拿诺奖的中微子振荡。 中微子振荡是中微子有质量的一个证明,而根据标准模型中的理论推导来看,中微子其实是没有质量的。 人类的科技、理论,就是在一次次的推倒、修补中得以完善的。 而很明显…… 这一次。 人类又发现了一个无法触摸的“幽灵“粒子。 “……“ 实验室内。 在从赵政国的口中得知了实验结果后。 徐云足足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呼出了一口浊气。 实话实说。 在计算出那条粒子轨道的时候,他真正在意的并非是可以被捕捉的粒子,而是那条轨道方程。 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讲。 “粒子轨道“这个词,表述上其实带着一定经 典力学框架的误导性。 很多人可能以为这个轨道是类似四驱车的固定滑道,粒子们运动后就像旋风冲锋一样在固定的轨道上biu来biu去。 但实际上呢。 所谓的轨道,只是类氢原子电子运动的本征波函数。 它并不是说电子被卡在某一条轨道,或者被框在某一个空间区域内。 任何一个波函数都是弥散到整个空间的,只不过是电子出现的概率幅不同罢了。 所以徐云当时计算出的轨道方程,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个概率结果。 只是这个概率相对较高而已。 在徐云看来。 这个轨道如果能捕捉到微粒,那么或许可以对今后的其他微粒观测结果有所帮助————目前所有的符合大家认知的,轨道,,实际上都是在出了碰撞结果后逆推绘制出来的。 而一般情况下。 一次数十万华夏币成本的微粒对撞,能撞出来二十个共振态样本都算很不错了。 结果没想到。 这次的主人公并非是那条轨道,而是…… 被发现的微粒 想到这里。 徐云心中冒出了少许猜测,又看向了赵政国,对他问道∶ ”赵院士,所以您今天来是为了……” 赵政国点点头,拿起水杯抿了一口水,放下杯子后道∶ “嗯,今天找你主要有两件事。“ “第一件很简单,就是提醒你别把这事情说出去。“ ”虽然孤点粒子需要配合轨道方程才能找到,实际的保密级别没那么高————否则我就不会在这儿和你聊了,不过这种事情还是别到处张扬为好。” 徐云点了点头∶ “没问题,我明白。” 接着赵政国看了眼窗外,沉吟片刻,又说道; “另一件事就是和粒子本身有关,小潘在发现这颗粒子后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孤点粒子。” “这颗孤点粒子和光子的特性类似,但捕捉起来的难度却要容易许多,所以小潘那边现在准备用它来作为量子隐形传态的纠缠源试试。” “毕竟这种粒子和光子一样,没有静质量定义,两个孤点粒子可以进行灵敏度极高的差分测量,相对精度甚至能达到26阿米。” “所以我今天来找你的另一件事,就是想问问你…“ “有没有兴趣进小潘和我的组来帮帮忙” 徐云顿时一愣。 回过神后。 心中骤然升起一股暖意。 不久前,2022年的物理学奖授予了量子物理,而且方向正是量子纠缠。 虽然按照诺奖的尿性,同样一个研究方向很难重复得奖,但这只是对大多数情况来说罢了。 而孤点粒子的特性…… 显然不在“大多数情况“的范畴。 在目前的科学界中,微粒的数据修正一直都是个热门方向。 就像2015年诺奖授予了中微子振荡,2013年授予了希格斯粒子的提出者希格斯一样。 孤点粒子毫无疑问是一个诺奖级的研究方向。 能如果能加入赵政国或者潘帅的团队,这个履历已经不是普通的镀金了,代表着无限光鲜的未来! 但是…… 徐云的心中微微叹了口气。 赵政国的想法虽好,不过他并不准备接过这根橄榄枝。 毕竟他可是有光环在身 ,进入项目组与他人长期接触可能会有所不便——特别是在任务结束返回现实的前后。 另外…… 说句不自大的话。 如今徐云有光环协助,诺奖其实并不是什么难以触及的虚无梦想。 于是他沉吟片刻,准备婉言谢绝赵政国的好意∶ “赵院士,您的好意我心领了,不过华盾生科目前正处于…” 结果话没说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